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麗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現階段我國城鎮園林綠化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對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做出了巨大貢獻。由于我國的地域差異大,南北城鎮園林綠化不能一概而論,本文主要針對北方城鎮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到有效地解決對策,希望可以對相關領域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北方;園林綠化;問題;對策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地加快,隨之迅速發展的園林綠化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城鎮園林綠化越來越成為一個城市發展進步的重要指標。城鎮園林綠化不僅代表著城市的外在形象,也聯系著城市的內部建設。我國北方地區的地域環境和人文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相對城鎮園林綠化也要因地制宜,根據北方城鎮的具體建筑進行分析,最終做到城市總體建設和城市綠化之間相協調,充分發揮園林綠化帶來的各方面收益。
一、北方城鎮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
(一)北方城鎮園林綠化不合理
從生態方面來說,每個地區的生態壞境不同,所種植的植被也有所不同,例如北方的氣候特點為旱濕分明,適合種植耐寒耐旱的植被,所以北方城鎮綠化應該根據北方各個城市的特點進行?,F階段,我國城市園林設計大多采用全國比較普通的品種進行種植,沒有根據自身的特點,這就容易造成園林植物大面積的枯萎死亡,也沒有城市特點,城鎮綠化的特點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沒有認真了解植物的習性,將喜陽植物栽植在了隱蔽的地方、將喜陰植物栽植在了強光之下、將不耐污染植物栽植在了道路廣場或工礦區、將不耐澇植物栽植在了陰冷潮濕地區等。
(二)綠化規劃相對不合理
對于城市來說,城市的規劃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園林綠化并不能單一的進行,要結合城市的總體規劃,大多數城市更加重視居民樓或者辦公樓的建設,這就會導致綠化結構的不合理,園林綠化的建設不夠成熟,大多都在模擬大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盲目追求寬廣的草坪、廣闊的景觀空間以及名貴的綠色景觀植物。而對于北方地區是否適合這樣的建設、是否需要這樣的建設,不做任何考慮,這種盲目模仿造成不必要資金的浪費,而且也沒有發揮出北方城鎮園林綠化自身的個性優勢。
(三)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現階段很多城鎮園林只追求短期效果,希望達到“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的效果,為了有更好的視覺效果不惜價格引進南方的植物,直接破壞了樹木源生地的生態環境,導致植物的大面積死亡,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沒有做到可持續發展,甚至還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樹木資源的浪費。
二、解決北方城鎮園林綠化問題的對策
(一)改變原有觀念,樹立園林綠化的地位
園林綠化在城市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現階段大部分城市將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的“附屬品”在進行建筑中,往往等到最后才發現園林綠化的數量減少,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園林綠化的問題,就要轉變原有觀念,樹立園林綠化的地位,大力宣傳綠化,使大眾認識到綠化的重要性。
(二)結合北方地區的特點,準確定位園林綠化
在進行園林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北方的地理環境,天氣情況,北方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種植的樹木要耐寒、耐旱,最好利用當地的特有植被進行綠化,采用合理的設計方案,既有利于植物的成活,又具有地方特色。北方山多水少,可以利用原有地形就行園林綠化,配上相應的基礎設施或者文化娛樂設施,充分將人造景觀和自然景觀進行融合,相輔相成。
(三)豐富植被的配置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園林綠化
在進行園林綠化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植被景觀充分的過冬過夏,在不同的季節中有不同的園林景觀。要避免單一的景觀特點,盡量選擇多層次的植被進行種植,在進行園林建設的同時,多利用花壇、花叢、綠林等有特點的園林建設,利用當地的實際情況打造具有當地特色和時代風貌的當地景觀。
(四)遵循生態發展的規律,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
在進行城市建設中,要以遵循生態發展的規律為前提,不能盲目進行植被的種植移植,對于相關的工作人員要提高其綜合素質,對于植被的特點和習性要掌握,相關的培育和防疫工作要及時更新學習,工作上要有具體的制度規范。
(五)以本地資源為主,積極引進域外種類
北方地區地域差異大,有相關資料顯示北方有330余種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適用于大量應用綠化的種類則更少,因此要以本地資源為主,充分發揮北方地區植物資源的作用,加強野生植物引種馴化工作還要積極引進域外種類,以豐富當地的植物種類。對于東北城市而言,引種必須將寒冷、干旱兩個生態因子作為首要考慮因素,采用科學、有效地馴化措施。如被引進材料分布區較大,可以從距引種地最近的種源區選擇引進材料,采取有效地防寒措施,盡量提高引進種類的抗寒性。
三、結語
城鎮園林綠化可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大大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其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十分突出。探討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可以為后續的綠化工程建設提供經驗參考,從而促使其為人類生活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海川.當前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品與質量,2015(08):220.
[2]吳遠兵.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8):2176~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