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電子商務廣泛地深入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中,電子商務創業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特別是在大學生群體中,隨著創業環境的優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到電子商務創業中來。然而,除了看到電子商務創業帶來的熱潮和機遇,有很多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也碰到了諸多問題,引發了很多就業觀念的改變。本文從分析大學生選擇電子商務創業的背景、現狀、心態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如何引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就業觀、擇業觀。
【關鍵詞】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就業心態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我國要建立創新型國家,政府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來鼓勵和支持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動力。大學生作為經濟社會中十分活躍組成部分,成為了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業的先行者。
一、大學生選擇電子商務創業的背景分析
近年來,為迎合中國進入電子商務時代這個契機,政府和高校制定了相關政策來鼓勵和支持大學生進行電子商務創業。電子商務創業日漸成為目前中國大學生創業形式的一個主流。在eBay易趣上萬個網上店鋪中,在校大學生開的“個人店鋪”居然達到40%,個別大學生的月營業額可高達10萬元以上。這些成功典范激勵著更多的大學生投身電子商務創業風潮。例如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生中,2015屆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沈興秋畢業創業兩年,公司網店年銷售額過億,公司年凈利潤超千萬;2017屆電商專業畢業生王磊,單店年銷百萬的金牌賣家,在校期間是2家店鋪的店長,累計銷售額過百萬,畢業后經營店鋪,單店月銷在30萬左右。
二、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現狀分析
正是在電子商務創業熱潮的氛圍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創業夢想蠢蠢欲動,就業心態發生了多樣性變化,如從原來怕創業圖安逸,到現在一心想創業不甘平庸;如想借助網絡平臺快速致富,不能以平常心對待就業和創業;如人人夢想做小老板,不愿做基層工作,不愿實干,就業心態更加浮躁,甚至有些大學生思想激進、愛做白日夢、想一勞永逸、不務實,還有的看不清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心理落差非常大。
通過調查和查閱資料,我們了解到大學生自主創業其實并非一帆風順,準備創業和正在創業的大學生還面臨諸多問題。
麥可思研究院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學生畢業時創業的項目有超過一半沒有熬過三年。《2016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畢業時創業而三年后還存活的約為1%;在全國各省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左右。
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例開展調查,在250名調查對象中,已經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大學生47名,約占總調查人數的18.8%;未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普通大學生203名,約占總調查人數的81.2%;調查對象中有男生185名,約占總調查人數的74%,女生65名,約占總調查人數的26%。
(一)大學生選擇電子商務創業的原因
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有多重原因,其中平臺創業成本低(44.44%)、增加收入(90%)、豐富課余生活(80%)、鍛煉實踐能力(55%)、受媒體及成功人士影響(30.9%)。其實對于大部分大學生來說,沒有深入體會創業的艱辛和收獲,對于創業的認識流于表面和膚淺,因此首先考慮的是增加收入和豐富課余生活,對鍛煉實踐能力重要性認識不足。
(二)大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現狀
(1)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項目缺少技術含量。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從事電子商務自主創業的項目:服飾類占35.93%,生活用品類29.14%,數碼科技類17.28%,服務類和食品類偏少。
(2)對于自身的創業能力并不太自信。46.45%的認為自己有一點創業能力,41.94%的認為自己的創業能力有些方面還需要加強,認為自己完全沒有電子商務創業能力的占10.32%,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的僅占1.29%。53.5%的都沒有進行電子商務創業培訓。
(3)學業、創業關系難處理。創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創業學生需要在網上工作到比較晚,而寢室在晚上都有熄燈拉電的規定,必定會產生矛盾。大部分創業學生需要使用手機聊QQ、旺旺等即時通訊工具來加強與消費者的聯系,但實際上,學校課堂上明確上課不能玩手機,又是一個兩難的現實問題。
(4)缺乏專業創業團隊和創業經驗。大部分大學生互聯網創業項目和所學專業相關性不大,幾乎是從零開始摸索,對創業所需掌握的盈利模式、產品定位、渠道選擇等方面缺乏專業知識或商業技巧。
三、調試就業心態 提高就業創業實效
大學生作為一個學生群體,社會閱歷比較欠缺,容易受到一些誘惑,看到別的創業者通過網絡創業很容易獲得了第一桶金,心態變得浮躁,認為傳統的就業模式不再有吸引力,認為與人溝通、團隊合作、勤懇工作、吃苦耐勞、扎根基層奮斗都是過時老套的就業理念,在還沒完成形成健康健全的職業素養之前匆匆投入網絡創業大軍中。大學生此類就業心態的改變同時直接影響了就業質量,如跳槽的隨意性,專業的不對口性,職業生涯規劃的隨意性,職業態度的不端正等。
首先,面對這些就業思想狀態的改變,大學生就業指導應及時進行調整,在鼓勵大學生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積極挖掘自我優勢參與創業,同時也要指導大學生擺正自我定位,正確看待就業問題,要幫助大學生樹立多渠道就業的選擇路徑,不要一窩蜂奔向創業之路,要幫助大學生認真分析就業創業市場,已經創業的要積極總結經驗,彌補大學生在電商創業中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未創業或想創業的,或是正在就業的應以平常心正確進行選擇,不能隨大流趕時髦。畢竟能走上成功創業道路的不是絕大多數,大部分大學生就業時還是應克服浮躁,要辨析創業的優劣勢,認識到安心扎根于普通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創造出不平凡的人生。同時也要加強對創業失敗者的心理輔導,幫助其樹立再就業的自信心。正確引導學生理性看待“網上創業”,守法、誠信參與“網上創業”,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
其次,鼓勵大學生充當企業電子商務創業的輔助手。雖然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潛力巨大,但是,未必每個學生都適合自己當老板。而且,從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給大學生創業賦予更多的意義,而不僅僅是自己當老板。中國中小企業很多,對于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很多顯得措手不及。他們有資源,有人脈,有商戰技巧與經驗,卻缺少了電子商務的技術和手段。而受過專業熏陶的大學生,卻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些企業的需求。于是,充當企業電子商務創業的輔助手,也是大學生曲線創業的一條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也可以成為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一個合理補充。
最后,激勵大學生重視社會實踐工作。學生們在之前的二十來年的時間都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對于社會上的各種商機認識不足。實際上,由發現商機到成功創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而在這一點上,很多大學生由于缺乏足夠的生活和工作經歷,并沒有清醒的認識。必要的社會工作經歷是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靠一兩個商機創業成功已經非常不現實了,因此大學生應該更加注重社會實踐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網.就業藍皮書:2016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EB/OL].2016-06-23:http://ex.cssn.cn/dybg/gqdy_ sh/2016 06/t20160623_3081988.shtml.
[2]畢成,吳繼.基于移動互聯網行業背景的大學生創業困境與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01):158~159.
[3]紀慧生,蘇沿婷.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模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5(06):37~42.
[4]吳國華,張雪芬.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生網絡創業的SWOT分析[J].電子商務,2014(08):92~96.
[5]張星.大學生網絡創業中存在的問題研究——以淘寶網店為例[J].中國經貿,2015(07):75.
[6]許林悅,潘洪剛,鄧昭禪,姜季廷.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團隊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基于杭州下沙高教園區范圍的實證研究[J].電子商務,2015(01):68~70.
作者簡介:包培紅(1978.07—),女,漢族,浙江舟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