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會
[摘 要] 通過對寶坻區高中段學生對體育教師角色期望的深層次了解,提高現階段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認識程度,促進高中段體育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教學水平,使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更加融洽。在利于教學的同時,對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終身體育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關 鍵 詞] 高中段學生;體育教師;角色期望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93-01
一、引言
角色期望是指個人或社會對社會群體中的個體所擔任的某種社會角色的特定行為的表現預期。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體育教師角色也由傳統的單一教育者角色發展為多重角色集于一身的新時代體育工作者,不僅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者、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引導者,同時也是體育教學改革的研究者。通過對寶坻區高中段學生對體育教師角色期望的調查研究,以期為體育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把握角色、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幫助,這對提高寶坻區的體育教學質量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二、寶坻區高中段學生對體育教師期望現狀
1.我區高中段學生中男生和女生的性別比例結構基本合理。多數學生對教師性別的期望度較低,持無所謂的態度。對體育教師年齡的期望主要集中在25~35歲,其次是36~45歲這兩個年齡段上,其他年齡段相對較少。大多數學生對體育教師的性格期望更傾向于“外向型”。所謂的外向型性格主要是指個體在生活與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開朗、樂觀、豁達、幽默風趣等良好品格。因為具備這種性格的體育教師與學生的相處更為融洽,更易讓學生接受,這對提高體育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我區高中段學生對體育教師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任務型”“事業型”以及“生活型”這三種類型上。原因是:這三種類型的體育教師均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在教學態度上對待所有學生都能一視同仁,不會因為學生的家庭條件或其他因素而對學生區別對待,專業素質水平較高,事業心較重,具有良好的師德。而“混世型”和“勢利型”教師只有極少部分學生喜歡,這部分學生大多是學習成績較差或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因此,部分體育教師還應注重師德的培養和提高,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榜樣作用。
3.教師的儀表形象主要通過言行舉止、著裝、形態、身高長相這四個方面展現在學生面前。我區高中段學生對體育教師的個人儀表形象期望以“言行舉止得體”和“著裝整潔”為主,而對“形態優美”和“身高長相較完美”的期望相對較低。主要原因:體育教師從小就接受體育訓練,在言行舉止上相對粗放一些,加之部分體育教師不修邊幅,著裝隨意,也就導致多數學生對體育教師的個人儀表形象的期望相對較高。其中,對體育教師的形態優美和身高長相較完美兩項的期望以女生居多,女生的心理發育比男生快,因此,更加注重外在的審美需求。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不僅要在體育學習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而且還要在生活細節上加以注意,這對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體育教師的學歷水平可分為大專、本科、碩士及碩士以上四個層次。我區高中段學生對體育教師的學歷水平期望以本科和碩士為主,還有一部分學生選擇碩士以上,這說明大多數學生更期望得到高學歷體育教師的教導。主要原因:現階段體育教師人才相對匱乏,缺少體育類人才引進,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不高,已逐漸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體育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加強,這是導致我區高中段學生對體育教師學歷水平期望較高的重要原因。部分體育教師由于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不重視,對待教學工作敷衍塞責,缺乏責任心,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缺乏耐心,存在教學態度問題。另外,由于體育教師人員編制相對不足,部分體育教師還要擔負與自己專業不符的體育教學,專業性不強,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動作示范不到位,講解不透徹,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這也使學生迫切期望體育教師提高綜合素質。學生對體育教師工作能力的期望呈現多元化趨勢,但主要還是“教學能力”和“訓練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期望指數相對較高。這說明我區高中段體育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體育教師在教學能力、課堂組織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只有體育教師的工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才能為學生提供水平較高的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體育基本技能的動作要領,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的禁錮,開拓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手段,既活躍體育課堂氣氛,又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因此,體育教師要想達到學生對其角色的期望,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教學能力。
三、總體建議
建議高中段體育教師不斷提高專業素質的同時,還要加強自己的教學責任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師德榜樣。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促進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不斷豐富教學形式,進行差別化教學,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體育教師要摒棄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學會尊重學生,成為學生體育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參考文獻:
[1]郭太瑋,潘紹偉.新課程標準實施與體育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J].體育學刊,2004,11(5):96-98.
[2]王卓,楊建云.教師專業素質內涵新詮釋[J].教育科學,2004,20(5):51-53.
[3]陳劍梅.關于教師角色期望研究的幾點思考[J].懷化學院教育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