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建新
【摘要】門、塔機是水電站建設重要的垂直運輸設備,其安全正常運行對水電站建設施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講述了水電站建設施工中門、塔機群運行過程存在的安全隱患,對如何保證門、塔機群的安全運行進行了較深入探討。
【關鍵詞】門;塔機群;安全運行;措施
一、概述
由于水電站建設施工受現場地勢的限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中,施工設備的布置均較為緊湊,為滿足現場施工要求,往往一個施工面需布置多臺門機或塔機,且出現兩臺或多臺起重設備同時作業的情況,因此,門塔機群的運行安全管理尤為重要。下面就某項目的門塔機機群的安全運行管理進行探討。
二、某項目門、塔機群布置基本情況
根據投標設計及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某水電站建設工程僅廠房部位計劃布置安裝5~6臺門、塔機投入混凝土施工。如圖1。
如何保證布置相對密集的門、塔機群這一重大危險源在使用過程中安全、有序運行,是現場施工單位面臨的一個嚴峻的設備安全管理課題。
三、門、塔機群運行過程安全隱患分析
因門、塔機布置相對密集,單臺或以上門、塔機運行及多臺門、塔機同時運行均存在相鄰門、塔機相互干擾、碰撞的安全隱患。根據圖1,門、塔機布置位置情況分析,目前存在發生相互干擾、碰撞可能性的相鄰門、塔機主要有7組(如圖2),分別是以下幾種。
(1)上游1#MD900塔機與3#SDMQ1260-60高架門機。(2)下游2#MD900塔機與4#MQ900/30高架圓筒門機。(3)上1#MD900塔機與下游4#MQ900/30高架圓筒門機。
(4)上3#SDMQ1260-60高架門機與下游2#MD900塔機。
(5)下游2#MD900塔機與安裝間5#DMQ540/30低架門機。
(6)上游3#SDMQ1260-60高架門機和安裝間5#DMQ540/30低架門機。
(7)安裝間5#DMQ540低架門機與船閘部位布置的一至二臺MQ600B圓筒門機。
相鄰門、塔機互相干擾、碰撞事故類別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門機起重臂撞擊塔機塔身。
(2)門機起重臂撞擊塔機起重臂。
(3)門機尾部撞擊塔機塔身。
(4)門機起重臂相互撞擊。
(5)門、塔機起重臂相互干擾起重鋼絲繩或吊運物。
(6)門、塔機和周邊其他設備或建筑物相碰撞、干擾。
四、安全運行措施探討
門、塔機作為一種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均較嚴重。近年來,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的門、塔機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給施工企業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為此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對特種設備(包括門、塔機等起重設備)進行規范使用,其安全使用也越來越引起工程施工企業的重視。
現借鑒上述水電站工程建設及類似建設工程的門、塔機機群安全管理的成功經驗及有關研究成果,談一談個人一些淺見。
(一)技術措施
根據門、塔機的結構參數及運行技術參數定量明確門、塔機群運行過程中相鄰門、塔機之間發生干擾、碰撞時的相互關系。如表1。
(1)確定的安全技術參數沿門、塔機大車行走軌道作好明顯標記并設立醒目警戒標示牌,同時直觀、具體化后在各門、塔機操作室張貼,要求相關作業人員深入理解并熟記。
(2)門、塔機群起重臂及平衡臂兩側安裝兩條閃爍燈,起重臂頂端及大車兩端設置醒目警示燈。
(二)人員組織措施
