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鳳
【摘要】近年來,素質教育取代了應試教育成為我國教育的新目標,為了實現國家持續性發展,變人力資源大國為人力資源強國,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型人才的任務迫在眉睫。小學數學課程作為學生基礎性教學內容,其目標也向核心素質培養轉變。本文以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為主體,討論其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養成
一、小學數學新課標解讀
小學數學是使學生形成初步的定量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而開展的基礎性課程,采取由淺入深的方式根據學生學習心理與特點進行統一覆蓋性教學,數學課程的開設旨在培養學生四項能力:對基礎數學概念與知識的掌握能力;抽象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思維觀念的能力。小學數學課程目標可以從以下方面闡述。
(一)知識與能力的培養
(1)數學基礎知識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課程內容中,教師需要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形成數量的概念、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觀念等數學基礎知識觀念,能夠比較數量的大小,辨別形狀的不同、平面與立體幾何的區別,能夠對數據進行計算等,為更復雜的數學教學內容打好基礎。(2)數學能力的培養,包括數學思考能力、抽象能力、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通過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在面對生活問題時學會以數學的思維來進行思考,將問題快速進行定量分析,以便能夠得出準確的比較結果。同時,推理與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還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對假設條件事物的發展或未來事物發展趨勢的預測,從而做出事前預防的行為。
(二)過程與方法的培養
(1)學習過程的培養。對于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的培養是指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的學習邏輯,遵循學習規律來進行學習。(2)解題方法的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具有片面性,解題方法的培養是幫助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將數學能力結合使用,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1)培養對數學的熱愛。在數學教學中不僅是要訓練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還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科形成宏觀印象,培養學生熱愛數學、喜歡數學學習的情感。(2)培養對科學的探索。數學學科的形成是前人發揚探索精神的結果,數學教學是為了激起學生對世界萬物的探索行為,并為這些探索行動提供知識與技術支持。(3)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數學精神從內里便表達出公平、公正的思想,因此,通過數學教學可以在人思想觀念形成的初期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以此指導今后的社會實踐。
二、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及其價值
小學數學具有六大核心素養: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與實踐創新,將理論學習、道德培養、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培養結合在一起,以期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其價值在于:(1)核心素養代表了數學素養的精華。數學素養是在數學學習中形成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過程與數學方法的綜合能力,核心素養主要是培養實際運用數量概念、數據計算、測量、統計等具體的數學知識及技能的能力,形成數學實際運用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因此可以說核心素養代表了數學素養中的精華所在。(2)核心素養是數學的教學理念與總目標。對學生的數學教育需要有科學的理念與目標來幫助制訂教學計劃、進行教學計劃實施以及對設立教學結果考核標準,核心素養的出現即滿足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要求,也為教師進行教學提供了前進的方向與標準。(3)核心素養體現了數學的理論性與實踐性。數學的本質不是具體的知識與技能而是數學思想的形成與運用,數學的價值不是能夠按照公式解決實際問題而在于探索與創新。核心素養的內容恰恰體現了數學的本質與其價值所在,體現出數學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實質內容。
三、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
(1)以理論學習為基礎。核心素養主要是培養實際運用數量概念、數據計算、測量、統計等具體的數學知識及技能的能力,形成數學實際運用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因此首先需要將數學教學建立在數學基礎知識之上,只有對基礎知識熟練掌握之后,才能做進一步的應用教學,例如計算三角形的面積,首先需要對三角形形成空間概念,其次通過三角形與長方形的變換來推導其面積計算公式,最后通過影子計算旗桿高度的問題來進行實際應用,在此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推理能力、實際應用能力等核心能力。(2)鼓勵數學能力的社會應用。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應用于實際生活,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核心素養,以實現數學的價值。例如通過數字加減法的學習可以應用與日常生活的購物,如何快速計算購物需要支付的總金額;通過物體平面面積的學習可以獲知物體在平面擺放如何才能達到占地最小的問題等。(3)通過解決問題進行綜合培養。對于學生科學精神、實踐創新等核心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回歸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大膽質疑數學理論知識,通過親身驗證獲得理論結果,在遇到困難時運用自身數學思考能力,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嘗試,以獲得與固定答案不同的新解法,從這些過程中形成科學精神與實踐創新能力。(4)以長期性與持續性作為培養原則。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在小學、初中、高中分階段地來進行。同時,需要在這些學習階段中教師的具有持續性計劃與方案的培養才能使得核心素養形成并處于穩定狀態,因此要以長期性與持續性為原則才能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成果。
參考文獻
[1]胡曉梅.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2(73).
[2]付翔.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指創新意識[J].時代教育,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