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朱曉明
【摘要】長沙教育旅行社作為長沙市教育局的直屬旅行社,從2000年開始就致力于中小學生春秋游、夏令營、冬令營等研學旅行產品的研究與實踐。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的郭鵬老師作為湖南省導游類的“百優工匠”持續參與了長沙教育旅行社的研學旅行項目的研究與實踐。本文就是論述長沙市教育旅行社的研學旅行研究與實踐成果。
【關鍵詞】研學旅行;課外教育
一、前言
2017年5月1日起,國家旅游局批準的《研學旅行服務規范》(LB/T 054-2016)行業標準開始實施,其中定義的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游活動”。研學旅行有助于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早在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就向全國印發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 ,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此前我國許多地區都有嘗試把研學旅行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來開展。長沙教育旅行社作為長沙市教育局的直屬旅行社,在總經理朱曉明的帶領下,從2000年開始就致力于中小學生春秋游、夏令營、冬令營等研學旅行產品的研究與實踐。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的郭鵬老師作為湖南省導游類的“百優工匠”持續參與了長沙教育旅行社的研學旅行項目的研究與實踐。本文就是論述長沙市教育旅行社的研學旅行研究與實踐成果。
二、關于研學旅行的同行思考和專家研究綜述
中國教育旅游集團副會長饒聽書認為發展研學旅游要有門檻、有品牌。他希望建立標準高一點的研學基地,更安全、更實在,同時不要太遠,如柏樂園、植物園、生態園、方特等,可能就是長沙周邊最適合做研學旅游的地方。湖南悅僑教育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建華認為,打造研學旅行產品時一般只會考慮現在市場需求,這是旅行社、教育機構營銷市場所需要的,但對研學基地、景區來說應該要有3年左右的考慮,層次性、多樣性、走研性等具備這些特性的產品才有粘性。目前,長沙及周邊市場上80%的都在自身的景區景點上加入了拓展活動課程及項目,并且和研學這個概念緊密聯系。湖南新康輝國際旅行社總經理譚也建議研學旅行不能盲目跟風,先認真分析,不忘初心找準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定位其實就是自己的特色,企業的靈魂,在自己的特色上深挖并且輻射開來做文章。也可以結合地理位置的特點從歷史文化上、人文教育等方面下功夫。譚也分析,加入這些元素可以將研學旅游的真諦加以傳遞,但是絕非只有這一種形式,如果所有的景區都是在原本資源+拓展的這條路上發展,那將做不出特色也會殃及同業,其實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原本有基礎加上研學旅游的理念那就是錦上添花,如若沒有基礎沒有文化找不出自己的特點非得牽強為之勢必會適得其反,所以,社會在進步,市場在變化,體驗者的感受認知也在不斷提升更新。中國著名旅游實戰專家原群教授認為,研學主體,應從校內延伸到社會。
傳統的修學旅游群體主要是學生,現在的研學旅游市場已出現變化:一方面,隨著現代社會知識更新的加快,社會各層次的人尤其是中高層人士,有了更加緊迫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另一方面,當研學和旅游合二為一,在學習知識基礎上的修身養性成為休閑旅游時代更為普遍需求 “游”與“學”往往顧此失彼,游學失衡,其結果是游也不爽、學也不成。古人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已經很好地詮釋了研學旅游的方法途徑,所謂研學旅游就是抽出時間,換個空間,以旅行的方式學習體驗古今中外的自然人文知識,并通過這個過程感悟生活,提升自我,修養操行。據此理解,“游學合一”只是初級階段,“知行合一”才是現代研學旅游的終極目的。
三、長沙教育旅行社的研學旅行的現狀
十五年來,依托長沙教育旅行社平臺,朱曉明總經理重點指導、策劃、組織、全程參與了湖南師大附中、師大附中高新實驗中學、長郡梅溪湖中學、長郡中學、周南中學、第十一中學、第十五中學、第二十一中學、雷鋒學校、望城區學生素質教育基地近百所學校學生的春游、秋游、拓展、夏令營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根據學校、學生、景區實際情況,指導學校、老師、導游開展不同的主題活動。每次活動都做到“一個目的”“二個必須”“三個加強”“四個明確”“五個注重”“六個結合”。
(一)學生課外活動組織目的
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是學生實踐教育,體驗教育和引導教育的載體。
(二)學生課外活動“兩個必須”
活動必須規范運作,安全為首,緊扣主題,精心設計。活動必須強化三種教育:生命生存教育,成長教育及知識常識教育,將這三種教育的知識、技能、方法用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參與方式,體驗方式,互動方式來實施,細雨潤無聲。
(三)學生課外活動組織階段“三個加強”
加強組織領導,指導學校和旅行社及時成立學生課外活動領導小組,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專項部署,真正把學生課外活動納入學校工作日程。
加強政策宣傳,利用媒體、網絡、告家長書等形式大力宣傳學生課外活動,讓活動的意義人人認同,讓活動的內容人人知曉,讓活動的精彩人人向往。
加強部署落實。派工作人員到各校做好自愿報名服務工作,各校認真建立學生出行名冊,交旅行社組團組隊,購買保險,慎重選派優秀帶隊老師,做好每一個環節落實,做好每一名學生的服務。
(四)學生課外活動前“四個明確”
明確活動主題。學生課外春游、秋游、拓展、夏(冬)令營活動不是簡單的旅游而是一種游學式的課外教育,其活動的主題是將教育活動融入活動的各環節,讓孩子學中玩,玩中學,在快樂的游學活動中,讓學生開闊視野,汲取知識,提高適應社會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明確活動意義。“學校小舞臺,社會大課堂”。學生課外活動是學生素質教育有機融合,是教育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拓展知識層面,感受地理人文,積累生活閱歷的良好載體。
