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文
[摘 要] 職高生圓匠心夢,是時代的需要。嚴字當頭,精益求精,實現匠心夢勢成必然。
[關 鍵 詞] 匠心精神;培養匠心;實現夢想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031-01
我們已經進入偉大的時代,時代給了教師光榮的任務。“匠心筑夢”成為“十九大”的主題。作為職業教育的工作者理當擔負起神圣的使命,完成“匠心”培養之責任。
盡管職高生被視為弱勢群體,可他們大多數不甘示弱,來到職業高中的目的就是證明自己還行。事實上,這些學生就真的還行。關鍵點在于如何讓他們適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鍛鑄其“匠人精神”。通過了解,他們因為某些原因,中考落敗。既然他們不甘沉淪,我們何不趁熱打鐵,成就其夢想。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看可以這么做:教師就是教書匠,匠不簡單,自己得先有“技”,那得必須勤練。語文教師,不說行萬里路,至少得讀萬卷書。讀萬卷書夸張了點,但一定要堅持。只有多讀書、再讀書、寫心得、多交流,才能確保自己擁有滿滿的“一桶水”。
要了解學生的性格、心里認可度:可以找學生個別談話,也可以通過學生了解學生,通過家長了解學生,同任課教師談話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語文功底,否則,你無法與他們談匠心,更不用說培養匠心。他們大多沒有責任意識,沒有專一精神。匠人最最需要的就是“責任”“專一”。德國人的鐵鍋可以保用一百年,中國人要趨之若鶩去日本買馬桶。鐵鍋、馬桶,是全靠別人的責任意識、專一精神贏得的世界聲譽啊!
僅僅如此,遠遠不夠,還得給學生闖蕩世界的本領。就語文學科而言,我認為,必須讓他們過語言關。過去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我們得告訴他們: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普通話是中國的通用語,走遍中國要學好普通話。世界處處都是“中國造”。我就要求學生早讀時讀經典,上課時間經典讀,把音讀準、把味兒讀夠,這才下課。
古人講煉字,賈島“推敲”已嘆為佳話。首先要學好應用文,不管是“通知”,還是“假條”,格式必須正確,體現一個“匠”字。瑞士人的鐘表能暢銷世界,唯有一個“準”字。教學應用文時,必須培養學生的“精準”精神,不能出任何差錯。條據中的憑證條據,牽涉到錢物,數目字必須大寫。如寫借條,“1”必須寫為“壹”,如寫成“一”,別人可以給你改成“十”,后面再加點東西可以變成“十億”,讓你一輩子還不清。寫完后,一定要寫上“此據”,表示“到此結束”。
職高語文課本中乏不培養學生匠心精神的課文。如《飛向太空的航程》,中國的科學家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神舟五號”能夠做到萬無一失,順利升空,完美著落,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匠心先鑄人,再鍛造產品。做出一個產品容易,做出一個好產品難。你有了涵養,又有了匠人之技術,那就難也不難。
嚴師出高徒。不管你上哪個專業班的課,學生有多復雜,第一節課就要講清這個道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俗話說:“黃金條子出好人”。語文教師,可以叫學生寫寫字,練練心境。讓他們靜下來,想一想,匠心精神在哪里?要制訂嚴格的考核標準:作業書寫必須規范,字正方圓,符合傳統文化之橫平豎直撇捺。作文能傳情達意,不要無病呻吟,該說一,不說二。合理運用表達技巧,但不嘩眾取寵。題目說600以上就不得含糊,依匠人之標準,照“客戶”的要求不折不扣完成任務。有學生不按要求來做,只能叫他重來,重來不行,還得重來,不能出現次品。這樣方可以讓學生做個好好的匠心人,讓他們把自己做好,把自己做強。匠心夢圓!
古人作文講究“起”“承”“轉”“合”。現在教學生作文的同時,也教他們做人。你終可以成為匠人,那你的專業老師是“起”,你是“承”;你還得“轉”,“轉”要技巧,這技巧就是匠人之技術與精神,方可以與祖先“天人合一”,完成“匠心之夢”。
總之,富有激情,負有責任,是我們職高教師的基本態度。完善自己,塑造匠人是我們職高教師的責任。只要我們大家都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國的職高生定會在世界展現匠心之“中國造”。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美]克伯屈.教育方法原論[M].孟憲承,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曹明海.語文教育觀新建構[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