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冠軍
[摘 要] 目前,我國農村職業教育內容缺乏行業先進性,針對此種現象,我國越來越重視校企合作這種新型教育機制,通過創新校企合作,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農村職業教育質量,還能夠為企業提供具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創新校企合作就是調用整合多方面資源實現職業教育的工學結合,與前沿技術銜接,直接根據企業崗位需求進行專業人才培養,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有效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關 鍵 詞] 校企合作;農村;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63-01
一、發揮農村職業教育優勢,建立集團化辦學機制
通過建立集團化辦學機制有效推動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是將農村職業教育與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實現職業培養與社會人才需求的直接銜接。職教集團化能夠優化農村職業教育資源,無論是從師資力量還是教育設施設備上都能有較高保障。并且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通過實習實訓基地實現學生知識的轉化。職教集團化將成為以政府為主導、以具備豐富經驗且先進理念的行業為指導、以職業學院為主體的多元化育人機制,通過多方面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農村職業學院人才培養計劃。提高農村中職就業率,實現企業專業人才定制培養,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一站式解決我國農村職業教育就業難、相關企業招專業對口人才難的問題,實施農村職業教育的“訂單培養、工學交替”等人才培養模式。
二、創新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機制
(一)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在現行農村職業教育中主要存在的弊端就是教學內容與行業實踐內容的相脫節,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成立就是為了不斷優化農村職業教育內涵,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為其就業以及企業人才需求做一個更為高效的銜接。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行業專家、教研團隊以及骨干教師共同組成,共同根據現行行業標準、企業用人規格、先進專業知識與技能等方面因素共同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教學設計、特色校本教材與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的開發,促進學校專業和企業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從而推動行業發展。
(二)搭建科研平臺
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通過校企合作,搭建科研平臺,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校企聯合進行教科研項目研究,聯合攻克技術壁壘,從而推動行業的發展,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中包括的產業鏈條有農業企業、農業協會、農業科研院所等。通過科研平臺的搭建,校企合作實現整體農業產業鏈的銜接,包括農企、農戶、農協、農場等多元化聯合。對參與其中的農協組織進行專業指導,促進生產的集約化、規模化與標準化,溝通各農業生產合作組織,豐富并拓展農村職業教育的內涵。
三、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保障機制
校企合作是一種一舉兩得的教育機制,作為學校,不僅能夠豐富教育資源,還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就業率。而作為企業,能夠有效借助學校科研力量攻克技術壁壘,為企業不斷補充高素質專業人才。但是經調查發現,在我國校企合作實際運行中,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還只是處于初級階段,很多企業并沒有認識到校企合作所能帶給企業的利益,企業參與校企合作還并未看到校企合作為企業帶來的利益,并且企業獲取人力資源的方式也并不局限于校企合作途徑,這說明企業還尚未建立人才培養的價值鏈。因此,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保障機制,并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能夠促進校企合作真正價值的發揮。作為企業,要全面了解其合作學校的教育內容與目標,了解其學校科研成果等方面,加大對學校專業教學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學校實質性的指導。而作為學校則能夠為學校提供實質性的服務,為企業提供高質量專業人才,幫助企業突破技術壁壘,通過與企業共同創新技術,從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真正教育資源與科研成果共享,實現共贏。
四、創新實訓基地合作機制,實現教學與經濟雙效益
(一)創新校內實訓基地合作機制
創新校內實訓基地合作機制可采取以下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建立由教師主導經營生產的實訓項目,此校內實訓基地合作機制是由學校為項目提供固定資產,主導教師則投入流動資金并承擔項目,使實訓項目與課程設置相結合,學生參與管理,實現生產與教學的有效結合,使教師與學生在這種一體化教學環境中,有效激發師生的創造力與積極性,將教學內容有效轉化為經濟效益,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二種方式是引企入校,同樣由學校提供固定資產,企業投入流動資金,通過豐富教學與實訓資源,實現教學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共贏。
(二)創新校外基地合作機制,實現校企共贏
農村職業教育能夠為企業提供專業對口人才,并且憑借技術優勢為企業提供服務,創建校外基地合作機制,可為企業源源不斷培育專業對口的技術人才,實現學生頂崗實習與就業一體化實訓基地。通過建立雙崗、雙責、雙薪互聘制實現校內教師到企業兼職,企業優秀技術人員來校指導,從而促進校企雙方的共同提高。其次,還可以通過建立農業科技園區,實現校企共建,資源共享,效益共享,從而吸引更多企業參與。
五、結語
創新校企合作需要整合多方面資源實現職業教育的工學結合,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校企合作,都離不開政府主導、學校主體、企業參與這三大內容,通過互惠互利合作,實現共贏。
參考文獻:
[1]李夢卿,張碧竹.我國校企合作辦學制度的回顧與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1(25):12.
[2]余祖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機制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