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
[摘 要] 高職院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任,軍民科技融合這一背景下,科研創新應當充分發揮人才優勢,鼓勵各大院校參與其中,并借此創造研究平臺體系,使軍民科技融合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首先闡述了當代我國軍民融合發展現狀,其后具體分析了科技創新的概念,深入思考高職院校在軍民科技融合創新中的作用,以供參考。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軍民科技;體制創新;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010-02
一、軍民融合發展現狀
在我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中,國家領導人提出:以“科技興軍”為核心,在今后我們要大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軍民協同創新的步伐,將軍民科技的基礎要素有效融合在一起,從而創建科學規范的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主要戰斗力,為我國軍事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持。大國崛起離不開有效的戰略實施,而戰略需要科學的布局與規劃。對此,黨中央決定成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提高軍民融合的層次,按照國家戰略的布局要求來實施,以期實現軍民融合的深度發展。黨中央為軍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促進了軍隊創新,實現了與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準確對接,經過統籌規劃,將工作重心放在打造軍民協同創新中心上來,以期與高端產業接軌,跟上世界軍事科技的發展步伐,建構軍民融合發展新布局,整合科學技術,不斷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
強軍興軍新的戰略引擎需要完善的路線指引,首先,我們要進一步拓寬軍民融合的空間范圍,囊括“海、陸、空、天、電、磁、網”等各個空間;其次,拓寬國防科技協同創新的范圍,改變機械化普通技術為主導的單一局面,使其朝著信息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以及“互聯網+”等技術領域,實現顛覆性發展,將力量集中在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兩方面,全面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增強國家實力。
二、科技創新概述
(一)創新人才培養與創新環境培育
人是完成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想要提高創新能力,就要依靠創新人才來實現,要求其不僅要具備創新思想,還能夠將思想付諸行動。正確做法應當是:對待科技人員,我們要放開手,大膽使用,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與支持,這便是對科技人員的最大尊重,同時也能提高人才培養成效。科學發明和科學創造都屬于科技工作者的個人行為,也是經過證明的普遍規律,組織性的研發與攻關,是根據市場需求開展的,其中也包含了創新,但這與科學發明存在本質方面的不同,前者主要依靠個人天分,通過后天的努力來完成,而后者則更加注重集體智慧,通過科學管理來完成。兩者都需要合理的機制作保障,早在計劃經濟年代,我國注重經濟發展卻忽略了科技進步,科技人員的管理方式存在較多缺陷,這樣就壓抑了他們的工作創造性,導致科技創新收效甚微。有這樣一個特例,計劃經濟體制下,“兩彈一星”的研發具有歷史意義,其實是處于一種小環境下進行的,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在研制過程中,不論是國家高層領導,還是行政指揮負責人,都對科學家的意見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和理解,根據相應的科學規律作重大決策,且以科學家為主導。現階段的科技創新與軍民融合,首先要堅持國家的宏觀指導,并借鑒以往的成功經驗,弘揚創新精神。
(二)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建設
1.保證體制機制,要統籌規劃各個工作環節,使其高度協調,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為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可靠保障,制定相關標準體系,提高工作機會的規范性與有效性。
2.尊重知識,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護知識產權,結合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健全法律法規,對經濟資源進行整合與利用,充分發揮其對創新工作的激勵作用。
3.明確各個創新主體的責任和利益關系,在給予主體利益的同時,約束他們的行為;此外,還要進一步深化國家教育體制,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尤其是國防科技工業,確保各個創新主體回歸本位。
4.確保市場規律的公正性,切實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的透明制度設計。在實踐過程中,制度設計需要進一步完善,形成產學研用的格局,各方資源共享、利益共贏,從而實現良性發展。
三、高職院校參與軍民科技融合創新的思考
新形勢下,“軍民科技融合創新”這一課題的研究,應當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重要作用,培養其成為科技進步的生力軍,并與其他行業主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構建國家技術創新體系。
(一)積極參與軍民科技融合創新研究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都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任,多數高校都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以期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科技研發水平,經過近些年的發展,高職院校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創新作出了不少貢獻。并在辦學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行業特點,積累了學科優勢,逐漸成為我國科技研發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參與軍民科技融合創新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根據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可以充分發揮其科研優勢,更好地投入到軍民兩用技術研發過程中,滿足特殊軍事領域發展需求,為其提供更多的人才、知識和技術。對國家來說,這種技術創新方法不僅投資小,且見效快,是建設技術創新體系的有效路徑。
國家有關機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落實各項措施,力求提高行業特色鮮明的高職院校參與科技研究的積極性。對此,高職院校把握這一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包括行業領先、科技含量以及自主知識產權等,整合自身科研實力,參與公平競爭,以此來爭取更多的發展資金。根據各地產業發展特色的不同,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與交流,開展科技項目,以期走在科技前沿,實現關鍵技術的攻關,基于軍民融合新概念和新思想、積極研發新技術和新工藝,為軍民融合科技創新作出突出貢獻。
(二)積極構建高職院校參與軍民科技創新的體制
在產、學、研有效結合的前提下,提高創新能力,同時保持科技發展優勢的關鍵在于構建更加完善的科技創新體制。軍民科技融合創新的步伐持續加快,對高職院校的參與,要建立起相應的管理體制,便于高校發揮科研、人才優勢,并針對具有行業特色的高職院校進行資源優化,為其國防、民用科技提供更為有效的現代化服務,進而彌補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