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儀員,汪仁銀,陳銳


[摘 ? ? ? ? ? 要] ?以多次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和舉辦技能大賽的經驗和感悟為基礎,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課程體系設置、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等方面,以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為例,探討職業技能大賽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影響。
[關 ? ?鍵 ? 詞] ?職業技能大賽;高等職業教育;影響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224-02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核心價值在于建立一種促進發展的倒逼機制,推動職業教育遵循大賽的導向發展,放大大賽的綜合影響力,進而促進職業教育全方位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引領職業教育特性的本質回歸,實現可持續發展[1]。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推動下,各省部級比賽也迅速展開。本文根據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測繪工程系參加和舉辦測繪技能大賽的一些經驗,以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為例,探討職業技能大賽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影響。
我院測繪工程系近年來參加的技能大賽有:全國技能大賽高職組測繪技能比賽、四川省高職院校測繪技能大賽、全國水利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并在2015年和2017年獲得了全國技能大賽高職組測繪二等獎,2016年、2017年全國水利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測繪項目的特等獎。另外,我院還承辦了2016年、2017年四川省高職院校測繪技能大賽以及2017年全國水利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職業教育的影響。
一、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規程中明確指出:大賽競賽目的之一即為“分享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經驗”。由此可見,技能大賽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和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下表為全國技能大賽高職組測繪技能比賽近四年的賽項內容和實施細則的區別。
從賽項內容和獎項設置中可以發現:(1)技能大賽的比賽項目是根據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設置的,項目的選擇體現了當前企業中較為重要的技能操作。如二等水準測量一直是技能考核的重點,而工程施工放樣和一級導線測量則慢慢被淘汰,1∶500數字測圖的要求越來越高。(2)現在更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想得獎,必須在所有賽項中都取得好成績,而不能只在某一項比較突出。在綜合評分上,各項的權重也有所變化,數字測圖的權重越來越大,而數字測圖本身也是測量和繪圖的集合。(3)考核方式更趨于實際應用,各年測圖考核方式固然與考核場地條件有關,但2017年測圖明確要求采用GNSS衛星定位儀與全站儀相結合使用的方式,并且要求全站儀測量的點位不少于15點。這種模擬實際測量復雜地形,綜合考查學生測圖能力的方式更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及運用。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生產一線的專業人才,只有根據市場需求,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才能制訂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我院測繪工程系以職業技能大賽為依托,在深入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創新“一條主線、二大特色、三位一體、四層跨越”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通過建立創業工作室和現代學徒制工作室,使創業與實訓結合、學校與企業對接;通過學生三次進入企業進行生產實訓,實現工學交替,凸顯人才培養兩大特色;課程構建圍繞通用能力培養、專項能力培養、綜合能力培養三大目標進行,實現三位一體;整個培養模式按照崗位能力及對應的課程、實訓,使學生實現識崗、近崗、入崗、頂崗四層跨越,達到進階入崗的目的。
二、對教學課程體系設置的影響
高職類教學課程體系與行業、企業的技術進步緊密相關,測繪技能大賽賽項內容也隨之變換。可想而知,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也不可能一成不變,應根據當前主流技術的發展而更新。課程設置應能支持培養目標的達成,這樣才能保證培養出的學生勝任專業工作。
(一)教學計劃更新
教學計劃更新主要包括課程的開設、學分、學時分配、開設學期、考核方式等的更新,教學計劃應體現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遞進層次關系。如測繪技能比賽中的1∶500數字測圖,是考核學生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中的《數字測圖》和《GNSS定位測量》兩門課的綜合運用。課程的先后順序、課時安排、考核方式等勢必要進行更新改進,讓學生能掌握本專業的核心技能,適應市場需求。
(二)課程標準更新
課程標準是課程開發建設、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與管理的準繩。它規定了整個課程運作活動與過程的規則,供學校和教育機構遵守與反復使用,以確保教學活動的最佳效果和秩序。[2]職業技能大賽指導我們制訂適宜的課程標準,在全國技能大賽高職組測繪技能比賽中,利用電子水準儀測繪二等水準一直是比賽中的一項內容,這勢必要求我們在《控制測量》課程中體現對二等水準測量的重視。
