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林
[摘 ? ? ? ? ? 要] ?體能訓練是各運動項目訓練的基石。同樣,在跆拳道訓練中,體能訓練理應認真對待。通過文獻資料查閱、實地調查和專家訪談,對跆拳道體能訓練進行剖析,將跆拳道的體能訓練拆分為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研究得出:一般體能訓練是體能訓練的基礎,一般體能對專項體能起到補償性作用,專項體能訓練是體能訓練的重點,專項體能是一般體能訓練的升華,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訓練針對性不同;只有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訓練交互作用,才能使體能訓練產生質的變化,以期為跆拳道訓練提供借鑒性建議。
[關 ? ?鍵 ? 詞] ?跆拳道;特點;一般體能;專項體能
[中圖分類號] ?G886.9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199-01
體能是指各項運動項目中運動員所表現出的運動能力,是跆拳道與對手同場競技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跆拳道運動員在同場競技中比分超越對手以戰勝為目的的不同能力的綜合。這能力綜合體包括外在的身體形態(身高、體重、手長、臂長、腿長等)、機能水平(包括肺活量、有氧能力、無氧能力等)、運動素質(包括跑、跳、跨、反應等素質),身體形態主要是先天養成,后天塑造;機能水平經過后天培養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跆拳道運動員的運動素質是關鍵因素,本質上決定了體能的優劣高低。所以,要想更科學高效地優化跆拳道訓練手段和方法,以跆拳道自身特性為基礎,根據跆拳道運動員的不同身體訓練條件,量身定制訓練計劃,為了更好地夯實訓練基礎,在訓練期間穿插適量的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訓練。跆拳道體能訓練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根據跆拳道體能訓練原則,將體能訓練細化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是重中之重。
一、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的關系
跆拳道的一般體能訓練應著重強調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的訓練,專項體能訓練中的力量訓練應著重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訓練,速度訓練著重反應速度的訓練,耐力素質是堅持比賽全程所表現出的能力。那么一般體能究竟與專項體能有何聯?
一般體能訓練是體能訓練的基礎,一般體能對專項體能起到補償性作用,專項體能訓練是體能訓練的重點,專項體能是一般體能訓練的升華。從“木桶原理”角度來看,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的各指標訓練都不應放松,做到兩手都要抓,兩邊都要練,假如兩者一方訓練弱勢,就會阻礙體能訓練的能力提升,例如一般體能訓練的力量素質弱勢,其余體能素質優越,那么運動員有可能在訓練中容易受傷或者能力提升慢。
二、跆拳道體能訓練的實踐方法
實踐方法訓練主要針對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訓練。
(一)一般體能訓練的實踐方法
一般的體能訓練主要包括基礎的力量訓練、保障功能的耐力訓練、關鍵的速度訓練和重要的柔韌訓練。
1.力量訓練——基礎
力量是身體素質的基石,當然在體能訓練中力量訓練就是基礎。主要練習方法針對上下肢和大肌肉群的訓練。深蹲和半蹲可以練習臀大肌和股四頭肌,腰腹肌主要采用俄羅斯轉體和卷腹練習,上肢力量練習主要采用負重啞鈴杠鈴推舉等,以大力量快速為主。
2.耐力訓練——保障
耐力訓練主要體現在同場競技中所用技術的持久性,是極速運動的后勤保障。耐力訓練主要表現運動員的心肺功能,主要方法是循環訓練法,長跑是循環訓練法最常見的手段之一。
3.速度練習——關鍵
速度是同場競技的關鍵因素之一。其訓練方法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和本體感覺三個方面進行訓練,視覺是看手勢,聽覺聽口令或者哨音,本體感覺是通過觸覺感觸。
4.柔韌訓練——重要
良好的柔韌性可以降低運動員的受傷幾率,可有利于運動員各技術動作的掌握和學習,其訓練部位包括肩關節、腰部、股四頭肌、股后期群等,訓練方法主要有坐位體前屈、跨欄座拉伸等方法。
(二)專項體能訓練的實踐方法
1.基礎性的力量訓練
專項的力量練習主要體現在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那么針對訓練快速力量主要采取減少負重快速出拳和出腿,以達到快速的目的,針對最大力量練習主要采取增大負重力量,對手臂和大腿增加負重力量。
2.保障性的耐力訓練
專項耐力在跆拳道的比賽中體現為對比賽的體力保持。那么訓練方法可以采用訓練法,將模擬比賽時間延長,或者增加比賽局數,或者每局比賽間隔時間縮短。
3.關鍵性的速度練習
速度練習主要體現在反應時和運動員腳步,反應時的練習可以通過擊打空拋網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一分鐘內擊打個數評價反應時的能力,腳步的訓練主要采用腿部腳踢沙袋,規定時間內踢中的次數為評價方法。
三、小結
跆拳道體能訓練需要綜合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在訓練的同時要遵循科學性和循序漸進原則,注意區別對待,同時要注意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如何更加有效地結合一般體能和專項體能,這是以后我們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孫茂君.跆拳道[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6.
[2]李帥.跆拳道體能訓練的特點分析[J].科教導刊,2016(8x):139-140.
[3]劉偉華,岳海靈.談跆拳道體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J].山西體育科技,2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