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紅
[摘 要]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開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德育課程之一。在新課改教學思想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 鍵 詞]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學習氛圍;主體意識;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069-01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是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開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培養中職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素質普遍偏低,他們是中考時進不了高中校門的學生,筆者調查發現,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尤其對職業道德與法律課不愛學習,產生厭煩情緒,時常逃課。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與法律的修養呢?
一、營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是學生學習的環境,和諧的學習氛圍是學生心情愉悅,智力能正常發揮的必要條件,是學生思維活躍、學習效率大大提高的有效途徑。教學實踐已經證明,學習氣氛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探索新知有著很大的影響,學生如果心情不愉快,學習就提不起精神,思維就受到了抑制,學習效率就大大降低。為了營造和諧愉悅的氛圍,教師在備課時,要熟悉學生,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提高德育素養為目標,熟悉教材,用活教材,熟練駕馭新課程標準,優化教學設計,摒棄以講為主、“滿堂灌”的教學思想與方式,必須放棄“以教代學,照本宣科”的教學設計意圖,要從學生的情況出發,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來設計教學過程。上課時,教師要運用教學智慧為學生營造和諧愉悅、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身心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新知,探索新知,使學生的思維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獲得開拓與發展。
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課堂上,教師要以新課改精神為指導,轉變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長期以來,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以教師為主宰,教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的單一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探求知識的權利,這樣,學生的能動性在課堂上沒有機會來展示。這樣的課堂,以教師為主宰,學生的見解與認知不能得到尊重與發揮,從上課到下課,學生總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生的思維受到了束縛,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大大降低。為此,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轉變教育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革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使學生的思維在創新教育中激活。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由于學生的智力與心理動機有著一定的差異性,他們的學習方法會出現多樣性,教師在課堂上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三、用現代電教技術輔助教學
與其他科目相比,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一門比較枯燥、難學的學科,假如教師僅僅以口頭來上課,將這門課講得生動有趣是有一定難度的,先進的現代電教技術與設備就彌補了傳統教學的這一不足。現代電教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整合,是時代的進步、教學的福音。多媒體技術在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教學中有著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的優勢,它能夠化抽象為具體,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將聲音與圖像微妙結合,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活躍,學習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教學“學習個人禮儀,塑造良好形象”時,如果單憑教師自己講解,就會很枯燥,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撐下,這些內容都可以用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筆者就利用多媒體展示重視個人禮儀的重要性與塑造良好形象的方法,讓學生認真而有趣地觀察,好看的視頻、動聽的音樂、詳細的講解過程、有趣的講解,加深了學生的理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對個人禮儀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學生塑造良好形象的水平。
四、優化評價方式
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最重環節,評價有利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情況,指引著學生發現學習上的優點與不足。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教學時,政治教師要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眾所周知,在職業中專學校,沒有升學的壓力,學生重視政治課,認為學習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用處不大,學不學無所謂。針對中職學生的這種情況與學習認識,筆者認為應當對學生實施鼓勵性評價,課本中有這樣一個章節“職業道德是職業成功的必要保證”,在這個章節中提出了以下方面:恪守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立足本職、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此,我設置了大量的生活情景題目,讓學生都能夠暢所欲言,對學生的回答,我都會發現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評價。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從多個維度進行,比如,發言的踴躍度、思考的深度等,這樣有利于鼓勵學生進一步參與課堂活動,增強學生運用課本知識處理實際情況、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職業道德與法律作為中專德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在素質教育時期,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職業高中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想法,提高自身對文化課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為他們的就業與成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立軍.對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實效教育研究[J].教育,2016(8):139.
[2]吳小青.中職校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7(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