陸惠芬

[摘要] 目的 觀察護理風險管理在骨科病房中應用效果,探討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2016年1—12月該院進行常規護理骨科患者210例(常規護理組),2017年1—12月實施護理風險管理骨科患者230例(風險管理組),常規護理組進行常規骨科護理,風險管理組進行風險防范護理與管理:健全完善骨科護理風險管理制度、成立骨科護理風險管理小組、提高骨科護理人員素質、加強骨科醫護患溝通、完善骨科病房防護措施。結果 風險管理組發生骨科不良并發癥1.74%、護理投訴0.43%低于常規護理組的6.67%、2.86%;護理滿意度98.26%高于常規護理組的9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骨科患者護理風險管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質量,降低了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投訴率和風險事件發生的幾率,緩解日益緊張的護患關系。
[關鍵詞] 骨科病房;護理風險;管理;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c)-006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orthopedic wards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210 patients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orthopedics, and 230 patients(risk management group) who underwent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routine nursing group conducted routine orthopedic care, and the risk management team conducted risk prevention nursing and management: perfecting and improving the orthopedic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system, setting up the orthopedic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team,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orthopedic nursing staff,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orthopedic doctors and nurses, and improving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orthopedic wards. Results The risk management group had 1.74% of orthopaedic complications, 0.43% of nursing complaints, lower than 6.67% and 2.86%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8.26%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93.33%),the differe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risk in orthoped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quality of care of the nursing staff, reduce the patient's and family's nursing complaint rat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and alleviate the increasingly tight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Orthopedic war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Effect evaluation
近年來隨著交通、建筑的不斷發展,極易造成骨科創傷,在臨床醫學發現骨科創傷患者不斷增多[1],因此對骨科創傷患者的護理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在創傷骨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非常多[2],護理風險也逐步上升。該文針對骨科患者的住院護理風險原因匯總分析,同時進行相應的護理對策實施,從而有效避免護理風險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12月該院進行常規護理骨科患者210例(常規護理組),男122例,女88例,平均年齡(49.28±11.34)歲,同期護理人員9名,全部女性,平均年齡(32.29±5.28)歲;2017年1—12月實施護理風險管理骨科患者230例(風險管理組),男140例,女90例,平均年齡(48.75±12.04)歲,同期護理人員9名,全部女性,平均年齡(33.56±5.40)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護理人員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了常規的骨科護理,而風險管理組另外給與了專業的風險評估和相關風險防范護理與管理
1.2.1 健全完善骨科護理風險管理制度 針對薄弱環節,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安全制度,根據護理部制定的各種質量檢查考核標準,規范護理工作流程的環節,不定期抽查、每月專項檢查、每季全面績效考核,當出現護理事件時,24 h內上報護理部,及時采取反饋、分析、整改措施。
1.2.2 成立骨科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指定專人作為管理小組的組長,實行護理質量監控。一旦發生事故按上報程序上報護理部,同時采取有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護士長作為科室的管理者,對病區內的各項患者病情、護士人力、設備后勤等動態要全面掌握,并做好管理、協調、指導、監督。要現場指導護士工作,完善護理措施。
1.2.3 提高骨科護理人員素質 組織護士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要定期對護士進行考核鑒定其專業理論和實操知識,以此保持或提高護理應有的專業水準;加強對護士的職業道德素養要求,加強對護士的溝通能力及技巧的訓練,通過經驗共享或思想道德教育課程來增強護士的自身素質,使其形成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等。培養提高法律意識,有效執行各項標準制度,定期進行護理風險理論知識培訓,培養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風險法律法規知識,讓護理工作中發生的高危護理風險問題進行及時的通報,讓護理人員對風險加強自身重視程度,提高自身保護和取證意識。
1.2.4 加強骨科醫護患溝通 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和配合,完善醫生與護士之間的信息交流平臺,以更好地實現醫護人員間的有效溝通,及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反饋,減少因醫護之間工作交接不善而引發的風險。
1.2.5 完善骨科病房防護措施 床頭置各種警示標示;病房物品放置規范,設施功能完好,保持地面清潔、干燥,夜間保證照明;系統、規范的使用各種警示標識,如:防導管脫落、預防壓瘡、藥物皮試陽性牌;各種導管上不同顏色的標簽、高危藥品的危險圖片;用氧安全、防跌倒警示語等。
1.3 評價指標
①效果評估:密切觀察兩組患者骨科不良并發癥;②護理投訴情況;③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實施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風險管理組發生骨科不良并發癥1.74%、護理投訴0.43%低于常規護理組6.67%、2.86%;護理滿意98.26%高于常規護理組9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造成骨科風險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①護理安全監管力度不夠,未建立風險長效監管機制,高危風險無警示標識,安全隱患不能及時發現排除[3]。②患者因素 骨科患者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大部分患者都是因為車禍或者意外造成的損傷,所以不管是患者本身,還是其陪同家屬比較急切,甚至會產生暴躁情緒[4],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復,導致不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降低臨床的治療效果[5]。③護理人員因素 由于對護理業務的專業意識不強、專科護理技術水平較低造成的風險,現在很多臨床護士的年齡都比較小,而且學歷也相對較低,未能經過一定的鍛煉,在專科知識方面體現較大的不足[6],沒有足夠豐富的實踐經驗,不注重細節,對很多護理專科技術操作都不夠熟練,可能就會產生技術風險,部分護士對護理記錄不加以重視,使得數據記錄出現錯誤,沒有真實的書寫相關數據;或者隨意涂改數據,改動簽名等[7]。藥物因素藥物有藥理作用也有副作用[8],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有可能因個體差異出現不同的藥物反應的風險,如靜注20%甘露醇時可出現血管疼痛、靜脈炎等風險[9]。
通過對護理風險因素的研究分析,尋求防范措施,減少風險發生,是臨床管理者需要探討的問題,風險管理的首要任務是對存在和潛在的安全問題進行有效的發現和評估[10],把護理風險消極、被動處理轉變為積極、主動預防和控制,從而有效地減少及防范護理工作的風險[11]。本文通過健全制度、成立管理小組、提高骨科護理人員素質、加強骨科醫護患溝通、完善骨科病房防護措施,結果風險管理組發生骨科不良并發癥1.74%、護理投訴0.43%低于常規護理組的6.67%、2.86%;護理滿意度98.26%高于常規護理組的93.33%(P<0.05)。
綜上所述,骨科護理風險比較高,且風險因素較為復雜,因此加強對護理工作的風險管理,能夠降低骨科不良并發癥及護理投訴率,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的,持續的工作,需要在臨床工作中更廣、更深地推行和實施。
[參考文獻]
[1] 黃敏.對骨科住院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2):105-108
[2] 朱秀芳.探析風險管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1):45-46.
[3] 楊玉環.骨科常見護理風險的管理與對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12(2):173-174.
[4] 單鑫.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對降低骨科患者風險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18):2214-2219.
[5] 商丹英,賈勤,李璐,等.風險管理模式在骨科術后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應用有效性探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4):664-666.
[6] 張文光,武嬋媛,陸欣.骨科護士護理風險評估能力和專業化發展趨勢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16):1934-1938.
[7] 梁瑞芬.骨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理念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7):1310-1311.
[8] 梁群芳,楊柳枝.風險管理在骨科老年人護理中的運用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6,14(16):86-87.
[9] 吳贇,王笛.風險管理模式對下肢骨折患者預后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3):1803-1804.
[10] 劉麗.骨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理念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3):100-101.
[11] 謝英,朱雪華,劉歡.根因分析在骨科病房住院患者跌倒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5,44(21):18-19.
(收稿日期: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