明確活動任務。學生課外活動是以“影響”和“引導”為主體的校外教育活動形式。積極與學校溝通,對活動參觀的線路、內容和營地進行嚴格的挑選,注重蘊含歷史文化,展現現代科技的景點,確保教育影響到位。
明確活動責任。安全重于泰山,根據活動方案,及時將各項責任實行分解,責任到人。
(五)學生課外活動中“五個注重”
注重教師培訓。對所有帶隊老師按照方案進行嚴格的培訓,內容包括:旅游常識,安全防范,突發事故處理等。通過培訓,讓帶隊老師熟悉工作程序,明確工作責任,嚴明組織紀律,學習工作經驗,做到心中有數,帶隊有方。
注重學生教育。學生課外活動不是單純的游玩,而是提供一個學習、鍛煉場所。通過有針對性的活動設計,給予學生知識和智慧。
注重活動細節。在場地選擇上,提前實地考察,選擇成熟的、無安全隱患地活動目的地。在學生飲食和生活起居方面,進行嚴格的安全評估檢查。在交通工具使用上,對車輛設備速度,運行線路提出硬性要求。在活動過程中,帶隊老師要隨時將學生控制在自己的視線內,針對炎熱的天氣,還應為學生準備好防暑降溫的茶水和藥品。
注重工作方法。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成長于不同的環境,而要建立不同的管理層次。活動中,帶隊老師需要選拔幾個責任心強的學生,設立分管活動、生活、組織、聯絡等委員,使整個活動行程中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即提高了學生管理的效率,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注重活動總結。課外活動結束后,老師、導游應積極組織學生交流心得,分享成果,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揚,從而進一步拓展課外活動的教育內涵。
(六)學生課外活動開展中“六個結合”
將參觀知識與拓展課外知識相結合。青少年吸收新知識快,好奇心強,對外界新事物有很強的探索欲望。課外活動要讓學生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與多彩,增強見聞,刺激心靈,讓學生產生求知的萌動。
將規范管理與生活習慣的培養相結合。努力改善當今孩子身上存在的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粗心大意、花錢如流水、過度浪費的壞毛病。
將禮儀教育與公民素質的提升相結合。課外活動老師要給學生設身處地的情景教育,給孩子們上生動的一課。離開家了,原來父母這么可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么可敬,老師同學是那么重要。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特別是景點參觀的排隊活動,要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一個公民的文明禮儀對于社會的發展有多么重要的意義。
將獨立自主與自理能力的提高相結合。學生課外活動的生活并不像家里生活那樣能夠“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飯得自己排隊去打,自己洗澡、洗衣服、疊被子等,在家里得不到的東西可以通過眼淚得到,但在課外活動中,眼淚代表著不夠堅強,同時,相對復雜的環境讓他們認識到并非所有的事情自己有能力去應對,這種挫折教育,讓孩子認識自我潛在能力和極限,克服恐懼心理和思想障礙,培養孩子上進心,增強抗挫折和突破能力,使個性變得堅強而有韌性。
將協作互助與團隊意識的樹立相結合。學生課外活動最大的特點是團隊活動,一人掉隊,全隊受影響。正是這個原因,每個學生在活動中都有壓力感、緊迫感和危機感,都必須拿出只做第一,永不落后的勇氣,都必須拿出相互幫助,共同前進的實際行動。能夠將自己的利益與集體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將自己的行為和集體行為牢固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強烈群體觀念。
將個性發展與溝通能力的增強相結合。現代生活壓力的增大,讓許多學生缺少與父母、與老師、與外人溝通的機會,久而久之容易出現溝通障礙,缺乏溝通能力,甚至導致自卑自閉。而學生團隊出游是學生最喜歡的形式之一,也是他們意愿所在,充滿想象力。同時外出的生活環境也迫使他們必須與老師交流,與同伴交流,無形之中提高溝通能力。另外,通過老師正確引導、細心的糾正,能夠幫助孩子走出心理誤區,引導他們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個性。
四、長沙教育旅行社研學旅行活動的教育意義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古人對教育實踐的經典總結。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是踐行古人教育理念的載體。實踐證明,開展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是切實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對于樹立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同時實踐也證明,只有做好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工作,才能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促進學校教育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EB/OL].2013-02-18:http://www.gov.cn/zwgk/2013-02/18/content_2333544.htm.
[2] 柏樂園.中南地區研學旅行研討會集錦[Z].
[3]朱曉明.業務工作總結 [Z].
[4]原群.旅游規劃實戰案例集錦[M].北京:中國旅游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郭鵬(1973.04—),男,漢族,湖南長沙人,本科,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朱曉明(1963.04—),男,漢族,湖南望城人,本科,一級教師,長沙市教育后勤產業管理處,學校后勤管理科長,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