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躍進
近年,隨著我國對農業的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越來越多大,如何規范農民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工作是我們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的特征
(一) 根本目標為服務最優化
農民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其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管理,遵守基本法律,由農民自己共同組建、辦理。農民專業合作社完全按照合作制原則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共同生產、經營,并抵御市場風險,取得規模效益。農民合作社與一般的企業有所不同,贏利并不是農民合作社的目的,具有自我服務的公益性,其所得的收益,除去運營管理成本和擴大經營的費用之外,全部用之于農民本身,即服務最優化才是農民合作社的根本目標。
(二) 農民合作社財務關系不穩定
農民合作社尊重農民意愿,入社及退社都比較自由,但這卻導致了農民合作社的資金穩定性較差。農民與農民合作社之間的交易可能會隨著其生產規模數量、經營能力等變化而變化,使得農民合作社的財務關系并不穩定。
(三) 財務管理較為復雜
由于農民合作社采取自愿入退農民社,管理是是民主制度、不允許外業資本流入等措施,使得農民合作社的財務管理較為復雜。為了優化農民合作社的財務管理,相應的措施必不可少。
二、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
(一) 農民合作社財務制度不健全
我國現如今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規模還不是很大,在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面也有所欠缺,多數農民合作社沒有專業的財務管理機構。部分農村合作是為了降低支出成本,委托村會計完成做賬,質量得不到保證。另外,農民合作社內部人員控制及對資產的控制也不夠嚴格,內容過于簡單,且無量化指標,無實際作用意義。且多數農民合作社的負責人本身也是農民,缺乏較強的財務意識及能力,使得資金的使用效益大大降低。還有部分農民合作社相關的財務制度執行力度欠缺。
(二) 農民合作社規模小,投資形式亂
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覆蓋范圍僅為本鄉本村,或是由相鄰幾戶組成。甚至部分農民合作社的入股成員每人投資數額不超過百元。第一期資金入股后,后續補充就很難繼續跟進。
(三) 農民合作社產品附加值不高,會計核算不精準
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初級或初級加工產品進入市場,產品附加值不高,各個種類的產品都有,加之缺乏管理經驗,手續等不完善,在進行產品成本結轉時更難精準化。
且部分農民合作社會計核算基礎能力本身薄弱或欠缺等問題。此外,在農民合作社的會計賬簿設置方面也并非相當規范,對于財務情況無法全面的記錄展現。在現金管理上,農民合作社存在公款私用的情況,會計核算過程也不透明規范。
(四)農民合作社資金營運能力差
農民合作社對于其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應收款等的有效管理欠缺,也存在資金審批手續不合理,賬目與物品出現不符的情況等。此外,農民合作社因為信譽不高等原因,一般進行融資的渠道較為狹窄,且農民合作社成員的收入也普遍較低,因此內部融資也較為困難。加之政府財政對農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有限,導致農民合作社資金營運能力更差。
(五)農民合作社審計監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審計監督及管理對于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而言十分重要。但是目前這項工作的制度并不健全,且許多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很少對農民合作社的實質性業務進行審計監督,報告的書寫也十分草率,甚至部分農民合作社的會計信息也不會公開,這對農民合作社的財務管理造成了極為不良影響。農民合作社的財政監督管理力度也需要加強,防止資金隨意挪用等情況發生。
(六) 農民合作社財務人員平均素質較低
農民合作社內部負責財務的人員平均綜合素質及水平較低,未受過正規高等教育,大多數都是種養殖大戶,未經過相關的專業指導與培訓,也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可能只對一些基礎有所了解,但是對更為深層次的會計核算、監督等掌握不夠。或普遍不會使用電腦,工作效率低且易出錯。且有部分農民合作社的財務人員并非全職完成工作。
三、提高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水平的建議
(一) 以貨幣形式入股
建議農民合作社社員盡量以貨幣形式入股,如果有房產、農林產品需要作價入股,則應聘請專業機構對此進行評估作價。
(二) 設置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
設置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是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及水平的前提。農民合作社應當設立財務管理職能部門,并設置會計、出納等崗位,不可一人擔任兩職,財務人員要有相應的專業技術能務。同時健全農民合作社財務內控、經濟活動、預算等制度。農民專業合作社所有的資金收付都必須經由出納,產品出入庫必須經由倉庫管理員,并對檢查相應憑證手續再簽字,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
(三) 提高成本結轉精準度,規范會計核算
進入市場的副產品可按照市場可變賣價作價,扣減產品總成本,剩余的成本用品種法分配到各品種、各等級的產品中去,有效提高成本結轉精準度。根據我國相關政策及法律規范會計的核算工作,同時也要重視成本核算。從而提高成本效益。另外也要加強對于政府對于農民合作社財政補貼的核算,避免發生挪用等情況。
(四) 積極拓寬農民合作社融資渠道,加強資金運營
國家及政府應當就農民合作社融資困難的問題制定適當的政策進行一定的引導,從而有效改善農民合作社的融資渠道。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也應當積極為農民合作社提供資金支持與幫助。注重投資也能夠有效加強農民合作社的資金運營。且讓信用社等貸款真正落戶到合作社,而非保證人賬戶,防止被截留等情況產生。
(五) 加強內部審計監督
農民合作社的財務審計需要進一步加強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其次上級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民合作社財務的審查與指導。此外,加強農民合作社的財政監督管理工作。
(六) 提高財務人員工資與人員素質
農民合作社可適當提高財務人員工資,以積極吸收優秀的財務人員上崗,或從各大農業類院校招收會計專業畢業生,或聘請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代理建賬做賬,有效提高財務管理隊伍的整體學歷和專業技能水平。同時完善相關的培訓制度,并加強不同地區農民合作社財務人員之間的經驗交流等。(作者單位為廣東翔宇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