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開甫
林業資源的使用周期較長,同時容易受到有限性的局限,因此要想有效改善當前現狀,需要從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充分利用林業資源,將大數據,計算機技術等現代化技術的優越性得到充分發揮。新時期下,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進行多樣化經營轉移,這已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及時構建以農林合作為核心的經營體系,這樣做有助于將林下經濟的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一、林下經濟的概念闡述
林下經濟是林業經濟的延伸,在傳統的林業生產中主要是以從事經營活動的方式為主,林下經濟和傳統林業經濟的明顯區別是:不僅有林業為主的經營活動,還經營了食用菌,中藥材,蔬菜等多種項目,林下經濟的穩定發展帶動了種植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禽,畜牧等養殖業的經濟規模不斷增大,在此過程中對能源的利用和開發力度也隨之變大,現階段林下經濟呈現出了多樣性特征。這樣一來不僅避免了傳統林業發展項目的單一性,還實現了對生態環境的更好保護,構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系統,在和諧統一的氛圍下,林下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二、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進行多樣化經營轉移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林地的整體經營
林下經濟作為一種人工改變森林的活動,所以這個活動直接關系到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態環境安全。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進行轉移的過程中先對林地結構的地貌,群落結構,水源等具體情況進行科學考察,然后在掌握林地結構全部信息的基礎上,將生態群落以整體方式來經營,以原生態形式進行種植。這種經營管理方式不僅滿足了林業資源的利用要求,還促進了生態環境與人類的和諧發展,實現了對森林資源的合理優化。對林地資源進行合理規劃設計,以團結的力量來實現了對林業資源的更好保護,有利于林地的整體經營。
(二)更好的利用人力資源
林場的人力資源豐富,有很多技術人員,將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發展,能夠對人力資源進行更好的利用,同時也為林下經濟的穩定發展打下了穩定基礎。
(三)將多種技術進行融合
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的多樣化經營轉移有利于信息利用,在獲取更多林業信息的基礎上,從而對林下經濟的發展趨勢作出科學的預測和評估,促進了我國整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營林場有很多科技型、市場型人才,以此來建立林下經濟信息渠道,不僅拓展了信息渠道,還得到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積極實現多種技術的融合發展。
三、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進行多樣化經營轉移的有效途徑
(一)大力發展資源型林下經濟
加大對園林資源型林下經濟的關注力度,及時借助大數據這一時代背景,不斷增強養生,休閑,審美,環保等現代觀念。在城鎮化建設中,旅游,交通,環保等產業都得到了穩定發展,園林苗木建設項目越來越多,積極進行園林苗木產業綠化、美化,園林建設展現出了勃勃生機。在園林中存在大量林業資源,在園林建設中常見的林業資源有:山桃,油松,白樺,三葉草,繡線菊,蘭草,芍藥等等,積極利用這些植物資源來發展園林資源型林下經濟,不僅將這些植物資源的觀賞價值得到了體現,還引來了更多的游客,這為林下經濟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
(二)創新畜牧業發展模式
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保證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經營的順利轉移,加大對林業經濟資源的開發力度,及時創造一條合理性,科學性的林下經濟發展路徑。規模化養殖野兔、肉兔、奶牛等,飼養鵝、雁、雞等禽類,大力推進畜牧業發展,貨源充足,及時提供生活原料,定期進行進行市場調查,在此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化手段來搜集畜牧業發展的有關信息,全面掌握市場動態信息,穩定市場價格,這樣可以確保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及時摒棄單一化的發展模式,積極向多樣化的方向行進。
(三)扶持林藥型林下經濟產業
積極從提高林業收入,調動人員積極性等方面出發,鼓勵林木所有權積極投資林下經濟,幫助林下資源順利進入林業資產,形成了林藥模式、林游模式等為一體的林下經濟產業,經過調查,目前已經有多家農林合作社都是以種植、休閑作為主要經營項目。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種植了一些耐陰性的中藥材,如:板蘭,白芍,人參根等,還種植了玉竹,靈芝,天麻,五味子等,這些中藥材的種植技術較為簡單,同時還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要大力發展瓜果型林下經濟,種植菌類,西瓜,草莓,大葉芹,山菠菜,蒲公英等林下經濟品種,根據自身豐富的種植經驗,種植出了有地方特色的食用菌。不斷加大對瓜果型林下經濟的關注力度,同時采用以點帶面的形式促進了林下經濟的規模化發展。
四、結語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人們更為關注精神文化需求,新時期下,林業發展得到了人們的密切關注,為了有效豐富人們的生活內容,將林業經濟積極向林下經濟的多樣化經營進行轉移。在此過程中大力提倡農林產業合作,積極構建了農林合作社,并對園林建設中的植物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從而將植物資源的觀賞價值得到了最佳體現。充分認識到林業經濟向林下經濟經營轉移的必要性,大力發展園林資源型、畜牧業、林藥型等林下經濟,促進了林業經濟的規模化發展。(作者單位為會澤縣野馬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