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逢勇
[摘 要] 隨著職業教育愈加被國家重視,教學改革也變得愈加迫切,小組合作學習與教改提倡的“行動導向,理實一體”的教學理念相契合。提高中職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應從滲透教育理念、把握合作契機;合理小組分工、明確合作目標;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合作興趣;放手自主探索、加強合作互補;組織小組對話、展示合作成果;做好教學評價、推進合作效率等幾方面著力加強,進而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支撐。
[關 鍵 詞] 中職;數學課堂;有效合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38-02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辦學與發展,隨著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也隨之而來。各類師資培訓、信息化應用撲面而來,教師的新理念學習和信息化比賽層出不窮。中職數學教師須深刻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理念,并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科學合理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貫徹新理念的重要舉措,如何有效實施則成為一線教師持之以恒深研的課題。中職數學課堂與普通中學的數學課堂不一樣,其更加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合作學習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現代教學改革提倡“行動導向,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而小組合作學習與之完全契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中職數學課堂科學合理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粗淺看法,與同仁共勉。
一、滲透教育理念,把握合作契機
中職數學課堂更需要師生間的互動,改變學生心中“乏味的數學課”,小組合作學習則是改變乏味數學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不僅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而學生的小組合作理念應當成為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理念,它不是所謂的“沒有小組合作的課堂就不是課程改革的課堂”的唯一性,也不是一定要在每一個環節都要設定小組合作,它也是有合作契機的。
教師在教學時要精心把握小組合作的時機,這些時機具體表現為:一是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產生了合作學習的愿望時。如《區間的概念》一課,在學好概念及例1后,可以設問:“通過剛才的學習,區間的表示書寫簡潔又方便,它能替代集合嗎?”學生有了多種見解時,在鼓勵的同時,通過設置兩三個小問題逐步導向“區間只是一類特殊的集合,表示的范疇很有限,它無法取代集合的地位”這一結論。這當中,師生間、學生間你來我往、互補解釋,促成了合作學習。二是當一定數量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通過師生的互動來帶動學生間的合作。如,立體幾何章節因知識的抽象,多數中職生面臨較大的學習阻力,教師應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物操作等,讓學生在具體操作、合作學習中面對疑難、解決困惑。因而個人努力無法解決時,應倡導學生合作,使學生感受到與同伴合作的必要性;三是在處理教材的重、難點處設置合作。中職生往往重視專業課學習,數學定理、公式很快被遺忘。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學習知識的重難點,可以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促進每一個學生主動學習重、難點知識,在成功與樂趣中體驗學習。
總之,在實施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認真傾聽的合作學習習慣為前提,以透析教材、制定完善合理的合作任務為基礎,以把握恰當的合作時間為保障,把握合作時機。
二、小組合理分工,明確合作目標
中職班的學生在學習基礎、就讀專業、男女生比例、學生情況等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性。在數學這一文化課堂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出現不探討、不互助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但這與合作學習的初衷“積極調整學生的參與度”相違背。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是:熟悉教材、把握重難點,圍繞教學目標及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把小組成員做合理的分工,激發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讓活動沿著設計目標有序進行,真正讓每個成員有效率地開展合作。如《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一課關系式“sin2α+cos2α=1”的引入,先布置各小組計算“sin230°+cos230°、sin2(-45)°+cos2(-45)°、sin2120°+cos2120°”,為了讓這一學習目標能順利進行,對每一小組成員的角色作安排:(1)小組長:選學習優秀者擔任(幫助解決三角函數特殊值、無理數的計算等),保證整個小組的學習能夠順利進行;(2)操作員:選各層次的學生組成,動手計算上述三個式子的值;(3)記錄員:成績中等以上,負責整理三種情形的結果;(4)匯報員:先履行好操作員職責,再負責向全班展示本小組的成果。這樣的分工可以保證小組成員間互相激勵和幫助,最大限度上讓每一個學生參與。
當然,角色分配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需要而改變,允許學生根據不同的活動自由調整角色,重要的是要求小組成員能夠積極承擔個人責任,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揚合作精神。
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合作興趣