(三)實訓項目更新
實訓項目是體現工學結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訓項目應緊密聯系實際生產。將技能競賽引入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踐項目教學活動,一是可以優化實訓項目內容,保持實訓項目的現實性;二是促進考核方式的改變,指導教師通過實訓項目為學生搭建技能操作平臺,以大賽為引導,指導學生完成實訓任務,真正從應用能力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影響
大賽對教師提高本身的專業素養起到了激勵作用。
(一)檢驗教學成果、促進教師成長
全國技能大賽高職組測繪技能比賽采用團隊比賽方式,每個參賽隊由4名選手組成,配備2名指導教師,比賽成果既體現了各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也直接反映了教師指導的效果。要取得好成績,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是首要條件。如近年的數字測圖比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指導教師具備較強的實踐經驗,才能讓學生根據地形變化采取合理的測圖方案。學生賽前的準備、考核、訓練等體現了一個教師團隊的共同協作,包含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專業教師、兼職教師,特別是一線崗位的高技能專家。因此,技能大賽可以很好地促進“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和專兼結合教學團隊的建設,滿足專業能力培養需要[3]。
(二)交流新技術、認識新發展
每一次技能大賽都有各行業新技術的交流和展示。2017年全國技能大賽高職組測繪技能比賽是由科力達儀器有限公司贊助的,在大賽期間,連續四天展示了碳纖一體化四旋翼、六旋翼、四旋翼(教練版)、固定翼無人機、K86+RTK測量系統、K5 Plus+RTK測量系統、1秒全站儀等測繪儀器。通過了解、認識和操作這些最前沿的測繪儀器,可以讓教師認識本專業的最新發展,了解現代職業的發展趨勢,并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四、對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影響
(一)明確目標,培養團隊精神
高職院校的定位是培養生產一線的專業技術人才,使學生具備工作崗位所需的綜合素質,高效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從而為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服務[4]。職業素質培養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拼搏精神等在大賽項目中得以充分體現。也只有團隊間彼此配合默契、個人專業技能嫻熟,才能達到工作標準,完成工作任務。
(二)激發學習興趣,自主學習
在技能大賽的促進下,我院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構建了“校賽常態化、省賽爭第一、國賽奪名次”的三級競賽機制,凝練出以“吃苦耐勞、踏實肯干、任勞任怨、精益求精”為核心的測繪人精神。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競賽文化為核心的自主學習文化平臺,成立了測量協會,創建并逐漸開展了“先進測繪技術宣傳月”“一站到底”測繪知識問答活動,營造出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培養競爭意識,提高就業能力
細節決定成敗,想要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專業知識和技能、綜合能力、心理素質等諸多方面都要經得起考驗。從賽前的重重考核到最后的現場比賽,不斷讓學生適應競爭過程。在培養學生認真工作態度的同時,還讓學生形成頑強的拼搏精神、競爭意識,也為今后職業學生的能力培養提供一個完整的模式。學校也以這些取得好成績的優秀學生為榜樣,引導其他學生努力掌握自己的專業知識,培養自身專業素質,提高就業能力。
五、增強院校、校企交流,提升學校影響力
技能大賽為院校之間、校企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四川省高職測繪技能大賽2016年和2017年分別有37、41所院校參加,并邀請了四川省測繪領域著名企事業單位的專家作為裁判。除了在賽場上的競爭,賽下院校之間、學校與第一線的企業間有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從而使學校能獲取行業動態、行業發展、專業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最新信息。我院測繪工程系近年來依托參賽、舉辦賽事深化行業交流,主動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提升了影響力。
職業技能大賽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方向標。它反映了當前行業需求,體現了新技術的應用,也是展現工學結合教學成果的平臺。通過不斷完善職業技能大賽賽項標準,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真正檢驗出各學校人才培養的水平、質量,從而體現職業技能大賽的意義和價值。通過參加和舉辦技能大賽,指導職業院校產教結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緊跟企業步伐,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在競賽中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靳潤成.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
[2]何玉海,王傳金.論課程標準及其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5(12).
[3]劉焰.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的影響力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3).
[4]余景波.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的特征和作用分析[J].現代教育,2015(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