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麗紅
[摘 要] 中職數學是中職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中職生學習其他專業的基礎,甚至對學生以后工作影響也很大,但是中職數學教學中也出現了新的問題:中職生的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低等。只有立足實際、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提高中職數學的教學效率。
[關 鍵 詞] 中職數學;教學效率;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40-01
隨著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國家對中職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新的要求。數學課程作為中職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要打好本身文化的基礎,同時也為學會其他專業課程打下理論基礎。由于中職生的基礎較差、學習能力弱、學習興趣不濃等因素的存在,如果教師沒有摒棄落后的教學理念,還是照本宣科的話,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無論在數學教學中遇到多大困難,都要想方設法去克服、多管齊下,必定會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
中職生的基礎較差,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還不成熟,學生對抽象數學的理論、概念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并且有畏難情緒,從而導致學習興趣低下。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根據課堂教學任務,合理創設學生所熟悉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熟知的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到數學并不抽象,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情感基礎。例如,在教學《指數函數及其性質》時,本節課的重要任務是理解指數函數的概念和意義,并探索指數函數的性質,能運用指數函數的圖形和性質解決有關數學問題。筆者設置了這樣的情境:如果讓1號同學從家里帶來2粒米,2號同學帶4粒米,3號帶來8粒米,以此類推,我們班的號數最大是50號,那他要帶多少粒米呢?在大家忙著計算時,教師告訴學生,可以用我們這節課要所學知識——指數函數及其性質來解決問題。這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學生從內心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指數函數及其性質”相關知識。這樣讓學生從情感上靠近數學,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不再認為數學枯燥無味。
二、聯系實際,科學設置教學內容
現行中職學校使用的教材都是一致的,缺乏考慮各地區、各校區的特殊性,雖然中職數學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有一定的聯系,但無法貼近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而各個中職學校又沒有能力去編印符合本校學生特點的教材,這就導致了學生所學知識與專業知識聯系不緊密,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想方設法把數學知識與學生所學專業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到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對所學專業的有效價值,并且在教學中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讓數學教學妙趣橫生。如某同學利用暑假經營一家報刊攤點,從本市買進晚報價格是每份0.40元,賣出是0.60元,賣不掉的報紙按每份0.05元的價格退回報社。一個月(30天計算)里,有20天可賣出400份,其余10每天只能賣出180份,那么該攤點每天從報社買進多少份報紙才能獲得最大利潤(每天從報社買進的份數是相同的)?
三、采用研究性教學,培養學生探究精神
探究性教學是基于構建主義基本原理,通過學生主動探究、合作等學習方式去開展知識探索,從而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開展探究性學習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遷移能力。特別是對中職生,培養他們的學以致用的能力尤為重要,通過探究性學習,才能把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到實踐中。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適當選擇契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綜合性教學,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在教學《集合與函數概念》引導學生分組去探究,從實際問題需要去研究、探討函數的基本性質,由具體抽象到數學符號刻畫相應的數量特征。從初中用變化的觀點理解函數概念,到現在用集合和對應來理解函數,認知結構發生變化,探究性學習是這一轉變的學習關鍵。
四、重視因材施教,運用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學在課堂上按統一的標準進行教學,一階段后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統一的教學目標,實行相同的教學過程,設置統一的檢測機制,實施一樣的評價方式,殊不知,這樣標準流程只適合一部分學生。有的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吃不飽”,有的學習能力弱點的學生會“吃不了”,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這是教學實情,這決定了我們不能按“一刀切”的標準教學授課,而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有針對性分層教學。因此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層,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準備不同的教學方法,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這樣才能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不同的任務,才能因材施教,讓所有的學生都獲得相應的發展。在實施分層教學時,由于中職生數學基礎薄弱,教師要淡化結果性評價,突出過程性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找出亮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找出差距,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輔導策略。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中職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需求出發,立足實際,創新教學模式,多管齊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優化教學方式,最終形成符合本校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娟.如何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果的幾點反思[J].現代交際,2012(5).
[2]李紅.對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效率的淺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