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晶晶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轉型,以旅游業、酒店業等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出現快速、健康的發展勢頭。就一個行業而言,其要想發展不僅需要完備的硬件基礎設施,還需要完備的基礎設施。再加上第三產業是服務業,因其自身的特點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隨著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擴大。然而,就當前的就業形勢來看,因為信息的不對稱,一方面酒店行業人才極度匱乏,另一方面具備酒店管理知識的畢業生卻就業難。通過從就業認知為導向的有效教學必要性入手,分析當前階段的問題,對其未來發展做出設想。
[關 鍵 詞] 就業;中職;酒店服務與管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298-01
一、以就業認知為導向的有效教學必要性
(一)就業認知導向下的有效教學是中職教育發展的方向
中等職業教育模式是我國從西方國家引進的一種教育模式,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不可否認的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這些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專業技術人才,給各行各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中等教育其本質應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技術性人才。但是,在大多數中職院校都缺少這種意識,課堂敷衍了事。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應該倡導讓學生學有所得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這種發展方式是適應現代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的。例如,成都某中職院校每月都會舉辦職業技能大賽,以此來促進學生對其技能知識的掌握。
(二)就業認知導向下的有效教學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關鍵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談到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不好等。加之,近年來受普通高中招生的影響,中等職業院校的招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學生的質量越來越差,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方面存在不小的難度。因此,充分分析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根據其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二、中職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的現狀
首先,中職生源質量不佳。其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中等職業院校的招生質量和招生數量下降。特別是在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學校招生情況特別差,有的學校為了減少支出,已經停止這一專業的招生。另一個方面,學生的基礎知識差。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中等職業院校上學的孩子都是被普通高中淘汰下來的。這種觀念嚴重影響了學生自身的發展,他們對自己的認知也會產生偏差,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問題,導致他們對學習喪失信心。其次,學生對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認識存在偏差。他們認為這個專業以后的發展前景不好,而且他們普遍輕視這個專業。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酒店服務與管理教學策略
(一)確定以酒店服務與管理為目標培養人才
首先,中職學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要注意以市場需求為重點。從商場和酒店入手,結合當地的發展方向,及時了解行業的新變化,制定符合多方要求的專業化課程。并且,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大對其質量的監控,市場和酒店需要的是合格的人才。同時,只有中等職業院校的人讓市場、酒店以及行業滿意,才能有更好的聲譽,才能吸收更多的人才。其次,酒店在選擇員工的時候除了對專業知識有嚴格的要求外,其對員工的服務意識、職業道德也是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外語、人際交往能力、應急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開設模擬課堂,模擬工作后可能會遇到的緊急情況。
(二)對課程設置進行創新
就當前的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方式而言,都是統一的標準,未考慮到學生的真正需求。因此,在課程的創新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設想:(1)針對想就業的學生突出課程的職業性,使學生真正滿足崗位需求。大多數中職學校在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都是照搬其他學校的模式,未考慮到自己學校學生、市場的需求,這就導致老師照本宣科,學生感到枯燥,最后對該專業喪失信心。因此,針對愿意就業的學生應該多開設一些實踐課程,把理論的東西付諸于實踐。(2)針對愿意學習的同學突出文化課程的學習。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一般來說他們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就業,二是升學。根據這部分學生的需求,學校可以在這個專業下設置一些比較突出的文化課程,促進那些想去普通高等院校學習的學生的學習。
四、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勞動力市場人才緊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特別是以酒店行業為代表的服務業,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各方面原因的影響,其在人才方面的需求更是巨大的。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對該問題有所緩解。
參考文獻:
[1]孫梅.中職德育課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26.
[2]王靜文.開展多種學習活動促進中職旅游地理有效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7):47.
[3]甘露,嚴紅,李軍,等.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旅游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