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敏
[摘 要] 信息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網絡技術已經進入人們生活的各方面。在現代化教學模式中更少不了計算機網絡的應用。網絡技術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網絡技術在帶給我們生活學習方便的同時也存在弊端。以中職院校學生為例,通過分析網絡環境下學生學習興趣、思維方法等增強的積極影響和網絡技術帶給學生的消極影響說明了網絡時代是一把“雙刃劍”;同時分析了如何在網絡環境下正確引導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關 鍵 詞] 網絡環境;中職技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041-01
一、網絡環境對中職學生的影響
(一)網絡時代對學生帶來的積極影響
1.網絡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職院校學生多為應試教育下高考的失利者,學習成績差,學習主動性低,學習興趣不高,對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厭惡情緒。網絡時代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資源,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多新興的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網絡資源把傳統封閉的講授模式變成開放的課堂模式。利用先進的網絡教學技術創設課堂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動力。
2.網絡技術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網絡交流是新興的交流方式,在網絡上人們可以認識結交一些有共同愛好的人,可以與他們交流各方面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中職學生處于叛逆期,大部分是家里的獨生子,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往,容易形成自卑或者孤傲的心理。網絡環境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有助于他們走出心理困境。
(二)網絡環境對學生的消極影響
1.三觀形成出現偏差
中職院校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的不恰當會影響學生的發展。網絡環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這些資源里面也有很多不良的信息。例如,游戲、暴力、色情等,一旦學生接觸了這些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處于青少年時期的中職學生,自控能力差,正處于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時期,這些信息會造成學生三觀的偏差。
2.容易迷失自我誤入歧途
網絡是個信息復雜的大舞臺。中職學生年齡小,自我意識不健全,心理脆弱。在利用網絡環境進行學習的時候容易迷失方向,被一些不良信息所吸引。網絡上存在很多違反社會道德的現象,這些會使中職學生道德素質降低。中職學生本來法律意識就淡薄,容易跟隨這些現象誤入歧途。
網絡環境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存在著利弊的影響,面對這兩種影響學校要及時采取教育措施,重視心理教育問題,幫助學生成長。
二、如何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強調的重點教育項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學校、家庭和社會需要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中職院校學生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嚴重。由于各種原因他們的心理健康存在很多問題,影響著健康和未來人生的發展。針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結合當今時代的網絡環境我們應從以下方面提出對策。
(一)學校要認識到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學生課程的重要內容,是素質教育強調貫徹實施的德育內容。學校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中職學生的必要性,分析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處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職學生面對很多壓力,在這種狀態下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學校要引起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學校應從當今社會環境的實際情況出發,多組織一些心理教學活動,通過一些課堂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可以把教育學和心理學內容滲透到課堂中來,通過心理教育使學生從思想上覺醒,認識自我,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激發他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判斷標準,最終形成正確的道德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滲透一些網絡道德觀、法治觀等,讓學生自己意識到正確道德觀的重要性。自覺抵制網絡環境中的不良信息,規范自己在網絡中的行為。平時開展一些網絡法律講座,讓學生從心底形成文明上網的習慣。
(三)制訂健全的青少年上網法律法規
法律對人的行為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國家應該盡快制定一些法律條例來約束青少年的上網行為。對一些青少年網站的建設要嚴格監管,避免不良信息滲入,健全網絡法律體系。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有針對性地解決網絡中存在的問題。
網絡時代的到來是社會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不良影響。我們要不斷加強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好網絡資源,將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結合,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優化網絡環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場所。
參考文獻:
[1]高俊濤,王春艷,趙國艷,等.網絡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挑戰[J].科學中國人,2016(2).
[2]張鈺平.聯網背景下學生教育問題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