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漢楊
[摘 要] 健全中職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機制,是實現聯防聯控阻斷傳染病在校園傳播的重要手段。目前中職學校普遍缺乏對傳染病的系統防控,從中職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迫切性、現狀及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中職學校在傳染病防控方面提供借鑒。
[關 鍵 詞] 中職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 R18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065-01
一、中職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迫切性
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相比,體現出了它的獨特性,具體表現為:中職學生普遍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差,不良行為習慣多,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等。并且中職學校生活是以寄宿生活為主,群居性的活動也給學校公共衛生帶來巨大挑戰。再加上近年來,傳染病疫情防控刻不容緩,校園傳染病暴發事件時有發生。
二、中職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現狀
(一)缺乏對傳染病系統、完整的預防與控制
目前,各中職學校制定的傳染病防控預案內容比較簡單、公文化,并且雷同性比較普遍,沒有結合各校自身特點,缺乏一個完整、系統化的中職學校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機制。這種只注重應急效果而缺乏長效機制的模式,往往是治標不治本。
(二)應急預案缺乏實踐的檢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職學校制訂的傳染病防控預案往往流于浮表,沒有開展定期演練,缺乏廣泛宣傳,可能在真正傳染病防控中起不到相應的作用,甚至導致慘痛后果。
(三)缺乏對傳染病預防與控制中學生心理影響的干預
中職學生正處在性格形成的特殊時期。這一時期的任何變化(如挫折、災后創傷等)都將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中職學校在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機制中,更應該體現出對學生可能遇到災后心理影響的干預,防患于未然。
三、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措施的構建
(一)成立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應急常設組織結構
學校要專門成立傳染病防控應急常設組織結構,只有高效統一的指揮領導系統,才能在應對傳染病突發危機時,做到有序、鎮定、穩定和快速高效,以保證決策的貫徹落實。
(二)加強傳染病預防與控制隊伍人員專業化培訓
傳染病防控應急隊伍是決定應急能力的首要因素,也是傳染病防控的關鍵所在[1]。中職學校參與傳染病防控的人員可以通過多渠道、多模式強化專業防控知識。同時,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參加傳染病防控演練活動,在活動中檢驗專業人才隊伍。
(三)完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配套規章制度
1.預防預警制度的建立
預防預警制度應該充分考慮到在突發傳染病發生之前如何科學、準確地預先預防以及預警,從而將可能發生的傳染病疫情扼殺在萌芽階段。這樣的預案制度應該充分體現在兩個方面:
(1)要突出日常預防措施。如日常衛生清理保潔消毒,徹底清除病原菌滋生的各個衛生死角;廣泛宣傳傳染病防控知識,有效提升中職學校師生的健康意識;促進師生自身良好習慣養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健康飲食、良好睡眠等[2]。
(2)監測預警要到位。做好校門口保安室、學生公寓門口、宿管室等出入處門禁登記;醫務室做好可疑疫情報告登記;各班班主任、寢室長要組織做好晨午檢登記;學校總務科要及時掌握、發布傳染病相關疫情的流行態勢。
2.應急處理制度的建立
應急處理制度是中職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第二環節,在傳染病已經發生時,管理者要保持鎮定,不要喪失處理危機的信心,積極沉著應對,快速有效做出部署,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具體方案內容如下:
(1)成立傳染病校園應急指揮部。指揮部應根據接到的監測預警信息,迅速落實校園傳染病發生的性質,緊急實施現場控制隔離,組織疫情風險認定和危害程度評估,快速做出各項部署。
(2)建立傳染病防控信息平臺。信息平臺要做好傳染病相關疫情信息的及時收集、整理和上報工作,加強同當地政府、醫療、社會、家長等相關方面溝通交流,暢通信息。同時,要第一時間做好校園傳染病信息的公布、通報以及健康宣傳,避免學生因對傳染病疫情的無知,而造成集體性的恐慌和造謠。
(3)各司其職,落實聯動防控。中職學校各相關部門、防控人員要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應急指揮部的各項指令、部署。加強疫情排查清理,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保障每個工作環節規范標準。
3.恢復評價預案制度的建立
疫情過后,要對整個過程進行認真的總結反思評價。評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1)對傳染病防控過程的評價。要探討面對傳染病疫情過程中哪些問題需要改進,如何確保預防預警機制的穩固性、如何加快應急處理機制的靈活性、如何增強恢復評價機制的長期性等,這都需要在每一次的實踐中不斷完善[3]。
(2)對傳染病防控中學生心理影響的評價。我們要采取適當的干預手段,評價預估疫情過后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準備相關心理恢復評價預案,讓學生盡可能地減輕疫情中經歷的痛苦,釋放出消極負面的心理情緒,盡快回到正常學習生活的軌道上[4]。
綜上所述,建立中職學校完整、系統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機制,是實現聯防聯控阻斷傳染病在校園傳播的重要手段,保證了中職學生在校健康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劉建春,郝曉寧,徐敏,等.衛生應急人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體系現狀認知和對策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2):220-223.
[2]葛玫.學校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7).
[3]杜玉琴.關于高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機制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3(2).
[4]陳梅.災后校園學生心理恢復與重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