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英
[摘 要] 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結合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高度融合、具有較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軟件技術專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依托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特制定遼寧輕工職業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74-01
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載體之一就是現代學徒制。目前,高職院校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把現代學徒制特征描述為“雙主體辦學,雙身份學徒,雙場所教學,雙證書制度,雙導師隊伍”。然而,這些僅是對現代學徒制進行的淺層次外在特征描述,并沒有觸及現代學徒制的內在本質特征。
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綜述
現代學徒制的首要要素是師徒關系,學徒在師傅指導下系統地進行技能學習,才能讓這一關系達到穩定狀態。另外,高職院校有極好的校內實訓基地,聘請企業師傅利用基地的資源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訓練也是現代學徒制的一種模式。
實施現代學徒制,在結構、質量、水平上存在學校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不能適應的“四脫節”“四缺乏”的問題。為了深化產教融合,倡導工匠精神,解決現代學徒制存在的諸多問題,遼寧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了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校企一體化為基礎,以三級導師團隊為核心,以項目引領的模塊化課程體系為支撐,以二室二線為平臺,以過程化與績效考核評價為保障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為現代學徒制提供了一種新模式。
二、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基礎
(一)有優良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先后與大連九州、大連恒新、大連奇輝、大連紅旗網絡、銳捷網絡等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該專業還與北京尚觀科技、中軟國際、東軟、埃森哲等多家國內外著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每年都會有很多學生到相關企業培訓、實習并擇優推薦就業。對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有較深的理解、嘗試,為現代學徒制建設項目(試點)過程中深度的校企融合奠定了基礎。
(二)有優良充足的校內外實訓基地
幾年來,該專業(群)建設有綜合布線、無線安全、云計算等校內網絡實訓中心實訓基地12個,設備總值1000萬元,生均設備值超過1.3萬元;校外實訓基地10個,能滿足各專業方向學生實習實訓需要,如上表所示。
三、總體方案
該專業實施了專業特征明顯的“校企聯動,課證融通,行業為標,訂單為主”人才培養模式,解決利益主體訴求脫節和缺乏協同育人活力的問題。在遼寧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學院與星網銳捷網絡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試點。學院提供場所,與駐校企業共建校內實訓基地,企業帶著項目和技術骨干與學院實施工學交替的三級導師學徒制,有效地解決了實施現代學徒制需要雙場所教學的矛盾,促進了校企共同發展,滿足了不同利益主體的價值訴求,形成了政府主導、行業指導、園區依托、學校和企業雙主體的政校行企園五方聯動、三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
四、現代學徒制具體實施方案
(一)創立項目引領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創立項目引領的模塊化課程體系,解決了課程內容與生產
標準、技術標準相脫節和課程體系缺乏產業元素融入的問題。依據動畫片生產項目的六個核心技能崗位,學院設計了對應的六個模塊課程,將生產標準、技術標準融入課程內容,以商業動畫項目為載體呈現教學內容,并出版系列配套教材。
(二)搭建“二室二線”平臺
搭建“二室二線”平臺,實施過程化與績效考核評價,解決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脫節的問題。學院建設了理實一體化實訓室、大師工作室、教學動畫生產線和商業動畫生產線。學生在理實一體化實訓室會學習六個模塊課程,然后進入教學動畫生產線開展崗位技能訓練,過程考核合格后進入商業動畫生產線或大師工作室完成商業動畫片的生產,按照績效考核獲取報酬。學生在三種情境中工學交替地學習,會使技能呈現螺旋式上升趨勢,實現從學徒向職業人的轉變。
新模式極大地調動了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熱情,從根本上解決了持續激發三級導師團隊這一創新主體開展創新活動的內生動力,解決了學校到企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實現了校企零距離對接,為解決現代學徒制諸多瓶頸問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具有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王世安.高職以工作室為基礎的現代學徒制研究[J].職教論壇,2013(27):14-16.
[2]謝俊華.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13(1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