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陽
[摘 要] 運動員退役后,會在將來的工作和社會生活等過程中出現不同程度的擔憂,許多運動員退役后就業心態不平和,甚至出現就業心理問題,例如,具有被拋棄和自卑心態,缺乏職業規劃、前途茫然,傷病困擾引起抑郁等。因此,對退役運動員進行就業心理教育和輔導是非常必要的。旨在分析退役運動員在就業時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提出相應的心理調適策略。
[關 鍵 詞] 退役運動員;就業心理;心理調節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216-02
一、前言
退役運動員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們的生活以及成長環境造成的。退役運動員具有非常規的心理狀態并對其就業有深遠的影響。隨著就業過程中心理問題的凸顯,運動員退役后的工作安排受到了重點關注。有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現有的運動員超過2.5萬,并且年增加量在15%左右,而退役運動員約占運動員總數的25%左右,也就是說每年約有五千名運動員要面對退役及退役后的就業。對退役運動員的就業問題,尤其是在新政策的制定、社會保障機制的建立和運動員素質的提升等方面,受到了研究人員的關注,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僅局限于從外部條件進行分析,對退役轉型期運動員的心理問題研究則很少。國外很多學者通過研究認為,退役運動員的心理問題是影響其就業的關鍵性原因,內心消極的運動員在其退役轉型期的擇業中,常出現很多負面效應,而且其自我認知以及生活的狀態也受到了影響。本文在分析退役運動員在職業轉型期所出現的心理問題的基礎上,對退役運動員心理調適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二、運動員退役職業轉型時存在的心理問題
(一)角色轉換產生心理不適和自卑心態
在我國的競技體制中,運動員通過層層選拔,在很小的年齡就進入專業隊進行訓練。訓練的環境可以說是比較封閉的,與外界的接觸比較少,所有的生活問題都在內部解決。而且因為競技的體制,使他們從小就開始習慣訓練和比賽,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對外界生活和生存的不適應,作為社會中的“人”的角色越來越淡化。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運動員退役后就業的問題凸顯出來,約有一半以上的運動員要進行自主就業。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他們在面對與過往訓練生活有嚴重區別的社會生活時,出現各種不適應的狀態,同時也對自身的定位尤其是對未來的定位十分困惑,造成運動員退役后無法適應社會角色的轉換。
此外,當前很多運動員在退役并離開運動場后,尤其是對著名運動員來說,從備受矚目的運動健將變成平凡大眾,這兩者之間的落差會造成運動員內心的失衡,運動員很容易產生被專業隊拋棄的心理,進一步就會產生自卑的心態,導致自暴自棄、放任自己、隨波逐流等行為,情況嚴重的會通過藥物以及酒精等麻醉自己。
(二)缺乏職業規劃意識,產生茫然失落情緒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廣泛的運動員可以勝任很多領域的工作,退役后就業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會相對較少。而較早擁有職業意識的運動員,會有意識地開拓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潛力和興趣,以積極心態來應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使自己在退役過程中處于主動地位。然而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許多運動員的退役意識還停留在傳統觀念上,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寄托于政府的安排,對退役后的職業轉換準備不充分,缺乏職業發展的主動性。
(三)身體傷病困擾,引起抑郁焦躁
運動員在訓練時,他們的生活都是圍繞著比賽,他們的醫療、生活保障也都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支持,退役后,他們雖然結束了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但訓練帶來的一些傷病疼痛也凸顯出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體能下降、慢性疼痛以及睡眠障礙,這些生理上的問題會顯著影響退役運動員在新崗位的生活,使其有精神抑郁病癥的幾率增大。一份來自密歇根大學衛生中心的研究報告表明,在對1594名退役運動員的調查報告中,發現約一半的人承受著高風險的傷病疼痛,其中具有中等抑郁的人的比例近15%。因此退役運動員在就業中面臨的另一個心理問題就是由慢性疼痛帶來的情緒抑郁。
三、運動員退役就業時心理的調節
(一)引入心理咨詢,加強心理輔導
積極地對退役運動員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對其退役就業轉型期的心理進行有效的輔導有助于心理調適。當前的很多研究表明,運動員尤其是因為傷病以及家庭原因等退役的,內心還未完全接受退役這一現狀,很容易產生內心焦慮、緊張、憤怒、壓力、挫折以及自卑的心態。而且很多運動員無法從這些心態中走出來。所以對運動員退役轉型期進行心理的輔導是非常關鍵的。實踐證明,通過心理輔導、行為糾正等方法,能夠解除退役運動員的心理障礙,引導他們在實踐中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重塑自我,重新樹立自信心,使他們在新的起點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另外,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功能。家庭、朋友以及社會的支持在影響退役運動員就業心理調適中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積極健康的情感支持能夠有效幫助運動員度過退役后的轉型期,使他們樹立自信心,積極開辟新的事業;反之,家庭成員的不理解以及社會的漠然,會使退役運動員感到孤獨、受冷落、自我價值感缺失,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調整。因此,社會應該給予退役運動員更多的包容和情感支持,幫助他們重新找回自我,使其順利步入新的職業發展道路。
(二)植入職業規劃意識,加強人事保障工作
研究表明,運動員在退役轉型期,由于其自身技能單一以及文化水平低下,對當前的社會環境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這就在很大程度造成了其轉型失敗,產生心理問題。當前,市場經濟逐漸深化,運動員退役后在其就業轉型期,國家對其工作的安排力度在逐漸降低。相應的,運動員進行自主擇業的狀況得到了好轉。所以,對當前的狀態,在運動員的運動成熟階段就應積極植入職業規劃意識。運動員在自己的運動成熟階段,即運動技能和成績達到頂峰的時候,就應該開始植入職業轉換意識,規劃自己退役后的職業發展。借助職業輔導、職業技能培訓,根據運動員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知識技能、社會資源等,幫助其制訂退役計劃,選擇合適的職業,并指導他們如何調整就業心態,如,培養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堅強的意志力、良好的適應力,發揮職業特長優勢以及培養人際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