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毛蓓蓓
縱觀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不難發現一個好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上的。國外將近200年信用體系的建設使得經濟體系變得更加成熟,對于促進經濟繁榮與保障經濟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從國外的啟示和實際的需要,信用體系的建立對于降低我國金融風險,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維護公民和社會集體的利益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國信用體系的建立較晚,起步發展到現在有20多年的時間,從實際信用貸款等發展來看,信用得到了人們的重視,諸如騙貸,信息不對稱等造成的不良貸款風險在降低,這說明了征信是有效且必要的。本文將針對征信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研究角度來提出個人觀點。
一、我國征信行業的發展
我國征信行業的發展,自1932年第一家征信機構—“中華征信所”誕生起已經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但真正發展從改革開放開始,我國在開放初期缺乏對征信的認識,對外貿易的發展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我國產生了較多的壞賬,這損害了我國企業的利益,為了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我國借鑒學習了西方的信用管理方法,加強了與外國征信機構的合作,通過對投資企業的了解,降低了貿易的信用風險,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也促進了我國征信行業的發展。
我國仍處于征信發展的基礎階段,它的發展需要與其他各個行業連通,需要金融科技的創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帶來機會同時帶來了相關的風險,如李克強總理所言,中國的開放程度還會加大,中國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要積極參與到世界發展中去,需要進行創新,需要與世界接軌,更需要防范與化解諸多風險,目前,近些年居民投資的熱情高漲,在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暴露出一些問題,冒用他人信息進行資金交易,電信詐騙等使個人的財產受到損失極大的危害了個人的利益,破壞了社會的經濟秩序。因此征信行業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信用體系的建設還要很長的路要走。
(一)我國征信體系的組成
1.企業征信。我國征信業的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我國的企業在與國外企業進行貿易往來時處于劣勢,缺乏對往來企業的了解,我國有關部門為“走出去”積極的學習國外的風險管理技術,通過與國外征信機構的合作及時掌握國外合作企業的自身信用狀況,為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及時可用的信息。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外資,降低國外投資者對我國的風險感,我國催生了許多征信機構其中北京新華信商業風險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是最早的信用服務公司,征信業的發展為我國企業“走出去”創造了許多機會,我國積極的與世界其他國家相對接。我國征信行業是應運而生的,是國際化標準的產物,貿易往來需要誠信經營,信用體系無疑是商業活動的基石。
我國企業征信通過央行建立信息庫,以銀行作為主體的公司企業通過與中央銀行相對接將其基本信息與信貸信息及時更新錄入數據庫,該數據庫通過中央銀行的密切監控可以有效發現并化解金融風險同時為公司企業的合作發展提供可靠的信用依據。數據庫的建立促進征信機構的發展,目前已有三百多家從事征信的機構。采用 “信用報告 增值服務”的傳統模式,查詢內容主要包括:信用信息查詢、信用報告、關聯企業查詢和風險分析報告。
2.個人征信。央行也建立了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個人可以通過央行征信中心出具的個人征信報告,查詢到消費、信貸和公共查詢記錄,同西方的信用報告相比還需要完善評級標準。個人信用覆蓋面廣,為了維護我國公民的個人信息,我國目前僅批準了8家信用征信機構可以開展個人征信的初級工作,我國的個人征信工作還沒有全方位的展開,所涉及的方向還很有限,很大程度上要不斷學習國外比較成熟的征信體系來開展工作,央行積極開展個人的征信工作,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將個人信用與個人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更好的去維護個人信用是發展的必然的要求也是充分維護個人利益的基礎性工作。
二、我國征信業未來發展趨勢
(一)擴大征信覆蓋力度約束不良行為
信用的記錄作為評判企業和個人的信譽情況起著方便直觀的作用,企業擁有良好的信用狀況將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眾多的益處,有助于避免信息的不對稱提高投資者對企業的了解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企業擴大發展與其信用緊密聯系,企業也會為了長遠的發展保證個人信貸及時按期償還,企業相關信息準確透明化,保障投資者的利益。目前我國的征信個人和企業數量有限還不能充分發揮征信體系的作用,我國還需要讓越來越多的居民企業主動參與到征信工作中來,加快推進征信聯結機制將個人企業的生活和信用緊密聯結在一起,生活與信用登記息息相關鼓勵居民和企業主動參與征信中來,住房貸款和出行都將會因為個人信用的維護而更加便利,通過加強推廣信用的征集為下一步的信用制度做準備。
(二)增加信用福利增強市場活力
征信業的發展為企業和個人的生活提供了一張名片。良好的信用記錄可以讓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擴大規模,銀行具有較大的存款規模可以根據企業的信用情況作出評價斟酌為企業提供相對充分的資金,不僅可以緩解企業因發展而面對的資金難的問題,還可以增加銀行盈利,避免資金的閑置。銀行信貸機構可以根據良好的信用來適度降低貸款利率這一門檻,這將有利于本國科技的創新,提高民族科技的發展,增加市場資金的流動,創造一個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央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將更加有效。
(三)推進互聯網金融的新時代
P2P等互聯網金融發展近幾年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是科技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相對于傳統金融其具有低成本,效率高等特點,網貸為人們提供了提前消費的機會,會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初期因為個人信用等情況造成大量網貸機構的虧損,影響了互聯網金融的秩序。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欺詐借貸者的行為諸如很多變相的高利貸行為,較為猖獗的包括“校園貸”等諸多嚴重的問題。網貸機構利用大學生意識的淡薄以校園貸款的名義采取很多不恰當的催債、威脅等手段嚴重擾亂在校大學生的生活以及身心發展,釀成了許多慘案。央行在監管方面只有條例,還需要法律武器的強力保證,推進相關立法,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為網絡金融安全提供保障。征信業的完善將為交易雙方提供更好的保障。法律的制定會讓網絡金融監管有法可依,征信得到重視,既有助于保持互聯網金融朝著規范、健康和創新的方向繁榮發展還有助于維護了個人的權益,信用體系的建設也將更加完善。(作者單位為遼寧科技大學)
本文系遼寧科技大學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成果,項目號:201710146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