實行全員“安全問責制”,設立現場值班副主任職位,適當擴大設備機長權利及職責范圍,建立門、塔機群安全運行組織網絡,根據施工單位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明確各關聯崗位的責任人及崗位職責。如:一是施工單位負責人為門、塔機群安全運行管理第一責任人,對門、塔機群安全運行管理全面行使領導職責。二是主管生產的負責人對門、塔機安全使用、統一協調運行行使領導職責,并參與門、塔機運行安全檢查,督促及時整改安全隱患。三是值班負責人是當班門、塔機群安全運行的第一責任人,對本班所有門、塔機群的現場安全、協調有序運行負總責,同時負責向各臺門、塔機本班操作、信號人員及時安排、通報本班作業任務及安全注意事項并負責門、塔機運行全方位監管。
(三)現場監控措施
(1)門、塔機群運行過程中進行立體監管,從五個操作、指揮層面,采用“五級”監控制度。
(2)門塔機運行工區每班指派一名值班副主任負責門、塔機群運行全方位安全監管,為“一級”監控。
(3)施工單位安保部門指派專職安全員負責24小時巡查監控,為“二級”監控。
(4)設備機長及班組人員負責監控各自門、塔機的安全運行態勢,為“三級”監控。
(5)地面信號工負責向操作員及時通報相鄰門、塔機運行態勢,為“四級”監控。
(6)操作員隨時向相鄰門、塔機通報各自設備運行及工作狀況、相互提醒作業時操作注意事項,為“五級”監控。
(7)保證信號暢通,門、塔機操作室配用對講機一臺,要求在任何情況下能互相清晰通話。
(8)設置門、塔機專用對講機頻道(11-16頻道),每臺門、塔機專用頻道在所有操作室張貼,操作員和信號工必須熟記,能轉換使用自如。無關人員原則上不得使用門、塔機專用頻道。

(9)操作人員原則上只聽從專門信號人員的指揮,其他信號指揮均應視為無效指令。
(10)起重作業時,單臺門、塔機按要求配備足夠數量作業人員,即每班負責人1名,操作員2名,信號工2名,檢修員2名。
(11)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盲目冒險作業。
(12)一旦發生重大設備事故,立即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四)運行制度
明確各相關作業單位責任,作到職責、任務分明,工作緊張有序。具體如下。
(1)門、塔機運行組織協調管理采用“三級”工作制,逐級實施。即施工單位調度部門—門塔機運行工區—現場操作、指揮人員。
(2)施工單位調度部門總負責門、塔機每班工作任務的統一安排、協調指揮。每臺門、塔機當日或每班的工作任務、工作部位應在門、塔機運行前由調度部門指定負責人向(門塔機運行)工區現場負責人(值班負責人)交代清楚,并在調度施工日志中作好記錄。
(3)門塔機運行工區負責門、塔機現場運行的總協調指揮。現場每班必須安排指定1~2名值班負責人負責將每班各臺門、塔機工作任務、工作部位、作業注意事項等告知每位操作、信號指揮人員。
(4)門、塔機操作、信號人員只聽從工區現場負責人(值班副主任)的工作安排,運行過程中工作任務調整、變動應通過工區負責人貫徹給操作、信號人員。任何部門及現場施工人員不得直接給操作、信號人員發操作指令。
(5)調度部門安排每日或每班門、塔機工作任務時盡量考慮避免安排兩臺或多臺門、塔機澆筑同一或相鄰倉面,同時合理掌控澆筑時間間隔,保證協調有序。
(6)禁止門、塔機和其他設備(如布料機、挖機等)同時澆筑同一個倉面;盡量避免門、塔機和其他設備同時澆筑相鄰倉面。特殊情況必須同值班負責人、機長、安全管理、設備管理、門塔機運行等部門進行協商并征得主管生產負責人同意方可進行。
(7)上、下游門、塔機交錯運行時,高架門機運行時最大變幅高度限高在70m之內。
(8)上游1#塔機(MD900塔機)和3#門機(SDMQ1260高架門機)、下游2#塔機(MD900塔機)和4#門機(MQ900高架門機)之間處在安全距離之外,塔機起重臂處在廠橫方向,門機方可進行全旋轉操作。
(9)安裝間5#門機(DMQ540門機)全行程行走進行操作時,上游3#門機(SDMQ1260高架門機)和下游2#塔機(MD900塔機)向安全距離之外避讓。
