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澤曄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品管圈護理管理對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患者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該院普外三科于2017年1—12月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活動主題為“促進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隨機選取開展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期間科室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開展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之前一年間科室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比較兩組的護理質量和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并在患者出院前向其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消毒隔離質量評分、護理報告書寫質量評分、護士綜合技能水平評分、環境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心理健康宣教質量評分等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開展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可以有效促進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從而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品管圈護理管理;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c)-0073-02
普外科乃是醫院中的一個重要科室,普外科患者數量眾多,且大多數患者都病情危重、變化迅速,往往需要及時進行治療,而且主要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1]。因此,普外科患者面對的治療風險相對較大,這意味著普外科臨床護理工作責任也非常重大。為此,必須要想法設法不斷改進普外科護理質量,給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才能夠獲得患者的滿意[2]。為促進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該院普外三科于2017年1—12月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探討品管圈護理管理對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患者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普外三科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隨機選取開展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期間科室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開展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之前一年間科室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48例(60.00%)、女性32例(40.00%),年齡15~81歲,平均年齡(42.62±8.25)歲;對照組中男性46例(57.50%)、女性34例(42.50%),年齡15~81歲,平均年齡(42.62±8.25)歲;兩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院普外三科共有護士19人,年齡20~43歲,平均年齡(29.2±3.8)歲;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理師5名,護士11名。
1.2 方法
1.2.1 確立活動主題及組建品管圈 確立“促進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為該次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的主題,通過主動報名、主任推薦兩種方式選拔品管圈的成員,最終入選15名成員,由護士長擔任圈長。
1.2.2 問題分析及總結 針對普外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現存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討論,并明確需解決問題的輕重緩急。一般普外科臨床護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消毒隔離不過關、不按規范書寫護理報告、護士綜合技能水平較低、環境安全管理不到位、心理健康宣教不足等。
1.2.3 制定護理整改方案 根據普外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現存的一系列問題,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整改方案,具體包括:加強消毒隔離管理,確保各項醫療器材消毒合格,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嚴格遵守護理報告書寫規范,記錄清楚每一項事宜,以便隨時查閱;加強護士培訓,提高護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護士隊伍;加強環境安全管理,在容易打滑跌倒處放置警示標志,在病床上設置安全圍欄,有效確保患者的安全;加強心理健康宣教,耐心給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和防治措施,多給患者講述一些治愈的例子,以幫助其減輕心理壓力,提升治療信心。
1.2.4 實施護理整改方案 在后續的普外科臨床護理工作中嚴格落實制定好的護理整改方案,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時,通過開展圈組會議來共同商討解決措施,從而不斷改進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實施前后的護理質量和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并在患者出院前向其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方法
對以上所有臨床研究數據均利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來進行分析和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
觀察組的消毒隔離質量評分、護理報告書寫質量評分、護士綜合技能水平評分、環境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心理健康宣教質量評分等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相較于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而言,品管圈護理管理的優勢和特點比較突出[3]。具體來說,首先,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的開展流程是非常具有條理性的,也就是說其可以有效保障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中的失誤[4];其次,品管圈護理管理的針對性較強,其是先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再針對這些問題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所以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護理措施的防范效果[5];再者,品管圈護理管理的靈活性和特異性較強,能夠在護理實踐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而靈活調整護理內容和方法,從而達到更好的護理效果[6];另外,品管圈護理管理還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那些護理工作中的重難點問題[7]。通過開展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該院普外科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護理技能以及綜合素質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科室也進一步嚴格規范了相關規章制度,使得科室整體工作質量得到了大大提高。
根據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消毒隔離質量評分、護理報告書寫質量評分、護士綜合技能水平評分、環境安全管理質量評分、心理健康宣教質量評分等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開展品管圈護理管理活動,可以有效促進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從而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傅建亭.品管圈護理管理對普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5):18-19.
[2] 趙愛紅,李云萍.品管圈護理管理對神經外科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和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7):135-137.
[3] 魯晶.品管圈護理管理對普外科手術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4):193-194.
[4] 潘艷紅.品管圈護理模式對神經外科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5):169-172.
[5] 吳愛玲,王小桃,鐘卉卉,等.品管圈護理模式對外科手術后患者文化休克干預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5, 12(32):99-102.
[6] 賈艷.品管圈護理管理對提升普外科手術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9):74.
[7] 張娜,唐共珂,孔春曉.實施品管圈護理管理對于普外科手術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 14(27):120-121.
(收稿日期: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