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達英
[摘 要] 高職教育旨在培養(yǎng)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具有較強動手實踐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化學學習需理論與實踐并重,加之高職生的實際,高職化學教學須著力加強理論與實踐融合教學,培養(yǎng)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與之相符的動手實踐能力,為學生畢業(yè)競聘工作和勝任工作崗位提供強有力支撐。
[關 鍵 詞] 高職化學;理論與實踐;動手實踐能力;融合;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88-02
理論聯系實踐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職教育,應該進一步得到鞏固和深化。高職教育培養(yǎng)的是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動手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現實生產問題的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應更進一步發(fā)揮自身的教育優(yōu)勢,培養(yǎng)理論水平合格,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突出的技能型人才,助力學生就業(yè),更加提升學校的聲譽。高職化學教學對非化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在培養(yǎng)學生具備較強化學理論知識的同時,著力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融合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教學中,教師應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為指引,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反復的實踐操作驗證理論,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積極開展探究性教學,加強理論與實踐融合
探究性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教師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對新學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研究,通過類比、對比、實驗、聯想、歸納、總結等探究性學習的實施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化驗證,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進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性教學一般分為兩種形式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教學,一是師生互動學習,學生在教師提出的問題引導下,通過自主實踐探究對理論知進行思考理解、消化吸收;二是教師確定實踐探究的課題及涉及的知識范圍后,讓學生通過查找相關資料,自主設計實驗的方案,按照方案進行實驗、觀察現象、假設、總結成果,最后提煉出最佳的實驗方法和規(guī)律。
(一)師生互動學習探究
師生互動探究是以教師提出的問題為引領,學生按照問題指引的方向進行研究,其基本步驟為:學習一章或一節(jié)知識后教師提出問題——假設可能的結論——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總結規(guī)律——創(chuàng)新內化為自身的能力。這種將學生置于問題之中,引導學生對假設結果進行動手操作實驗、觀察、分析、總結的全過程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加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例如,課堂上教學完成“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相關知識后,教師應即刻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對相關知識進行實驗探究。實驗前提出相應問題和要求:溶液先變紅為什么后又褪色?Na2O2與H2O反應的原理是什么呢?你能列舉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能夠運用過氧化鈉的相關知識進行解釋?要求在20分鐘內完成實驗,小組合作須默契安靜,實驗后正確寫出Na2O2與H2O反應的方程式,同時要準確表達實驗中看到的反應現象。學生在對Na2O2與H2O反應后的溶液加入酚酞,溶液的顏色“先變紅后又褪色”這一現象進行探究,各合作小組學生設計實驗對三組試劑進行驗證,發(fā)現第一份溶液不褪色;第二份溶液褪色;第三份溶液顯紅色,最后得出結論:Na2O2與H2O進行反應,產生了H2O2,Na2O2與H2O反應的原理主要反應是2Na2O2+2H2O4NaOH+O2↑,次要反應是Na2O2+2H2O2NaOH+H2O2,最后分析得出如下幾種有色物褪色的情形,即強氧化性的物質氧化有色物可以使其褪色;兩種物質化合成無色的物質進而褪色;具有物理吸附作用,將顏色吸納而褪色;萃取使之褪色等,整個探究過程較好地強化了學生的自主設計、自主猜想、自主實驗的“三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能力。
(二)學生自主探究
高職生已具備較強的獨立自主能力,教師在實踐環(huán)節(jié)應側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只給學生提供探究的課題和范圍,讓學生自主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獲取實驗需要的相關資料,然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設計實驗的方案進行深入探究。例如,課堂講解完成Al與CuCl2溶液反應的過程后,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查找實驗需要的相關藥品和設備,記錄實驗現象及結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討論和配合,從前期準備配制1 mol/L CuCl2溶液、過量的鋁片到得出相關現象和結論:鋁片表面析出紅色的固體,且反應十分激烈,放了大量的熱,溶液的溫度上升明顯。得出主要結論:2Al+3CuCl22AlCl3+3Cu;同時Al片上的Cu周圍產生了很多氣泡,收集后點燃有爆鳴聲,這說明該氣體是H2;又生成了白色混有淡藍色的沉淀,可以推測:Cu2++2OH-Cu(OH)2↓(藍),Al3++6H2O2Al(OH)3(白)↓。最后總結:Al片插入CuCl2溶液中并非只是發(fā)生了簡單的置換反應,同時還有其他許多副反應,如氧化還原反應、酸堿中和反應等。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理論與動手操作實踐緊密結合,較好地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對課堂理論知識的進一步驗證,全面提高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著力抓好重點理論知識驗證教學,促進理論與實踐融合
