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摘 ? ? ? ? ? 要] ?“兩課”指我國現階段在普通中高職院校開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法律基礎課程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課,這樣的定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與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實際需求不相適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法律基礎課程的定位,只有科學的課程定位才可以產生好的教學效果。
[關 ? ?鍵 ? 詞] ?法律基礎課程;定位;中高職院校;依法治國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132-01
一、法律基礎課程定位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基礎課程的定位無法實現依法治國方略下的提倡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范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律有效實施有賴于道德支持,道德踐行也離不開法律約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皥猿秩嬉婪ㄖ螄币笪覀兊姆山逃m應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而把法律基礎課程歸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無法體現依法治國這一重要方略的地位,也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不大。
(二)法律基礎課程的定位無法滿足大學生的現實需要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材涵蓋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在法律基礎這個部分,教材只是簡單地介紹了我國的一些基本的法律條文和規定,而對這些法律條文和規定沒有給出相應的解釋及其適用范圍,更沒有舉出典型的案例加以分析相關的法律條文,對剛入學的大一新生來說,這些知識無法消化理解,更談不上當遇到相關的法律問題時自己該如何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化解相關問題。
二、我國中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程定位的基本依據
從教育的功能我們可以知道,教育具有社會功能,指教育對社會的反作用。因此首先,我們在對中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程定位的過程中,必須圍繞中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需要考慮社會的需求,為社會的進步發展輸送一批合格的人才。其次,我們在進行法律基礎課程定位時,要充分考慮中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中高職院校的辦學特征體現了教學目標的定向性以及專業課程知識的職業性,旨在培養我國當下經濟發展需要的一線應用型人才。因此我們在進行法律基礎課程定位時,要注重傳授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法律知識,學生在走向社會,進職場,能夠結合相關的法律知識,學會運用法律思維來解決相關的問題。最后,我們應該結合中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在課程定位時,充分考慮被授課對象的知識基礎以及理論水平素養,給予他們一些能夠理解和吸收的法律知識。中高職院校旨在培養社會需要的,在技術以及服務等一線工作的技術型人才,要求學生畢業步入工作崗位后具備較高的實踐動手能力。
三、我國中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程定位的期望
(一)中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程的準確定位
法律基礎課程在我國中高職院校中應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學生通過法律基礎知識學習,對我國的法律知識有相應的了解。學生針對不同專業可以學習到相關的法律知識。首先,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對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后,遇到相關問題學會用法律的思維解決問題。其次,法律基礎課程應充分考慮中高職院校學校的辦學特色,根據中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為學生學習法律基礎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最后,法律基礎課程的開設要堅持實踐性與理論性相結合。學生在獲得書本知識的同時,要在實踐中能夠運用法律的知識。法律基礎課程要注重實用性與理論性相結合,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會運用法律思維思考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
(二)科學定位指導中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程的開展
中高職院校法律基礎課程的課程目標的來源是基于學生的學習需要、法律課程的課程目標、中高職院校的教育培養目標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通過對法律基礎理論的學習,了解相應的法律規范,培養自我的法律意識以及法律觀念。同時,學習有關學生自身專業知識所需要的法律知識,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可以起一定的作用。
四、結語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已經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中高職院校的學生是一群特殊的受教育對象,對他們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對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習是中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法律知識一種最直接的途徑之一,但是現實生活中,中高職院校的法律基礎課程出現了許多問題,問題主要來源是法律基礎課程的定位,因此如何對中高院校法律基礎課程進行科學的定位顯得十分重要,只有正確的定位才能指引法律基礎課程的開展以及相關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實施,從而對中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很好的法律知識教育。
參考文獻:
[1]黃佳.“法治中國”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發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86-88.
[2]雷天曉.高職院校應加強青年學生的誠信教育[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
[3]佘雙好.現代德育課程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