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雅潔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綜合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狀況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但經濟的過快增長也造成了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嚴重污染。于是就要求企業更多的披露企業環境信息。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主要是強制性披露,并且存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一系列問題。本文從環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影響因素出發,總結了國內外對于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為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不良現狀提供線索。
一、國外研究綜述
國外關于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外部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團體、媒體關注以及行業特征等方面。
關于社會公眾和媒體關注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Buhr(1998)認為企業外部的社會公眾可以評價和控制一個企業的“正當性”,而公司要證明其自身的正當性則有必要將其進行的環境活動披露給社會大眾;O'Donovan(2002)對愛爾蘭6種行業27家公司的企業高管進行了研究,調查發現受訪公司的環境揭露程度都很低,影響公司披露的主要因素是社會團體和媒體的壓力;Rupley etal.(2012)考察了美國2000—2005 年127家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數據,結果顯示,公司環境信息是否有媒體報道和媒體報道的負面數量與環境信息披露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Moroney et al.(2013)對澳大利亞排名前500 的公司進行分析發現,正面的媒體報道數量和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水平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
關于行業特征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在 Craven&Marston(1999)的研究中,沒有發現行業類型與自愿性環境信息披露程度之間存在相關性,而在此之前的
Bigoness&Perrealt(1981)的實證研究發現IT行業的上市公司會自愿披露更多的環境信息;Zeng et al.(2012)以中國2006年至2008年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分析了中國上市公司影響環境信息披露的因素,Logit模型和OLS模型的回歸結果顯示,環境敏感的、同行業披露較多環境信息的、具有較好聲譽的公司更有可能披露環境信息;Bayoud et al.(2012)采用實證分析和訪談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利比亞2010年至2011年 31 家公司的社會信息披露情況進行了分析,實證結果顯示,公司的行業類型對環境信息披露具有顯著的影響;Monteiro&Aibar-Guzman(2010)對葡萄牙162家公司年報中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實證結果顯示,公司是否為高污染行業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無關。
二、國內研究綜述
國內關于外部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環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規、政府監管和輿論監督這幾個方面,也有部分文章研究社會聲譽、政治關聯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
關于相關法律法規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蔣麟鳳(2009)打破了對環境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傳統研究角度,選取對中、日兩國進行對比的角度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進行對比研究,其對比角度不僅包括社會體制、公眾環保意識等宏觀層面,也包括政府監督等微觀層面,研究表明,我國企業對環境信息的披露不夠主動,只有在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約束和強制的情況下才會披露部分環境信息;
紀珊和王建明(2005)認為,影響我國企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政府法規規定的強制性的披露第二種是企業出于自身目的進行的自愿性披露;隨后王建明(2008)通過選取樣本數據,對可能影響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行業差異和外部制度壓力等因素進行了統計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監管力度越大的企業其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相對更高;馮杰(2011)采用“中國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作為各地區政府對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監管力度的指標,實證結果發現,政府監管與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呈顯著的正相關。
媒體作為外部監督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也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沈洪濤和馮杰(2012)從政治學的合法性理論視角分析了輿論監督對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在控制了公司規模、盈利能力、財務杠桿、股權性質和行業差異后,實證結果顯示,媒體報道的負面程度越大,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此外,王霞、徐曉東、王宸(2013)研究發現公共壓力、企業聲譽和內部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決策,公共壓力,尤其是來自環保部門、證監會以及各級政府部門的政治壓力,能夠有效地解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概率和水平,且企業對社會聲譽尤其是其品牌聲譽的維護是影響其環境信息披露概率和水平的重要因素;林潤輝、謝宗曉、李婭、王川川(2015)研究結果表明政治關聯對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政府補助在政治關聯和環境信息披露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三、結論與啟示
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閱讀可以大致看出,國外對外部影響因素的研究側重于媒體關注和行業類型,而國內對外部影響因素的研究則側重于政府監管。并且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外對環境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區分內、外部影響因素,也未對內、外部影響因素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程度進行比較。因此,在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上,還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間。(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