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曉莉 張建濤
[摘 要] 針對當前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期間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突出表現在中職學生自我認知缺失、學校指導重視程度不足及課程指導方式比較單一等方面,且提出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改善方式,以期能夠不斷幫助中職生形成專業的職業素養,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 鍵 詞] 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300-01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此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學生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目標。但是縱觀當前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卻存在著其個人能力難以滿足職業工作需求、職業素養與機械類企業工作要求不符等問題,因此,加強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總體分析十分必要。文章將基于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情況加以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活動帶來一定借
鑒價值。
一、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分析
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期間,多存在著中職學生自我認知缺失、學校指導重視程度不足及課程指導方式比較單一等方面的問題,對現代中職學生的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
(一)中職學生自我認知缺失
中職學生許多為中考失利的學生,對自身能力缺乏有效認知,對未來發展缺乏信心,故而其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不足,存在的問題偏多[1]。機械專業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與空間思維能力,在學習期間需要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2]。但是很多中職學生學習動力缺失,故而對職業生涯易于喪失信心。
(二)學校指導重視程度不足
很多中職學校教學的重心多置于機械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分析方面,但是卻對職業指導體系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重視程度不足[3]。沒有基于機械類中職學生的實際需求,建立系統性的職業指導體系,且未能夠將其融入整體教學活動中。職業指導體系的構建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職業發展能力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學校的重視程度與學生未來的發展密切相關。
(三)課程指導方式比較單一
機械類專業學生職業生涯教學的內容比較單一,有關專業方面的材料不足,教師課程講解以書本知識為主[4]。機械專業技術與理念發展速度較快,對學生個人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技能培養的重視程度較高。但是在缺乏系統性職業生涯規劃方式下,其教育的效果也會受到較大影響,難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二、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式分析
(一)融合機械專業特色,滲透職業規劃的理念
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對機械專業人才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在對機械類中職生進行指導期間,學生要在積極學習各類專業技能知識的基礎上,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融入其中。
邀請一些企業優秀工作人員介紹機械業發展的情況,介紹優秀職工的職業發展生涯、職業規劃方式等。通過上述方式,使中職機械專業學生能夠將自身理論課程知識與實踐活動相互融合,明確機械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職業發展要求,使學生能夠對未來的工作內容、職業發展環境有所了解,讓學生在日常學習期間更加重視自身良好職業行為的養成。
(二)借鑒成功教育案例,構建適宜的規劃體系
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其目的在于為社會提供更多具有較高技能水平的人才,彰顯中職學校教育的特色,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創設良好條件。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期間,需要基于職業生涯教育的目標、內容以及方法等,讓學生在認識自我、了解機械專業特色的基礎上,完成自主職業生涯規劃工作。
(三)豐富教育指導形式,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
機械類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故而需要以多樣性的教育方法展開。比如,課程介入、專題指導等,由專業的指導教師為學生實施系統化的職業生涯規劃介紹,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廣泛收集各類機械專業學生就業情況的資料,明確了解學生的就業趨勢。在教學指導活動中,需要將職業生涯規劃與學科教學、日常學生管理工作等相互融合。
對機械類中職學生,可以通過融合機械專業特色、滲透職業規劃的理念、借鑒成功教育案例,構建適宜的規劃體系及豐富的教育指導形式,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等方式,為中職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將“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創新教育發展思路,使每一位機械類中職生均能夠在社會與企業工作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彰顯中職機械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瞿冬偉.機械工藝課堂中的大千世界:淺談中職專業課程與高新技術的銜接[J].江蘇教育研究,2016(15):27-30.
[2]葛錦林.基于專業類型的中職生職業素養培育目標構建與路徑選擇[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12):6-10.
[3]胡翔云,李佳圣.“3+2”培養模式下中高職銜接點研究:以中職機械制造技術專業、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7(2):31-36.
[4]胡翔云,郭和偉.中高職人才培養邊界及課程體系銜接研究:以湖北省中職機械加工技術、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為例[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7(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