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剛
[摘 要] 鋼琴課作為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科目中的必修課,既要培養學生的基本功,又要強化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由于學生在入學前的鋼琴彈奏基礎不一樣,所以鋼琴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壓力很大。針對此種情況,提出有效的策略,以期對鋼琴課的實際教學有所幫助。
[關 鍵 詞] 職業院校;學前教育;鋼琴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091-01
為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要培養出一批具有現代化教育理念、熟練掌握幼兒教育業務的優秀教育工作者。鋼琴課作為職業院校音樂專業的必修課,是技術和理論相融合的學科,它包含著鋼琴伴奏、鋼琴彈奏、鋼琴教學法等各方面的內容,據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對鋼琴課的教學進行改革與研究,以有效地解決問題。
一、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中學生和教師的現狀
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的水平比較落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從小學習鋼琴的很少。雖然音樂專業的學生是通過文化課和專業加試考入學校的,但是中學階段的學校普遍不重視音樂課,只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在考試前集中練習幾首曲子,勉強能通過,鋼琴理論和鋼琴實踐能力是遠遠不能達到標準的,所以學生對鋼琴這門課程基本上是“零起點”。而且對音樂專業學習的目標不明確,這些學生根本沒有看到社會的需求。而且學生對音樂的熱愛程度較低,對音樂的理解力欠缺。學生在學琴的過程中沒有自己的主動權,主要靠模仿老師的動作去完成。此外,從教師的現狀看,當前職業院校教師在教學中雖然加入了很多新鮮的理念,但是受傳統教學影響,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不靈活,傳授給學生的只有應用教材的內容,這種方式難以啟發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主動性,不能引導學生萌發主動學習的沖動。所以為了迎接新的教學模式,職業院校鋼琴教師要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的水平,樹立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目標。
二、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四點策略
(一)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配彈”的技術水平
學前教育中鋼琴教學作為重要的科目,對提升學齡前兒童的音樂鑒賞能力、提高音樂水平、培養對音樂的熱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鋼琴教學中,“鋼琴配彈”是教學中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為幼兒演唱配彈,為幼兒舞蹈配彈,營造出歡樂、愉快的課堂氛圍。“鋼琴配彈”不同于普通的鋼琴演奏,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當更注重把握幼兒的情緒與音樂節奏,真正讓幼兒通過“鋼琴配彈”體會到音樂的樂趣。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應當強化對學生技術水平的提升,讓學生在“鋼琴配彈”中對音樂節奏有更強的掌控能力,能夠做到游刃有余地配合幼兒的演唱與舞蹈。
(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教學中“寓教于樂”
學前教育的對象是幼兒,幼兒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寓教于樂”,提高幼兒對教學知識接受度,培養幼兒熱愛音樂、欣賞音樂繼而演奏音樂的興趣。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中,應當將“寓教于樂”的理念傾注到學生的日常教學中,在日常生活中采集音樂元素,融入學前鋼琴教學之中。集思廣益,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互相溝通鋼琴教學的新方式,為以后投身工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多元化教學”的應用能力
職業院校中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當致力于提升學生“多元化教學”的應用能力。采取多媒體教學與實體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學校中接觸多元化教學。科學運用演示法、歸納法、比較分析法等方法完成教學任務,不斷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基本功。融合集體學習、小組學習、個人學習等多種手段,提升學生鋼琴教學的職業水平。
(四)激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鋼琴教學的創新意識
職業院校教學內容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不僅應當專注于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更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教學創新意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保持持續的創造力,推動鋼琴教學邁上新的臺階。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問題式”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模擬真實學前教學場景,讓學生思考教學方法。例如,在鋼琴教學中利用現代化設備融入其他打擊樂等輔助音樂,讓幼兒在鋼琴教學中真正領會音樂之美。此外,在學前音樂教學中,不必拘泥于既定的幼兒音樂教學課本中的音樂曲目,教師可以進行大膽創新,自行譜寫為詞譜曲。例如,可以將中國古詩詞進行譜曲傳唱,《靜夜思》《春曉》等詩詞都可以作為選擇。一方面,可以學習音樂,另一方面,還可以將詩與音樂進行融合教學,并以音樂感染幼兒領悟詩中蘊含的情感。
參考文獻:
[1]楊麗.淺談職專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J].職業技術教育,2006(7).
[2]葉熙熙.幼師鋼琴教學改革的思考[J].麗水學院學報,2009(2).
[3]劉楊.關于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程教學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