(10)相鄰門、塔機同時運行時,即使能保證安全距離的前提下不得同時全旋轉作業,應采用起重臂相互錯開背向旋轉工況工作,嚴禁一臺或多臺門、塔機工作時同時相對旋轉,以免因誤操作造成撞擊事故。
(11)兩臺或兩臺以上門、塔機同時運行澆筑一個倉面或相鄰兩個倉面及頻繁時段,雙方必須遵循“各起吊一鉤”的原則,嚴格掌握時間間隔,利用取、掛鉤空隔時間進行“穿插式”作業,盡量避免同時起吊或入倉。
(12)如存在五臺門、塔機同時運行的情況,以工作任務最繁忙的門或塔機為中心,保證其安全運行距離及范圍。其他門、塔機根據安全運行距離及工作部位確定行走范圍及回轉、變幅工況。
(13)門、塔機相互在安全距離之內(危險區)作業時,采取“三級”通報制度,即“預警、進入、退出”。
(14)門、塔機相互進入危險區域前,操作人員應發出要求進入危險工作區“預警”信號,得到對方操作員“同意進入”指令后,方可進入危險工作區。
(15)門、塔機在相應危險工作區作業時,為“進入”狀態,門、塔機操作員需互相通報“正在作業”指令,通報各自門、塔機進行的運行作業工況及告知對方注意或不允許的進行的作業動作;作業完撤出危險區時需及時向對方通報“已退出危險區”指令。
(16)門、塔機任何一臺提前停機或臨時改變作業任務,操作員必須向其他門、塔機操作、指揮人員告知,經復誦確認無誤后記入當班設備運行記錄表。
(17)門、塔機操作人員交接班后,先互通姓名、崗位并告知即將作業任務,經復誦確定無誤后記入當班設備運行記錄表,以備查詢;門、塔機停止使用時,其起重臂必須順廠橫方向擺放,吊鉤上升至最高點。
(18)遇大風天氣(風級超過8級,風速大于18m/s)或雷雨天氣,門、塔機停止運行,切斷電源,保證相鄰門、塔機在安全距離之外,夾緊夾軌器,起重臂順風擺放。
(19)大霧天氣或時段,門、塔機原則上應根據能見度全部或最大限度停止運行,待大霧散去后恢復運行。
(20)確因施工急需門、塔機在大霧天氣或時段運行,調度部門負責人應和值班負責人協商并報請主管領導采取協調及應對措施,比如減少門、塔機運行數量、限制門、塔機運行、作業范圍、調整施工計劃等。同時要求現場作業、監管人員、操作手、信號工加倍小心,嚴防發生事故。
(21)嚴格遵守門、塔機運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各項規章制度。
(22)三班作業,作好設備運行、安全檢查及交接班記錄。
(五)培訓教育
(1)定期或不定期分批組織施工單位各相關單位、部門、工區、外協隊作業人員(管理、操作、維修、信號)進行起重作業知識及作業技能學習,同時反復將門、塔機群運行情況及存在的危險性、發生事故會產生什么后果等向作業人員詳細進行宣貫。
(2)強制要求門、塔機運行管理工區每周召開設備安全周例會,認真聽取作業人員的意見和建議,總結經驗教訓。
(3)以門、塔機群的安全運行為重點,定期召開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管理專題會或座談會,統一認識,提高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識。
(4)策劃現場不定期舉行門、塔機群運行過程中的“事故演習”,提高作業人員的感性認識。
五、結語
通過施工單位對門、塔機群的重點監護和精心管理及作業人員的共同努力,上述項目門、塔機群正式投入運行至完工未發生較大安全事故,這其中強有力的管理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們同時也認識到安全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特別是隨著水電施工建設工程的不斷進展,門、塔機群本身及周邊環境將不斷發生改變,門、塔機群運行不斷發生變化,如何完善細化管理制度措施,提高其可操作性,確保門、塔機群的長期安全正常運行,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徐鳴,楊洪.淺析安谷水電站門塔機安全管控標準化[J].水電站設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