數學合作學習可以培養中職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為了能營造中職課堂探究、思考的合作討論氛圍,教師在合作前必須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體會合作學習、分享知識和交流經驗的樂趣。問題情景的創設盡量結合他們所學的專業,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這樣能營造更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如《函數的實際應用舉例》一課,“小資料”中關于地球淡水資源可以增加本縣飲用水實情介紹:近幾年隨著我縣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區的飲用水資源日趨緊張,大家一定要加強節水意識。按這樣的速度大池水庫的儲水量在5年后將出現嚴重枯竭,為此我縣已著手興建興頭水庫來解決這一喝水難題,這樣就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又如在給學前教育專業班上《集合與元素》一課,可以以她們在幼兒園見習經歷“請小朋友們將各種玩具分別整理回家”為問題導向,思考每個玩具與這個“集體”的關系,從而引出課題。《指數函數及其圖像與性質》一課,從手工課折紙操作入手,將一張紙對折6次后,觀察折痕條數的變化規律作引入。建筑工程班在上“三角函數”章節時,常結合學生的室外專業課的實際操作進行引入;機械加工專業在學習直線與圓、立體幾何等章節可以結合制圖課進行引入等。總之,通過他們熟悉的例子導入,自然地引導學生走入知識點、概念,在興趣點上再合作學習,感受數學課里的學習生活和生活中的數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構建豐富的學習思維。
四、放手自主探索,加強合作互補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教改下的課堂重要模式,也是中職學校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而且在三者之中,自主是前提、基礎。強調合作交流,并不意味著要放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因為別人或小組無法替代個人的自主思考和探索。中職生往往沒有信心學好數學這門文化課,但因其基礎性和重要性,教師要放手并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自主學習,培養他們數學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只有當學生對知識概念有一定的認識和感悟時,才能真正將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如《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一課,先讓學生觀察思考高斯的求和方法(困難生可以作減少些項數等處理改變,如求和1+2+…+20),動手計算求和,激發他們獨立探索的積極性,讓每位學生明確“高斯求和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他們從特殊過渡到一般,采取小組合作并類比剛才的方法對a1、a2、a3…an-1、an進行求和,突破本課的難點。顯然在個人的獨立思考結束后,成員間對問題的不同思考方式可讓他們在交流中互相補充,合作學習得以順利進行。
五、組織小組對話,展示合作成果
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學知識在多數中職生的記憶里是恐懼的,根本原因是課堂心理素質及溝通能力方面的不自信。小組合作的價值之一就是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機會,提高每個學生的自身素質,加強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中職數學課里采取這一方式,一是學習數學的需要,二是培養職業學生職場能力的需要。課堂內通過組內或組間活動開展的同時,每位學生既要學會認真傾聽他人的訴說并給予自己正確的評價,又要學會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一來一往間相互明確了自己和他人想要表達的思想見解。正是這樣,組織好小組之間的對話,讓他們從容自信地展示出大家的成果,是把合作推向高潮的關鍵環節。如《對數函數及其圖像與性質》一課,可設置“學以致用”環節,引導學生間的合作對話,鞏固已學知識。先是組內交流:為另一個小組舉一個對數函數的例子。接著是組內再交流:組內選出代表準備展示成果(說出小組所給例子的定義域、值域、草圖等)。第三是組間交流,求出其他組所舉例子的函數定義域、值域并畫出它的草圖。經歷出題、解題、結題三次對話,最大限度上保障學生的參與,一起交流經驗體會,最后把自己的成果進行展示,讓大家進行評論,充分詮釋了數學小組合作的有效性。
六、做好教學評價,推進合作效率
教學評價是合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環節,科學的評價機制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學習動力,促進合作從而提高合作效率,內容上著重把握學生個人表現、合作狀況和合作效果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對中職生的合作評價要以激勵為主,從欣賞的視角評價學生的合作行為,要充分挖掘合作過程中的亮點。評價方式努力把握好三個方向。一是教師評價:中職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進而影響著合作效率的高與低;二是組內評價:合作過程教師不可能十分清楚每個學生的表現,如計算錯誤、公式記憶、解題速度等問題,開展組內的自評、互評正好彌補了教師評價的不足,使評價趨于客觀、公正,更有說服力;三是組間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中職校的學生技能大賽有不少團體賽,學生日后的實習和就業特別需要團體意識。數學課里開展“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活動,正好迎合了學生的職場需求。因此,積極地開展數學合作評價,不僅提高了數學能力,還能在文化課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榮譽感。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小組的討論和交流,通過共同努力、優勢互補達到共同進步,它不僅使學生理解了數學知識,還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這一手段的正確實施使中職數學教學變得更有活力、更開放,學生學以致用、學有所得,有力地推進了中職數學課堂改革,實現中職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韓春冬.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學苑教育,2017(24).
[2]沈平.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4).
[3]郜軍偉.提高中職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上旬),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