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珣
[摘 要] 中職生必修的課程之一便是中職學校的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怎樣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的實效性,對培育中職生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來說有著十分關鍵的意義。對中職校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實效性的必要性進行了相應的闡述,并提出了一些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071-01
一、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實效性的必要性
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的實效性,加大對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教育力度,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伴隨著市場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部分企業與個人違背職業道德,使用不恰當的方式獲取企業及個人利益,極大地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常規秩序,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中職學校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的實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完成中職教育基本任務的實際需求是提升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實效性,加大對中職生道德與法律的教育力度。因為立德樹人是現代中職教育的基本職責,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水平和法律素質水平、指導學生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是開展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教學任務。因此,學校不但要重視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工作,還要努力做好學生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工作,注重對學生的誠實品質、社會責任感及敬業精神方面的培育,將立德樹人列為學校發展的關鍵部分,完成中職教育的基本任務。
二、提升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時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對職業道德與法律教育的責任意識
中職院校的領導一定要重視教師的選拔,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德育教師隊伍,確保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順利進行。學校里的教職員工,尤其是德育課的老師,必須提高對學生展開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的責任意識,必須以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為核心,嚴格遵守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將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水平勞動者與技能類精英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判定一個學校的辦學是否成功,就要看其培育出的學生是否受到社會的歡迎和是否順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與此同時,這些也決定了一所學校能否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所以提高教師對職業道德與法律教育的責任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創新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成功教學的教學目標之一,興趣在教學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對學生而言,興趣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必須重視教學形式的創新工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當中,要以教學的知識點為依據,結合有關案例,為學生講解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體會到職業禮儀所包含的道德意義及職業禮儀所帶來的影響。指導學生以本專業職業禮儀的根本要求為核心,對自身日常的行為舉止、儀容儀表、禮貌待人等方面進行比較檢查,看看是否與有關要求相符。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積極參與討論的學習習慣,這種教學方式與填充式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差別,它強調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不僅帶動了整個課堂的氣氛,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
(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提升教學的質量
教學必須向學生、職業和社會靠攏。相關教師要把學生的發展作為基礎,重視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教育能夠更加有針對性。所以,職業道德與法律的教學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地調整并適當地增加教學內容,順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老師在展開教學的時候,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政策規定、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職業道德和法律素質的需求、學生關注的熱門事件相結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中法律的“雷區”有很多,違反法律規定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進而培養好學生的守法觀念。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查評估系統,客觀地體現學生的真實能力
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查評估系統,是客觀體現學生真實能力的根本,能夠為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提供保障。職業道德與法律大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評估考查,具體的評估考查方法有:平時表現評價、筆試考查和學期評價等。因此,要實現職業道德與法律實效性的提高,就得轉變以往的考查評估方法,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查評估系統,將學生的真實能力客觀地反映出來。在進行考核工作的時候,不僅要考核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還要考查他們對知識的運用情況、平時的表現和良好習慣的培養。運用多種合理的評價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確保評價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公正性。
參考文獻:
[1]王為群.如何提高中職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實效性[J].考試周刊,2017(7):169.
[2]胡茂林.探討提高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教學實效性的途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