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旻
在“互聯網+”的高速新時代,企業正面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人才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從全球范圍看,人力資源服務將向平臺化方向發展,服務形態更加豐富,新模式和新業態不斷涌現。從市場服務主體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已逐漸從提供招聘服務、人事代理、勞務派遣等傳統的、單一的服務產品,向提供人力資源外包、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產品轉變,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呈現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三類主體競爭發展的格局。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加速進入資本市場,涌現了大批掛牌上市的各類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及一批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的國有人力資源服務企業。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要從體制機制上大膽改革創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橫向縱向多維度的合作,盤活資源,實現有效激勵,培育核心競爭力。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潮中,深入研究人力資本服務領域的各項工作,整合現有資源,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人力資源服務的融合,培育新的增長點,提高附加值,形成發展的新動能。
一、解放思想-創新推動發展
長期以來,國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存在服務產品單一、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水平不高、靠政策吃飯、缺乏自身發展內在動力等問題。創新要立足傳統、突破傳統,要依托現實、推動變革。從體制上改造羈絆發展的舊體制、建設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新機制;在經濟上提高傳統生產要素的效率、創造新的生產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組合,為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二、借助資本市場、資本工具,做強做大人力資源服務
我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發展不過30余年,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更有近2.7萬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其中中小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龐大,新三板資本市場的出現將完善這一群體的發展要求。在強勁的人力資源市場需求推動下,人力資源服務商獲得諸多資本青睞,人力資源服務行業進入資本市場意義深遠,新三板作為中小企業的股票交易平臺更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利器。其中,在線招聘、兼職、薪酬管理、人力資源外包、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等是投資方較為看重的領域。
海峽人力于2016年7月25日在新三板掛牌交易(股票代碼: 837983),成為我國首家在新三板掛牌的國有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海峽人力的改革實踐說明,國有企業具有獨特的集合優勢。集中力量保證股份制改革順利完成,克服重重困難實現“新三板”掛牌,實現兼并重組、快速做大做強。
三、創新發展-“互聯網+人力資源”
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移動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以及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極大地改變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及行為方式,也給人力資源服務業帶來了巨大變化,促使人力資源服務業不斷利用這些新技術創新產品、服務、解決方案以及商業模式。據統計,在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企業眾,提供線上服務模式的企業占比為83%,提供O2O服務模式的企業占比為17%,僅提供線下服務模式的企業為0。
“發展分享經濟”是網絡經濟的典型模式。人力資源服務要借助“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打破時空地域限制,促進互聯網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注重“大數據”運用,挖掘“大數據”金礦,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利用。
發展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與人力資本服務的跨界融合,創新服務產品,調整產品結構,拓展產品鏈,培育C端商業模式,形成競爭新優勢、發展新動能。致力于促進業務向價值鏈高端業務延伸,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政策、低成本等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創新商業模式和創新產品、創新分配機制驅動。依靠創新匯聚融合高端要素,培育企業品牌、豐富服務產品、提高附加值;依靠創新打造形成創新高地,發展新空間;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和深度融合;堅持全球視野,持續開放創新,為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企業穩步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四、依靠創新驅動發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創新歸根到底是人才創新,創新驅動歸根到底是人才驅動,人才是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要實施人才發展戰略,加快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突出“高精尖缺”導向(高層次管理人才、行業精英人才、產品研發頂尖人才、急需緊缺實務型人才),著力發現、培養、集聚行業領軍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同時,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人才,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為各類人才創新發展和充分釋放才能潛能、脫穎而出營造良好環境。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引擎,在創新企業蓬勃發展的經濟形勢下,我們需要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需要進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向精細化、精準化、智能化服務轉型,加強信息化建設并積極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務和移動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作者單位為福建海峽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