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靜,陳水森,張麗,林景衛,李浩戈
[摘 ? ? ? ? ? 要] ?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課有很強的實踐性,培養卓越農林人才以理論扎實、創新創造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與創新能力是實驗教學改革的最基本問題。推進實驗教學革新,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建立及優化綜合性和探索創新性的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課的教學體系。
[關 ? ?鍵 ? 詞] ?生物技術專業;實驗課教學;卓越農林人才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068-01
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把生物技術當做促進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成為各國科技競爭最為激烈的前沿領域之一。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人才是制勝的關鍵,大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現代生物技術人才已成為高等教育的歷史責任。
一、“卓越計劃”的含義與背景
“卓越”意味著杰出,超出一般。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大力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和卓越工程師、醫師等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為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而確定的重要改革項目,目的是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的高質量人才。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對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步驟。
二、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的實驗課教學改革
在研究過程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作為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對實驗操作和技能的熟練掌握是十分必要的。實驗教學是對學生理論基礎的進一步深化,是對動手能力和應變能力的進一步培養,對建立學生的科學思維、提高創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引導學生課前預習
實驗課的預習是很重要的,要提前了解實驗目的及步驟,才能使實驗有條不紊地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指導書,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實驗試劑的配置和實驗儀器的使用,寫好實驗報告,這樣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好注意事項就能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時間,也能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二)加強實驗教學內容改革
1.以綜合性、創新性的系列技能訓練為目標合理整合實驗內容,實驗內容統籌安排,構建分層次的實驗內容體系,避免實驗課之間的重復,各門不同實驗課程內容合理銜接,使實驗教學內容體系體現出基礎性、系統性和先進性的特點。
2.實驗教學內容必修實驗與選做項目相結合,將本專業必須掌握的實驗技能點設定為必修實驗內容,將技能的延伸性實驗或次技能點實驗設為選做實驗內容,學生根據教學大綱可自由選擇選做內容,充分給予個性化發展的空間,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大學期間,幾乎所有的專業課程都配有實驗課,但是實驗課的課時并不算多,而且專業課相關實驗課程步驟相對簡單。有的只是一個完整實驗中的幾個重要部分,實驗課距離時間過長,不能和理論課緊密銜接,每節理論課的課堂內容又很多,時間一長就忘了,這樣的話不能做到很好的知識串聯,只是在反復地熟練操作。如果能讓理論內容和實驗內容銜接更緊密,那么既能減少實驗課堂復習理論知識的時間,也會加強記憶和提高知識掌握程度。大三有了綜合實驗課,開始接觸到一個完整的實驗過程,從材料準備到結果分析,漸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的實驗會有失誤、會有失敗,但恰恰這樣的實驗更讓人印象深刻,實驗失敗然后總結錯誤,改正錯誤才能學得更扎實。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應該多讓學生主動動手實踐,教師作為輔助而不是帶領學生做每一步,進一步加強學生獨立觀察和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關于課程實驗內容,可以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和實驗室具體條件再進行調整。
(三)改革實驗課成績評定方法
實驗課的成績應該和理論課的考核方式不同,實驗課的考核中平時表現和動手操作也是重要的考查指標。平時成績包括出勤、實驗課上的實際操作、實驗報告冊的書寫和記錄。期末考試可分為筆試和操作,筆試內容可以是一個實驗中的幾個關鍵步驟填空、實驗數據的計算,也可以是一些重要試劑的作用、實驗儀器的操作等,動手操作可以隨堂測試,在一個試驗中有很多動手環節都可以作為考試題目對學生進行考查。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各占總成績的一半。
三、與培養卓越農林人才相銜接的實驗教學方法
探索與學生認知規律相吻合的實驗教學方法,加強網絡化實驗教學平臺建設,激發學生做實驗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全面考查學生實驗習慣、實驗操作,進行結果分析整理和實驗理論掌握的綜合評定以及學生實驗成績的考核方法,引導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建立實驗教學開放運行模式,在基礎實踐教學平臺和實訓教學平臺的實踐教學中,對學生的基本技術訓練、選修實驗、創新實驗、認知實習和實訓實驗,實驗室、儀器設備、實驗時間及實驗內容等實行全方位開放,為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培養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金志民.生物科技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2014(30).
[2]王長全,邢幫圣.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J].職業圈,2007(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