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立平
[摘 要] 針對中職生學習能力比較弱的現象,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教材、視頻、實驗三位一體吸引學生注意力;教授記憶術和繪制知識結構圖幫助學生記憶并管理自己的知識;開發習題診斷學生的學習能力層次并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關 鍵 詞] 中職生;學習能力;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14-01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是那些能夠學習,具有較高學習能力的人。引導學生掌握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比掌握知識更為重要。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我教的班級是一年級春考班,班上的學生有個共同的特征: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不喜歡學習,也不會學習,甚至對學習有抵觸情緒。他們選擇春考班的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自己對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聽從父母的意愿。父母期望他們通過春考,考入理想大學繼續接受高等教育。二是沒有考上高中,自己不想直接就業,想通過春考實現自己的大學夢。三是沒有目標,學學看看再說。解決好他們的迷惘感、無力感、挫敗感,讓他們開啟有熱情的學習成為我的首要任務。通過化學學科的學習,高質高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我面對的最大難題。
學習能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完成學習活動所必需、直接影響效率的個性心理特征,它包括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觀察力等。我們主要從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三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干涉。通過化學學科的教學幫助他們建立起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掌握基本的學習技能,甚至體會到學習的獲得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想學”以后還“會學”“學好”,讓學生能夠更加順利地逐步實現自己的生涯規劃,為未來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吸引學生注意力,建立多重表征
學生的初中學業失敗告訴我們,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不適合他們,傳統的文字教學材料也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就要改變原有的學習材料,提供豐富的教學材料。我們精心錄制每堂課的教學小視頻,通過微信等形式發給學生。他們可在課前、課上或是課后及時觀看并可以反復看,真正做到“你有需要,我便出現”。靜態的文字變為動態的視頻,吸引了學生注意力,聲與形結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傳統文字的教材、隨時可看的視頻音像材料、開放的化學實驗室,三位一體幫助學生建立起化學知識的初步感知。如,在《化學反應速率》這節知識的學習中,我們精心制作了本節課的教學視頻,通過對比展現了不同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同時開放實驗室,學生可將自己的方案匯報教師后,進行試驗,最后成功設計出超級“大象牙膏”試驗。
二、適當使用記憶術,牢固記憶基礎知識
本班學生記憶上表現出的特征是:記得慢,忘得快。課上背過的內容,還沒下課就忘記了。他們不會記,也沒有提取線索可以用。我們首先要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化繁為簡。在講授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這個概念時(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弱電解質的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等于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時,未電離的分子和離子間就建立了起動態平衡。這種動態平衡稱為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我們將其分為三步記憶。
第一步首先記速率等于速率,分子與離子間建立動態平衡,這種動態平衡稱為電離平衡。
第二步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等于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時,未電離的分子和離子間就建立起動態平衡,這種動態平衡稱為電離平衡。
第三步當弱電解質的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等于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時,未電離的分子和離子間就建立起動態平衡。這種動態平衡稱為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第一步中最簡單的記憶詞匯也作為我們的回憶線索。我們在每周日都會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再次記憶,幫助學生養成及時復習的好習慣。
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后,我們教授學生繪制知識結構圖,幫助學生學會組織管理知識。重要非金屬及其化合物和重要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學習內容非常多,需要記憶的內容也比較復雜。對此我們建立了基本的知識框架體系。包括物質名稱、物質的物理性質、物質的化學性質、物質的制備以及物質的用途。利用這個框架將章的內容匯總到一張大的表格中。一方面便于學生回憶知識,另一方面便于物質性質之間的對比加深印象。
三、多種形式應用知識
知識的理解掌握最終落腳到知識的應用上,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不同難度層次的題目,如選擇題、填空題、問答題等。對學生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需要知識的回憶,有的需要知識的再現,有的需要知識的提取和應用。根據學生不同的回答情況分析學生的問題所在,是沒有記住基礎知識還是不理解或是不會應用知識。傳統的課堂是教師講解,將習題練習放于課后,學生遇到困難時,不能及時解決,久而久之,課后練習就處于一種應付的狀態。我們把問題的解決搬到課堂上,課堂上做題,及時發現學生的困難所在,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到能力的飛躍,感受到應用知識的價值。
課本上需要直接記憶的,作為知識回憶題,如硫酸銨水溶液呈( )性。需要解釋原因的或是進行說明的作為知識理解題,如說出硫酸銨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實際生活中問題解決的作為知識應用題,如為什么硫酸銨不可以用碳酸鉀同時使用?利用這種出題模式,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習題,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和學習層次,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中職生的培養是個長期的工程,他們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和耐心,我們學校的模式也是剛剛起步,并且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謝麗娜.職業教育課程研究的境遇與范式的轉換[J].繼續教育,2015(3).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