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敬美
【摘要】在城鎮消費逐漸趨于飽和、后勁不足的情況下,提高農村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潛力的農村消費市場亟待開拓。本文就城鎮化水平對農村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進行分析。
【關鍵詞】城鎮化;農村居民消費;面板向量自回歸模型
一、城鎮化對農村居民消費的影響分析
(一)城鎮化發展可以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
首先,城鎮化使部分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促進了農村土地流轉,有利于化解農村人多地少、生產效率較低等矛盾。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村居民不斷推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營規模的擴大,加速了農業現代化發展,增加了農村居民農業生產收入,進而提高了其消費水平與能力。其次,城鎮化促使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城鎮,轉變了農村居民的就業與收入方式。轉移后的農村居民收入以工資收入為主,其收入預期金額更加穩定,消費意愿也隨之提升。最后,城鎮化促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容易獲得就業機會,增加了農村居民收入來源。
(二)城鎮化有助于完善農村消費環境,可擴大農村居民消費需求
首先,城鎮化發展可促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與城鎮工業發展,能為進城農村居民提供較多的就業崗位與較為穩定的收入,并帶動整個社會消費需求總量的持續擴張。其次,城鎮化可不斷完善城鄉市場的商品種類,通暢農村信息網絡渠道,擴大城鄉消費市場規模,促使農村居民獲取消費信息的渠道逐步多元化,消費更加理性,消費選擇范圍愈加廣泛。最后,城鎮化使居民原有農村大家庭模式轉變為城市核心家庭模式,家庭總數量不斷增加,農村居民對家庭住房、教育和養老等社會公共服務需求增大,擴大了農村居民消費需求。
二、城鎮化與農村居民消費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指標篩選
(1)城鎮化率。城鎮化率是指城鎮人口占人口總數比例。
(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據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原理,收入影響居民消費水平,因此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衡量農村居民消費的一項指標。
(3)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是指居民個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費以及集體用于個人消費的全部支出。通過此指標,可直觀反映出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的真實情況。
(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總支出比例。恩格爾系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生活水平的狀況,一個國家或家庭生活越富裕,居民儲蓄越多,食品支出的比例就會變小,隨之恩格爾系數越小;反之亦然。因此,這也是影響農村居民消費的因素。
(二)數據說明
指標的選取:城鎮化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了使數據有對比性,研究結果更具有客觀性,本文采取了 2005 ~ 2015 年的年度數據,指標數據均選自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庫和 2015統計年鑒(見表1)。
(三)協整檢驗和協整方程
變量之間之所以能夠協整,是因為它們之間具有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如果隨機誤差項μ具有隨機趨勢,那么偏離就會被長期累積下來,因此,有必要對μ的平穩性進行檢驗。本文采用Johansen檢驗來測試多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跡檢驗以及最大特征值檢驗均表明,所選變量之間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存在協整關系。
從該協整方程可以看出,消費、物價水平和城鎮化水平對于農村居民消費的變動皆有正面促進效果,且城鎮化水平對消費的影響尤為顯著。從長期來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平均來說農村居民人均消費增加0.38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每上升1%,人均消費就平均增加0.471%;城鎮人口比重每上升1%,人均消費就平均增加1.526%。由于存在協整關系,傳統的t檢驗結果依然有效。上式中ln(UR)參數顯著大于零,可見我國城鎮化發展對農村消費需求的增長具有非常明顯的正向推動作用。
總之,城鎮化水平的上升在長期內對于農村居民消費的增加具有正向作用,因而大力推進城鎮化無疑是擴大內需、刺激農村消費的一項有力措施。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次生問題阻礙了農村消費需求的釋放。對此,政府應當積極采取措施維護農民群體的利益,從多方面入手確保城鎮化有序推進。根據以上的實證結論,城鎮化的發展可以有效推動農村消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國應繼續堅持城鎮化的長期政策,擴大農村消費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小舟.城鎮化水平對農村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研究[J].經濟論壇,2017(11):144~150.
[2] 宋德勇,王雪峰.城鎮化對農村居民消費影響效應實證研究[J].商業時代,2014(2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