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服務形態和做法,但是,還存在著發展不平衡、服務產品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等問題。據此,筆者從政策、技術、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對策措施。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圖書館;創新
一、引言
2015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寧波市出臺了相關的實施意見和政策措施,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基本建成了覆蓋全市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促進了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服務形態和做法,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特色和創新
(一)創建了總分館和數字圖書館兩位一體的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模式
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公共圖書館的總分館服務體系,即以市圖書館為中心館、縣(市、區)圖書館為總館、鄉鎮(街道)圖書館為分館、村(社區)服務點組成的四級圖書館服務體系。自2012年實施公共圖書館“中心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以來,依托“一卡通”實現了全市范圍內圖書的通借通還和數字資源共享,建立了汽車圖書館、24小時自助圖書館。截至2016年9月,寧波已建成11個縣(市、區)總館、138個鄉鎮(街道)分館、2161個館外流通點、186個汽車圖書館服務網點、29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全市一卡通持證讀者98.33萬人,年圖書借閱總量1090.07萬冊。二是寧波市數字圖書館。它是以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為中心館,寧波市圖書館和各縣(市、區)公共圖書館、在甬高校圖書館以及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組成的跨系統的圖書館聯盟,通過互聯網為社會提供免費公益服務。建有NBDL中心門戶平臺、特色數字文獻資源庫、寧波市高校慕課聯盟平臺等,為寧波廣大用戶提供文獻資源檢索、下載、全文文獻傳遞以及個性化定題等服務。
總分館服務體系和數字圖書館互為依托,整合紙質文獻和數字資源、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共同構成了覆蓋全市、全天候的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網絡。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跨系統聯合、虛實結合的兩位一體服務模式是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的創新,極大地提高了圖書館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保障能力。
(二)圖書館公共服務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緊密
通過建立特色數據庫直接服務于地方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是寧波圖書館服務地方經濟的創新性實踐。寧波市數字圖書館將在甬高校和科研系統的學科、人才優勢和寧波地方產業優勢結合起來,建立了18個服務本市重點產業的特色數據庫,涵蓋港口物流、紡織服裝、機電模具、新材料等。截至2016年9月,服務企事業單位1.31萬家,培訓用戶18.2萬人次。
(三)融入地方文化建設,圖書館公共文化活動常態化、品牌化
2015年,全市公共圖書館開展了1887場閱讀推廣活動,大學園區圖書館組織活動的頻率為平均每周2~3場。經過多年的培育、打造,以講座、閱讀、展覽為主體的圖書館文化活動已形成品牌和特色,廣受公眾歡迎,成為寧波公共文化建設的亮麗名片。如“天一講堂”“明州大講堂”“三北講壇”等。
三、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
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不平衡,即區域和城鄉之間的不平衡問題。二是服務供給和需求不匹配。面向決策的參考咨詢和智庫服務相對薄弱,面向地方經濟的服務能力偏弱,面向大眾的服務能力和大眾需求存在差距等。三是人才隊伍建設問題。人才隊伍專業化程度低,學術研究水平較低,缺乏有效地人才激勵機制等。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的創新發展,著力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一)抓住機遇,推進寧波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
一是抓住政策機遇。國家、省市相繼出臺了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寧波市委對2020年前加快文化強市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二是抓住寧波中心館新館建設的機遇。新館建設要利用好后發優勢,吸取其他城市圖書館建設的經驗,打造在國內獨樹一幟的特色,具有創新性的亮點。三是抓住寧波智慧城市建設的機遇,把智慧圖書館融入智慧城市建設之中,在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的基礎上,著力朝著智能化方向推進。
(二)依托新技術,開創圖書館公共服務新局面
技術是圖書館服務創新的第一推動力。必須切實轉變觀念,深刻認識到互聯網將對圖書館資源與服務方式產生的顛覆式影響,對公共圖書館既有管理和運行模式帶來巨大挑戰。公共圖書館必須切實改變被動應付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局面,主動融入新技術,引進新應用,適應新需求,開創新局面。
(三)鼓勵競爭,形成結構合理的圖書館人才隊伍
要積極引進年輕的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圖書情報專業人才,同時,深化改革,打造公平競爭、客觀評價的人才環境,形成崇尚學術、鼓勵創新的優良氛圍。積極倡導和鼓勵學術研究,解決困擾寧波市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重大問題,并把寧波市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的實踐提煉、上升為理論成果,擴大學術和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柯平等.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中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定位與服務研究[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2]李國新.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思考[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05):3~6.
作者簡介:嚴慧英(1968—),女,浙江人,碩士,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