教材重點理論知識也是難點,需要學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抓住了重點,再引導學生進行全面拓展學習,即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提高。高職化學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深入研究重點知識進行實驗或動手操作實踐進行驗證、運用的簡捷方法和形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了一節(jié)知識后,即進行實驗驗證或生產實踐的運用,進而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識重點和難點。例如,教學“高分子化學”相關知識后,教師要運用精心準備的大量教學實例引導學生著重理解和掌握“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逐步聚合、聚合方法”等重點內容,這些內容也是教學難點,學生倍感抽象、難懂,通過將這些重難點知識與實驗操作和生產實際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學生會逐步深入地理解各知識點的具體含義及其生產實際運用價值,通過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助力教學更加有效。
三、大力做好重點實驗與理論的結合教學,推動實踐與理論的融合
實驗對化學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對高職化學教學更加重要。教師須深刻認識到化學實驗的重點作用,深研中職化學實驗的重點內容,突出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凡需要實驗的化學理論知識,一定要組織和監(jiān)督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驗證,每一步實驗都要有效果,要求學生記錄實驗現象、結論,嚴格做到理論指導操作實踐,通過長期不斷的實踐操作,逐漸杜絕學生桌面雜亂、無序操作、盲目得出結論的不良現象,培養(yǎng)學生按章辦事、認真嚴謹、實事求是的良好習慣。例如,教學高分子化學的懸浮聚合、界面縮聚及高分子的化學反應等實驗時,因為相關內容較為抽象難懂,教師要加強實驗前的理論講解,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實驗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實驗配方設計、操作中的應用步驟、現象及取得的預期效果,學生在理論知識胸有成竹的情況下,再組織學生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既避免了學生的盲目實驗,無法取得預期操作效果,又真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深入生產實踐一線,在實踐操作中內化理論知識
課堂理論知識學習為的是指導生產實踐,在生產一線運用所學理論創(chuàng)造價值。高職生升學繼續(xù)學習的比例較小,大多數面臨就業(yè)。因此,高職化學教學須讓學生走出課堂深入學校合作的企業(yè)進行實習實踐,了解企業(yè)的生產經營過程。每隔一段時間即要組織學生深入企業(yè)認識將來的工作崗位,掌握工作崗位對理論知識的要求,懂得如何用化學理論解釋生產過程,進而為課堂學習提供指引。同時,應盡量讓學生在實習單位進行真刀真槍的演練,企業(yè)真實的生產一線較學校的實驗室要更具感染力,對學生動手操作學習的積極性具有極強的刺激作用,促進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真實的生產實踐,查找自身理論知識的不足,全面提高自身的化學素養(yǎng)。通過深入生產一線全面掌握化學理論知識運用的過程,可以較好地避免學生在校實驗時出現盲目操作的現象,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五、創(chuàng)新考核機制,進一步促進理論與實踐融合
理論知識一直以來都是高職化學學習評價的主要考核指標,然而真正能體現高職生化學能力水平的還應該包括動手操作能力,對學生生產實踐能力考核的不足嚴重桎梏了教師理論與實踐融合教學的積極性,更加弱化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這與高職教育宗旨也是不相符的。因此,重理論輕實踐的考核方式必須進行改革,應著力做好二者并重的融合教學,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對高職化學理論課考核,應采取分梯度滲透到實踐操作中的形式對較難、較廣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卷面問題是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這樣既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理論作答,促進學生對實驗步驟、現象、結論的回憶,又較好地使問題簡單化和明了化,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升;同樣,對高職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核,也要深度融合理論知識,以理論知識作為支撐考核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動手操作時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考核方式應該包括實驗操作、實驗報告等。如果學生不了解理論知識在實驗中的應用,必定會出現盲目操作的現象,這種方式可以促使學生牢固樹立用理論引領實驗的意識,讓學生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于實習環(huán)節(jié),考核內容應該包括實習日記、實習報告等,讓學生隨時記錄自己在實踐中得到的收獲,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進,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高職化學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作用,實踐教學中,教師須以學生為主體實施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多措并舉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的同時兼顧實驗操作驗證,實驗操作時嚴格以理論知識的規(guī)范要求為支撐進行操作,達到理論與實踐的互為促進,融合發(fā)展。同時,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也須理論與實驗操作兼顧進行,引導學生重視動手實驗能力的鍛煉,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為學生畢業(yè)競聘工作和較好地勝任工作崗位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張小軍.高職院校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0).
[2]吉智.高職課程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10(9).
[3]羅蔓,莫薇,寧文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12).
[4]王秀敏.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在高職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2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