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迪
[摘 要] 思維導圖因其生動有趣的表現形式和簡單易學的特點被廣泛的應用,《廣告創意與策劃》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強的課程,結合五年制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課堂教學案例,探索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關 鍵 詞] 思維導圖;廣告創意與策劃;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174-01
以五年級中職學生為例,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五年制中職學生專業基礎薄弱,軟件應用能力參差不齊;(2)創意思維的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時間內很難使學生逐步掌握廣告創意的基本思維方式;(3)將好的想法轉化為腳本與分鏡的創作也是難題。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在文案撰寫訓練和模擬項目化訓練兩方面做了一些嘗試,也獲得了些許的經驗和成效。具體操作分享如下。
一、“文字地圖”讓課堂“玩”起來
在開展思維導圖之前,做以下準備工作:全班分為4~5人小組模擬廣告創意小組,每個學生根據項目主題的不同完成小組合作活動或個人獨立完成項目。提供下面一張“紅唇皓齒”照片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盡情充分發揮想象,尋找生活中任意產品或服務的相關點,然后為產品或服務寫一句文案。啟發學生從“形”“意象”“五感”等維度聯想。其中“形象”及表象,是圖片中客觀反映的事物,“意象”是從表象中衍生出的主觀含義,“五感”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在紙上寫出關鍵詞,如下表所示。其次將主題“紅唇皓齒”以圖形形式為畫紙中心,以反射狀向周圍展開推移和傳遞,如下圖1。最后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之下,提煉出以下有趣的文案:“讓說話更性感——英語培訓”“辣出唇色——辣椒醬廣告”“零色差——打印機廣告”等。
通過實踐,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激烈,迸發出許多奇思妙想,促進師生之間互動,一組學生在闡述觀點時,其他學生認真進行評判,給予建議,培養學生多層次、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從而也推動了課堂評價,同時提高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二、“拼貼簡報”讓雙手“動”起來
模擬項目訓練,是廣告創意階段的實踐教學方法之一。主要以“東鵬特飲”品牌案例展開教學,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對主題“東鵬特飲”核心思想提取及寫出能代表品牌形象的形容詞。學生獲得“力量”“拼搏”“勇氣”等主題詞,再請每組學生選擇一個關鍵詞作為中心進行展開聯想。
第二步:以中心向四周發散,類似“文字地圖”游戲的形式進行靈感的記錄。每組學生負責一條分支,并進行形象思維、邏輯思維、情感思維三維度展開。不論具象還是抽象,還是初級聯想還是跳躍性聯想,都將詞匯寫在紙上,學生在尋找創意閃光點的過程如同在探尋寶藏,體會只有突破常規,才能出奇制勝地創新思維。
第三步:找出數量10~15個“閃光點”,將具有新鮮感的文字標記出來,作為一個“連續劇”的雛形。該過程引導學生由繁至簡地設計思路,突出重點和層次,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到聚合性思維轉化。
第四步:文字篩選產生后,教師需要再次強調主題,以免學生出現偏移中心思想,通過拼貼技法進行表現,將文字轉化為可視化的圖形,圖2是學生完成四個步驟的作品。“拼貼簡報”不同于表格形式的創意簡報,側重于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考驗了學生之間的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看圖說話”讓故事“活”起來
前階段,平面化的內容和思路呼之欲出,這一環節,請學生代表結合“拼貼簡報”,組織語言進行“講故事”。課堂上,圍繞主題展開連續性的闡述,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帶動著所有人的情緒和注意力,讓教師和學生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該過程將平白的平面作品提升到情感交流、情感互動層面。教師結合比喻、夸張、反轉等廣告創意修辭手法,引導學生把“故事”說好、說“活”的技巧,強化學生對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將教學難點簡化、易化。下一階段小組合作修改故事提綱,使故事更為精簡。最后請學生使用平面軟件完成四格漫畫廣告。(圖2)
整個發散、類比等辯證思維方式的訓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做學教合一”的職業教育思想貫徹到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的文案撰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思維導圖在《廣告創意與策劃》課程中的實踐還在不斷嘗試,教學資源、信息化手段等方面在不斷完善,但學生模擬廣告公司各人員協同合作,激發創意靈感,統一設計思路,突出重點和層次,促進相互溝通與協調,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及對廣告的創新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邁克爾·維戈爾德.廣告:創意與文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
[2]李志紅,蔣宏偉.廣告策劃與創意[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