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玲 黎一強 曾菊員
[摘 要] 對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實施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使實踐教學與學生工作崗位實現無縫對接。
[關 鍵 詞] 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方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66-02
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主要是培養面向企業生產、管理與服務一線的技能型、實踐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應體現出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就業優勢和專業特色,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各高職院校要結合本專業特點及性質,改革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建立本院特色鮮明的新型實踐教學模式。
一、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通過對本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及其他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發現,為了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教師雖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體系等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收到的實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
(一)缺乏創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及教學模式
隨著高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專業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不斷增加,許多教師只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去應付教學任務,片面認為實踐教學的實驗過程只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而在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上,未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探索和研究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所覆蓋的崗位(崗位群)的核心能力和職業標準,導致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環境的選擇上缺乏職業性,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實踐教學特色不鮮明,實踐教學體系及教學模式缺乏創新。
(二)實踐教學項目設置針對性不強
實踐教學項目未能與專業核心能力緊密聯系,未能與省級、全國的職業技能大賽高職類的項目接軌,實踐教學內容與技能等級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差異。
(三)實踐教學硬件設施不足,“雙師型”師資隊伍欠缺
隨著高職辦學的飛躍發展,學生人數不斷攀升,因此參加實踐活動的學生也不斷增加,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設備投入經費是遠遠不夠的,實踐教學設施明顯不足,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實驗實訓的需求,所以難以收到理想的實踐教學效果。有的實踐設備由于購置時間過長,設備已老化,難以適應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發展需要和企業的實際應用需求。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是直接從高職院校畢業后直接回到高職院校承擔專業教學工作,缺乏現場實踐教學經驗,由于工作時間、待遇等原因,難以到企業進行系統學習,實踐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平時只能靠自己一邊學習理論,一邊摸索學習實踐教學的技術及方法,實踐技能有待加強。另外,由于學校和企業的工作性質、要求和管理機制等存在很大的差別,學校難以從企業聘請兼職“雙師型”教師,未能實現實踐教學與企業的生產實際密切聯系。
(四)思想意識淡薄,不重視實踐教學
傳統“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學模式只強調理論教學的系統性,實踐教學只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未能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互相滲透,缺乏“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實踐教學內容單一,實踐教學手段過于簡單,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措施
(一)根據崗位要求、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制定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
在對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調研的基礎上,聘請校外企業、行業一線的技術骨干、能工巧匠及學校的校內專家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共同制定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根據電氣自動化發展情況,分析電氣自動化技術是培養怎樣的人才,確定就業崗位(崗位群),這些崗位(崗位群)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需要的職業知識及職業技能。根據這些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結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及實踐教學規律,重構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制定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
(二)構建以職業和就業為指導的實踐教學體系
構建以學生的就業崗位技能要求為目標,以學生的就業為目的,以產業需求為依據,建立具有工學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把“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融入校企合作,打造一支具有專兼結合、專業結構合理的“雙師”教師隊伍。
根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學生的實際發展狀況,將傳統的基礎課程實驗、專業課程實驗、專業課程實訓、綜合技能性實驗實訓、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進行重構,分為四個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基礎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拓展技能訓練。實踐中突出學生的就業崗位技能培養,建立從基礎技能訓練到專業技能訓練,再到綜合技能訓練,輔以拓展技能訓練,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應向學生滲透企業的文化精神、發展理念,校企合作,校企文化互通,以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企業文化融入學生的實踐教學中。
實踐教學的重要保證是師資隊伍的建設,為構建一支具有高尚的師德、一專多能、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學校可采用的措施是:(1)學校對原教師進行短期的專業培訓學習,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2)通過激勵政策,鼓勵教師提升學歷或到企業生產一線鍛煉,學習企業先進的工藝技術,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聘請企業的能工巧匠、工程師、專家等作為校內的兼職教師,擔任實踐教學的工作。
(三)重新修訂實踐教學大綱
實踐教學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充分體現專業職業崗位要求,采用模塊或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的內容融入實踐教學中,重新修訂實踐課程大綱的課程教學目標、實訓項目、實訓內容、實訓要求及技術標準,設置電子產品設計及制作、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等綜合應用技能實訓,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與企業崗位要求實現零距離對接。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成立協會、社團、學習興趣小組等多種形式課外科技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組織活動的能力。同時,通過活動的開展,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得到加強,也提高了自我獨立工作的能力。實踐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結合省級、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現代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等競賽活動的需要,開放實訓室,成立學習興趣小組,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利用課外時間,學生進行設計、安裝、調試,完成整個競賽項目的任務,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培養學生嚴謹、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五)完善實踐評價考核體系,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校企共同參與,制定合理、科學的實踐評價考核體系。實踐考核的內容是對學生技能和知識的考核,又是對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能的綜合能力的考核。實踐評價考核體系包括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評分標準等。不同的考核內容可采用多種考核的形式,如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質、任務結果、團隊合作等采用過程考核辦法,筆試、答辯等采用終結性考核辦法。評分標準有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通過一套完善的實踐評價考核體系,達到對學生的技能、技術水平進行全方位評價的目的。
(六)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在新的實踐教學體系下,必須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對原來的實訓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增加技術含量高的實訓設備,實訓場所的布局結構按照職業活動環境,突出職業性的特點,使校內實訓基地能滿足學生基礎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訓練實踐教學的需要。
建立與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相關,技術力量雄厚、規模大的校外實訓基地,充分利用企業的儀器、設備及場地等資源,不僅能讓學生了解企業生產設備、工藝流程、企業內部結構及管理體系,而且能了解本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使校外實訓基地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不但能滿足學生現場教學、校外實習等實踐教學的需要,又能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技術管理水平,還能讓學生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及產品開發等。
通過對電氣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能培養學生專業操作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水平;使實踐教學體系更加合理、實踐教學模式更加完備,使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更加專業化;改革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實踐教學大綱、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參考文獻:
[1]劉榮富.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內蒙民族大學學報,2012(3):191-192
[2]章小印,歐陽慧平,肖軍.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2):87-89.
[3]謝忠志.高職院校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職業教育,2013(9):53-56.
[4]雷聲勇.以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職教高教,2013(1):27-28.
[5]成建生.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1(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