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可持續增長能力是影響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能力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實現我國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能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可持續增長率;資本結構;上市公司
《國務院批準證監會關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的通知》發布以來,中國證監會分別從健全機制、完善制度、改善環境、調整存量和優化增量并舉、創新體制等方面入手,推出了針對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一系列監管法規和措施。這一系列監管法規和措施的實施,使得我國上市公司的數量、資產總額迅速發展壯大,結構日趨合理,經營業績快速增長,治理結構日益完善,資產質量穩步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上市公司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排頭兵,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但上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其可持續增長能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上市公司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能力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部分企業都有著超速增長的現象。而這一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企業內部的財務問題和經營效率問題。
(一)實際增長率與可持續增長率不匹配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很多上市公司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迅速地成長起來,每年的收益率也跟著快速地增長。雖然企業的實際增長率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相關配套條件不成熟,過于注重短期利益,導致了很多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偏低,以至于實際增長率和可持續增長率不匹配。
(二)資本結構不合理
我國上市公司較多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因國有企業與銀行的特殊關系,國有企業的負債比率偏高且主要以國家銀行借款為主。所以我國很多上市公司都出現負債率偏高而且短期負債率更高的現象。
1.資產負債率水平偏高
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占總資產的百分比,是衡量一個企業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低對企業越好。但從我國上市公司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水平普遍偏高,極少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低于50%。在現實中,我國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因為負債率過高,最終導致資不抵債,破產清算。據統計,2011年已經有129家上市公司凈資產不完整,其中,有35家上市公司已不存在一分錢的凈資產,所剩的只有巨額外債。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不夠合理,有待改善。
2.負債結構不合理
負債由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構成。一般而言,短期負債占總負債一半的水平較為合理。從現實情況看,我國上市公司的短期負債占總負債的比例偏高,反映出公司使用過度的短期負債來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當上市公司面臨的金融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時,如利率上調、通貨膨脹,短期負債比例過高,會直接影響上市公司的資金周轉,增加上市公司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給公司經營帶來潛在威脅。
(三)資產運營效率不高
1.賒銷問題嚴重,凈現金流入不足
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有很多企業為了增加銷售收入,盲目的進行賒銷,產生了很多應收賬款等資產類項目。看似加大了銷售收入,其實則不然。因為很多企業的應收賬款由于回收不及時最后都變成了壞賬,不得不轉入壞帳準備當中,最終也就沖抵了部分銷售收入。很明顯,這是一個短期的盈利行為,如果長期下去,會產生很多的壞賬,不僅增加了收回應收賬款的成本,還使得很大一部分應收賬款白白地流失,最終會導致企業現金周轉不足的風險。
2.總資產周轉率偏低
資產周轉率對于一個公司尤其重要,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資產總額的比值,反映了企業全部資產的利用效率。而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總資產周轉率偏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據統計,我國上市公司平均資產周轉率不到1,而國外的企業則大都超過了1.5,我國上市公司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過低的資產周轉率增加了過多的運營資金,而運營資金大部分是由短期負債轉化過來的,最后導致企業的財務費用增加,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四)股利分配機制不合理
1.過于保守的股利分配機制
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已經具備派現能力卻不給投資者分紅。僅僅從派現能力的角度分析,一些本年度虧損或未彌補虧損的公司不分配,似乎不難理解。但也有些擁有給投資者分配的現金流量能力的公司卻也一毛不拔。五糧液的不分配行為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子,五糧液2013年每股收益高達1.6元,經營業績在深滬兩市所有上市公司中都名列前茅。該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表明其財務結構相當穩健,但就這樣一家業績優良、現金充裕的公司,卻以資產置換面臨大額資金支付為由,不進行任何分配。
2.股利分配政策不穩定
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的體現,穩定的現金股利支付率和支付的穩定性是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兩個重要指標。但是,由于我國上市公司沒有把投資者的利益置于應有的位置上,大多數公司沒有明晰的股利分配政策目標,因而在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缺乏長遠打算,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五)過于重視短期利益,研發投入不足
研發投入不足是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近幾年,雖然企業科技投入數量和增長速度都明顯加快,但總體投入不夠。經有關資料顯示,我國上市公司平均的研發支出不足總支出的1%,民營企業則更低。目前,我國大型民航客機仍然完全依靠進口,高端醫療設備、半導體以及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和光纖制造設備也基本來自國外。我國的外貿總額已居世界第三,但自主創新的高科技產品在對外貿易中所占份額僅為2%。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技術靠外來引進不僅短期內會增加企業的無形資產租賃使用費,削減當期的利潤,從長遠的角度看,也是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
