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劍輝 趙燕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電量也隨之增加。無論是企業還是居民住宅各種電器的使用頻率也居高不下。人們對電的依賴越發明顯,在此前提下,智能電能表作為計算電量的裝備,它的準確度就顯得非常重要。由于外部環境以及零部件工藝的不足,出現了器件質量、電路不合理等問題,從而導致了智能電能表計量故障。本文從智能電能表計量故障的原因入手分析,探討預防和減少故障出現的各種措施,以確保智能電能表正常穩定運行。
【關鍵詞】智能電能表;計量故障;預防措施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工業化發展的壯大,我國電力系統的范圍和技術都有了相應的提升。智能電能表作為新時代的產物開始取代原有的陳舊計量電表并進行了廣泛推廣,實現了電力用戶的全覆蓋,從而提高了電能計量,并防止以往出現的拖欠電費情況,提高了整體電力系統的工作效率。由此可以看出,智能電能表的準確和穩定性直接關系到百姓和企業的安全、穩定用電,因此探討和分析智能電能表計量故障的原因,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對智能電能表的正常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一、智能電能表計量故障原因分析
(一)外部環境問題
智能電能表是一種具有高度精密元件,測量用電器消耗的儀表。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內部模塊和芯片的復雜結構,很容易受潮導致數字不準確。因此,要求智能電能表在投入使用前,要充分考慮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在出廠前要經過嚴格的測試和校準,并且盡可能地在多種磁場環境中進行測試排查,以便于提高智能電能表的準確性。與此同時,工作人員在裝箱運輸過程中也要考慮到電表外殼,表盤部位的玻璃易碎問題,盡量減少顛簸與震動,降低由于運輸導致的智能電能表計量不準的現象。
(二)客戶用電容量過大
經過大量的調研,智能電能表除了以上的環境問題,更重要的在于用電量過大導致溢出電能表的量程范圍,最終將電表燒壞的現象。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首先,是電表內部回路端接觸不良時容易誘發燒表;其次,是安裝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未能將所有螺絲都擰緊,造成智能電能表負荷加重,從而出現燒表故障。此外,這種燒表故障在農村地區更為常見,大量居民為了省電會私拉電線,出現偷電等情況,加之缺乏專業的電力知識,導致智能電能表長期處于超負荷的狀態,電表發熱變形,接觸點被燒毀。
(三)智能電能表本身材料問題
智能電能表的質量是測量準確的前提,而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在于內部元部件的好壞。在智能電能表的內部存在著多種元件,這些元件根據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在電能表中起著不同的作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是讓智能電能表正常運轉的基礎,如果內部電解電容器的質量不過關,將直接影響智能電能表的計量結果。同時還需要每個零部件的綜合協調共同作用,例如:針對智能電能表最核心的芯片元件,在選購時就要充分考核其參數,確保其質量符合相關規定和要求,只有保證芯片的外形與智能電能表相符合,才可能實現電能表的計量功能,從而保證計量的準確性。
二、智能電能表計量故障的預控措施
(一)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加強質量把關
為了避免智能電能表出廠時的本身質量問題,導致電量計量不準確的現象,需要加大工廠質量審核體系,制定相關人員的審核績效考核制度,從嚴管理,加強考核人員的重視程度,把好質量關,層層篩選從而進一步樹立電力系統的品牌形象,有利于用電客戶的安全。
(二)采用現代化科技的方式對電能表進行控制
21世紀是科學發展的高速時期,為了更好地對智能電能表進行計量準確性的時時監督和控制,電力單位應運用技術手段,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地圖展示功能,建立統一的智能平臺系統,通過GIS三維地圖和手機端的介入,讓工作人員能夠時時監控和監測故障出現的地點,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并針對超負荷的電能表設計報警提示功能,當預警提示功能發出提醒時,派遣專業人員前往故障發生地進行維修和處理,從而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降低智能電能表的出錯機率。
(三)提高智能電能表的各項軟硬件施工工藝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除去人為和環境因素外,智能電能表在運行時,大多數會因電壓不穩定、觸電不靈敏而出現故障。因此,在設計時,研發人員要充分考慮安裝設備周圍的環境因素以及故障經常出現的地方,綜合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改善內部各元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此同時,智能電能表在運輸過程中,會因外界環境、雨水天氣等問題,導致接觸點不靈敏,影響智能電能表的計量功能,為了盡可能避免此類現象,需要設計人員設計上采用電不動作機制,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一問題。由此看出,無論是在運輸、安裝還是使用智能電能表過程中,都需要加強各種硬件、軟件在設計時的可靠性,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故障發生率。
三、結語
隨著國家的發展,我國的智能電能表技術也在不斷提升,雖然與國外先進的設備還有一定的差距,但自主研發的力量也在反復實踐中不斷強大。作為目前我國用電計量的基礎裝備,在日益增長的人民生活水平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要不斷總結和分析智能電能表出現的問題,針對出現的各種故障現象,分析出故障原因,再以這些原因為依據,找到有效的防控措施。只有讓防治與維修相結合,才能提高智能電能表計量的精準度,從而確保用電系統配電網的正常運轉。
參考文獻
[1]王雪蓮.淺談智能電能表中繼電器的故障及解決方案[J].通訊世界,2016(02):180~181.
[2]閆帥.淺談智能電能表防竊電技術[J].科技展望,2016(08):128.
[3]鄧凱心.關于智能電能表費控功能檢測異常的探究[J].通訊世界,2016(0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