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濤
隨著信息化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設備成為新時期各類企業和機構實現高效管理目標的必要技術手段。隨著圖書館藏的不斷增加,要實現對于圖書館書庫的有效管理,僅僅依靠傳統的管理方式是難以實現的,RFID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的管理技術,在高校圖書館書庫管理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高校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是實現大量圖書的借閱、歸還服務,讓學生能夠有效獲取想要的圖書資源,從知識文庫中獲取更多給養。但是,目前高校圖書館書庫管理中很少應用到最新的管理技術,導致圖書借還管理混亂,圖書借閱效率低,不利于圖書館的有效管理和功能的發揮。
一、RFID技術簡介
RFID技術即射頻識別技術,這是一種新型的自動識別技術,這一技術設備主要是由讀寫器、主機、電子標簽、天線等組成,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通過卷電子標簽放在待識別的圖書表面即可,電子標簽由芯片級耦合原件組成,可以進行信號的發送和接收,其中的無線主要是承擔實現信號傳輸的任務,讀寫器用于接收和發送并執行主機的指令。高校在圖書館書庫管理中使用RFID技術,需要高校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改造電源、防盜門禁、自助借還機等等。
二、RFID技術在高校圖書館書庫管理中的實踐應用
(一)實現圖書館書庫高校管理目標
目前,很多高校已經在圖書館書庫管理中使用RFID技術,這一技術有效的提升了圖書館管理效率,簡化了管理流程,讓圖書館書庫管理更加井井有條。配合相關的智能技術設備,包括掃描設備、與查詢系統聯機的智能電腦和智能書架,實現書籍信息的收集。使用RFID技術設備進行學校圖書館書庫管理,只需要將待整理的書籍放在機器人下方的智能書架上,工作人員操縱管理書庫的智能機器人行走。機器人識別并顯示每一本書籍的RFID標簽信息,將工作人員引到擺放書籍的正確位置進行人工分揀。因為機器人掃描且儲存的書籍信息全部聯網共享,假如工作人員還未來得及將書籍整理歸位,讀者也可以通過查詢系統知道所需書籍的準確位置。
智能機器人的投入使用將改進以往靠人工辨識編碼進行整理時錯誤多、疏漏多等不足,大大提高分揀和盤點的效率:據估算,如果按照每次掃描兩層書架的工作速率,一臺機器人四到五小時就能讀完二十萬冊圖書的準確信息。也就是說,工作人員做不完的工作,交給它加班一個晚上就順利完成了。
與智能機器人相配合的是RFID門禁系統和RFID圖書自動借還系統。校內原先的系統依賴傳統的磁條,借還圖書時需要手動掃描二維碼,比較麻煩。現在推行的新系統中,每本書都將擁有自己的“身份證”——RFID標簽,操作時只要將書放在自助借還機上,系統屏幕上就會顯示所有書籍的具體信息,也可以一次性借還多本書籍,非常便捷。如果借書手續沒有辦妥,門禁系統會鳴響警報并在屏幕上顯示問題書籍的具體信息,輕松消除遺失隱患。
智能機器人由目前的磁導航變為通過激光傳感器進行的自主導航,同時安裝語音系統,使其在工作中和同學碰面時能說簡單的問候語。
(二)為學生提供精準圖書服務
為有效地提升服務效能和服務質量,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在高校圖書館管理中引進“RFID”智能化圖書管理系統。當讀者借、還書時,不需要像條形碼系統那樣逐一進行掃描,只要把書全部放到機器上,根據操作就可以完成借、還書辦理了。讀者可以自己辦理借閱證,自己借書、還書,免去了排隊人工辦理手續的繁瑣。為保障此項工作順利實施,圖書館需要做好前期準備。經過RFID數據轉換、架層標安裝、網絡測試、權限分配、系統培訓、制定《配套說明》及《讀者須知》等一系列工作,順利完成系統改造工程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為讀者提供智能、便捷的圖書借還、查詢等服務。“自助借還書機”亮相校本部圖書館,學生可利用分布在學校圖書館書庫的智能借還書系統設備上自助完成借書、還書、續借等服務。師生只要持校園卡通過門禁閘機刷卡入館,即可方便、快捷地借閱圖書。
三、結語
高校的圖書館管理中采用RFID技術進行書庫管理,對于高校圖書館管理而言,無疑是大有裨益的,將RFID技術應用于圖書管理,也是未來圖書館管理的技術發展方向,采用RFID技術實現對于圖書館書庫的管理,能夠實現圖書館書庫管理的手段的革新,帶來更高的管理效益,對于學生的圖書借閱、歸還等體驗而言,也能夠帶來更多的便利。(作者單位為上海建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