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摘 要] 在現代化迅速發展,整體教育水平顯著提升的背景下,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深入分析發現,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從問題入手,闡述了應對策略,旨在為提升中職學前教育質量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
[關 鍵 詞]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65-01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更多的保教人員,實現當前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直接關系著人才培養質量、培養規格。從近幾年幼兒園的反饋信息中得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普遍不高,且理論基礎薄弱,這也成為制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一)課程設置理念落后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未能順應時代發展,更新傳統的課程設置理念,難以與社會發展相互聯系。由于傳統設置理念的影響,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課程內容重復的現象普遍存在,無法深入貫徹新課改發展理念,難以適應經濟發展常態,同時也無法滿足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需求。
(二)缺少課程設置特色
大部分的中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均采取了少素質課程、多專業課程和技能課程,難以將課程特色凸顯出來,進而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發展需求,與社會學前教育人才要求背道而馳。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計中,多為復制幼兒師范學校課程,未能凸顯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特色。
(三)課程整體開發不夠
基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的特殊性,在課程設置上需要結合學校、學生、幼兒園三者綜合考慮,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在課程設置上過于強調崗位要求、專業技能等,未能促使各個科目相互聯系,且課程設置重復現象嚴重。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應對策略
(一)更新課程設置理念
中職院校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選擇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依據幼兒園的發展需求,綜合考慮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特殊性,及時更新傳統課程設置理念,緩解當前師資短缺現象,重新審視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盡可能培養出基礎知識扎實、學科知識扎實、創新能力強的學前教育人才。
(二)合理調整課程結構
合理增加實踐課程,確保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增加專業技能課程設置比例,掌握基本的幼兒護理、保健技能知識;增加專業理論課程的比重,確保文化課程占比的科學性;將課程內容模塊化,最大限度地實現課程設置目標。同時,還需要增加課程的時長、課程范圍等,依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需求,適當地設置部分微型課程。需要注意的是,在微型課程設置中需要縮短時間、確保課程內容的靈活性,以此確保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進而更好地解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育中的問題,緩解不同專業課程之間的矛盾。
(三)凸顯職業教育特色
就實際情況而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幼兒園屬于定位因素,教師屬于定性因素,中職教育屬于定格因素。因此,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設置中,需要凸顯出職教、教師專業技能、幼兒園的特色,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設置中可以將其劃分為文化課程、基礎理論課、專業技能課程三部分。其中文化基礎課程需要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確保文化知識的充足,以此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后期的就業奠定基礎。在專業理論課程設置中,需要確保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專業技能課程設計中,要聘請專業技能過硬的教師,更好地滿足幼兒園的發展需求,同時實現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特長的培養。
(四)強化課程開發力度
基于實際教學中,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難以滿足人才發展需求,因此,需要加強課程的整合與開發。文化基礎課程需要依據中職教育發展目標,參照新課改要求刪減部分課程,在課程設置中需要滿足開放、有效的原則,契合學生的終身發展理念,全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需要基于專業、執教特點、教學需求等,確保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同時還需要注意課程之間搭配的科學性,在教學中融入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全面提升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為我國教育事業帶來了較大的發展與挑戰。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其教學中,需要深入分析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的問題與缺陷,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確保人才培養的規范性與合理性,以此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正志.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當代音樂,2016,20(15):24-26.
[2]肖鳳翔,黃曉玲.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材建設現狀與發展建議[J].學前教育研究,2016,10(6):60-66.
[3]梁俊.當前學前教育專業中高職課程銜接的問題與對策[J].技術與市場,2016,23(2):135-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