二、上市公司實現可持續增長能力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分析發現,由于受到市場環境和公司自身經營狀況的影響,上市公司依靠發行新股、配股來提高可持續增長率有一定的困難,只有依靠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資產運營能力、研發能力等措施來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
(一)調整財務和經營政策,實現可持續增長與實際增長的平衡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要想平衡可持續增長與實際增長有以下兩種情況:當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小于實際增長率時,企業可以通過提高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財務杠桿(權益乘數),減少股利支付率和兼并等方法來提高可持續增長率,在條件允許下盡可能地使可持續增長率慢慢向實際增長率靠攏;當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大于實際增長率時,意味著企業有多余的現金,這種情況多出現在處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有多種選擇,可以把部分錢通過提高股利支付率或股票回購還給股東,以達到縮小股本、改善業績的目的。也可以購買增長,使企業向多元化方向增長,尋找新的增長點進行投資,使實際增長率加快增長,向可持續增長率靠攏。
(二)優化資本結構
1.控制資產負債率水平,合理運用財務杠桿
企業增加負債,利用財務杠桿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本身是有利的。但是,過高的資產負債率會給企業造成過重的財務負擔。從長遠的角度來講,降低資產負債率的根本途徑是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自身積累。所以,企業要認真貫徹科技創新的方針,著力發展高科技核心技術,爭取國家技術改革投入,大力調整企業的產品結構,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努力開拓產品的銷售市場,這是提高企業效益,增加企業資本積累,降低資產負債率的最有效措施。同時,加強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產品成本,不斷增加企業的積累也是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的重要途徑。如邯鋼實行“成本否決”機制,走出一條主要靠內涵挖潛,內部積累,實現國有資產迅速增值的良性發展道路,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從1990年的70%降低到1998年的44.58%。
2.做好資金預算,減少短期負債
負債包含了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短期負債比例過高會給企業造成短期還款的壓力。據有關報告顯示,我國上市企業平均短期負債占總負債的60%以上,形勢非常嚴峻。短期負債主要是為企業提供短期的資金運營,要想減少短期負債,又不想因為過多的長期負債產生過多的財務費用,唯一的有效辦法就是做好企業每一期間的資金預算和項目預算,根據預算準確的進行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在必要時進行專門借款,降低企業的還本付息壓力。
(三)處理好分配和發展的關系,制定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
當快速增長引起資金短缺,從企業外部舉債變得越來越困難時,提高留存收益率即削減股利支付率無疑能提高可持續增長的能力。削減股利支付率與財務杠桿相反,股利支付率的降低有一個零的下限。為了提高公司的可持續增長能力,減少股利分配,可以暫時緩解企業過快增長導致的自有資金缺口問題,顯然這并不是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常態,要想使公司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通過提高盈利能力來處理分配和發展之間的關系。此外,國家應繼續給予上市公司更多的優惠政策,通過市場機制和政策引導,吸引資金向上市轉移,使上市企業有充足的資金實現可持續增長。同時,企業應該把投資者放在第一位,從長遠的角度去看問題,制定穩定的股利分配政策。
(四)控制產品成本,提高銷售凈利率
企業的銷售凈利率表現為企業控制產品價格和產品成本的能力,這是由企業所處的行業以及企業所采用的競爭戰略決定的。因此,銷售凈利率的分析必須以行業分析和競爭戰略分析為基礎。一般來講,一個具有較強壟斷性的行業,其控制產品價格和產品成本的能力要比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高,自然銷售凈利率也更高;一個采取成本優勢競爭戰略的企業,往往希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低成本低價格戰勝對手,因此其銷售凈利率通常要比采取追求差異競爭戰略的企業低。影響銷售凈利率水平的因素可細分為銷售毛利和期間費用兩個主要方面。一般而言,尋求提高銷售凈利率的措施需要從提高銷售毛利率和降低期間費用兩個方面入手。其中提高銷售毛利率主要通過降低產品銷售成本、改變產品銷售價格、增加產品銷售數量以及改變產品銷售結構等措施來實現。如對于需求彈性較大的產品來講,銷售量與銷售價格往往存在相反方向的變動。當企業增長超越了其財務能力許可的范圍,提價也是為降低增長速度的一種解決辦法。通過提價,不僅可以降低增長速度,而且可以增加企業的邊際利潤率,從而提高企業的可持續增長率。至于降低期間費用,則通常是采取預算控制的方法來進行的。
(五)增加研發支出,鼓勵科技創新
公司戰略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注重長遠的戰略規劃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指航標。不斷開發新產品、新技術,開發生產擁有自主產權的軟件和硬件,減少高額進口費用是著眼企業長遠發展、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著眼企業長遠戰略的關鍵因素之一。具體做法為:一方面,企業積極主動搞研發,鼓勵或獎勵科技拉動型增長點;另一方面,國家也應采取一定的鼓勵措施,要“事前拉動”與“事后推動”并重,從社會的各類科研機構和企業當中找尋并選擇已經成型或半成型的科技成果為對象,在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加快其科研成果的形成、轉換和應用。研發高新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是保持自有資本增長的重要源泉,只有提高了核心競爭力,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源性資本,才能保證企業長期的可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何大安.公司治理結構與制度安排約束[J].浙江學刊,2015(03).
[2]劉斌,黃永紅.中國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的主因素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2015(05).
[3]胡汝銀.中國上市公司成敗實證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02).
作者簡介:孫合珍(1967.09—),女,管理學碩士,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教師,教授,研究方向:會計、審計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