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已經逐漸應用在了社會的各個角落,為新媒體時代下的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帶來了大的轉機。探討新媒體時代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響,并針對性地提出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下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關 鍵 詞]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32-02
新媒體是把報刊、書信、電話、電視、電影等傳統媒體相結合,最后再運用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和移動通訊等直觀的形式展現給人們。新媒體根據數字化、多媒體、實時性以及交互性的特點,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當中,所以高等院校應該跟隨時代的發展改變思維方式,讓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不斷地創新。
一、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運用新媒體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優勢
新媒體相對于傳統的媒體有著即時性、海量性和互動性的特點,這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1.提供了技術的支持。新媒體技術相對傳統媒體技術有著快速的傳播效率、龐大的信息容量、全球之間的交流途徑和暢通無阻的信息互動渠道,這些都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極高的支持力。技術是對教育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豐富的因素,而新媒體的即時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動性等這些都是加快新媒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有效地提升了教育的時效性[1]。
2.提供了豐富的教育平臺和內容。新媒體時代帶來了豐富的教育手段和教學內容,能夠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現教學內容,其教學內容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而且其中的內涵較為豐富,能夠有效地開闊學生的視野和學習思路。
3.提升了大學生接受教育的主動性
大學是學生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的大學生不是很喜歡向家長和教師表達自己的內心觀點,而且對思想政治教學的方式、內容等都會產生一些抵觸心理。而新媒體則是運用虛擬性和匿名性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和教師進行相互交流,從而降低學生的心理戒備,讓學生能夠完全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率[2]。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
1.開放性的教學形式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信息的開放性是新媒體傳播的主要特點,因為信息的開放性有著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觀,在開闊大學生視野的同時要防止學生的價值觀混亂,教師要及時防止這種現象發生。
2.信息虛擬性的特點很容易引起大學生的身份危機,從而在凝聚方面加大難度。把新媒體運用在教學中,一方面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范圍,促使“天涯若比鄰”的現象發生,而另一方面則增強了學生個人的自我意識,在社會意識方面有所欠缺,致使學生和社會脫節的現象產生。新媒體技術讓學生長時間處于現實和虛擬之間,容易誤入歧途。
3.信息的虛擬空間過多地虛化了道德行為,增加了學生實踐的難度。新媒體的虛擬空間在一定基礎上已經虛化了個人的道德責任和道德行為,這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的挑戰,而且在虛擬化的空間當中,不用真正去實現傳統教育當中所要求實踐的道德責任感和道德行為,致使現實社會當中的社會道德實踐逐漸弱化[3]。
二、新媒體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在新媒體環境下,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機遇,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發揮新舊媒體各自的作用,重視新媒體的運用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在現在的傳統媒體基礎之上重視新媒體和新技術的應用,讓新舊媒體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并做到互補,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運用手機媒體和網絡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的時效性、多樣互動性進行教學,可以在微信當中建立一個“微信群”或者是“網絡社區”的網上論壇,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感興趣的、遇到的困難等問題在論壇上進行討論,相互交流,或者也可以運用報紙、雜志等具有鮮明導向和很強公信力度的途徑,報道先進人物的光榮事跡等,為學校確立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
(二)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權,加強校園的網絡文化建設
在現今的新媒體時代下,有很多的網絡論壇、博客、手機短信、微信等新媒體作品,其都能夠快速地傳播信息,同時也在傳播的過程當中形成了一種新的校園網絡。在新媒體時代下,只有完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才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而在此基礎上還要重視新媒體、新技術下的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加強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在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同時還要重視先進的政治思想理論,并在學校中宣傳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運用“科學、大眾、民族以及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占領整個學校的新媒體[4]。
(三)創新手段和載體,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滲透力
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已經逐漸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軟件進行交流、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這一種情況,并要在教學中把網絡媒體和手機媒體的功能運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當中,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展現其互動式、體驗式、引導式和滲透式的特點,將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相結合。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通訊和交流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有效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滲透力。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在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對新媒體的了解和掌握情況,還應該把網絡技術手段和移動通訊技術運用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高度重視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平臺和網上論壇,能夠合理運用網絡對學生進行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多關注網絡上的信息和評論,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還要多了解學生在網絡上的思想動態,運用多種傳播媒介開展主題宣傳活動[5]。
(五)調整更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現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學內容上還存在著時代性、針對性以及實用性這三個方面的不足,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該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整改,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作為主要教學內容,要讓思想政治教育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體現出與時代共進步的優勢,要把整個教學精神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以此來增加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長效性,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拓新的教學局面。
參考文獻:
[1]林小青.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7):37.
[2]鄭堅坦.新媒體時代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0):215-216.
[3]王曦.“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5,3(1):74-75.
[4]王志杰.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青年與社會,2014(1):193.
[5]曾瑜,李祥.新媒體時代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6(3):63-66.
[6]黃鑫云.“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