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立剛
精神文明建設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智慧、道德的進步狀態。實踐充分證明,一個企業能否實現科學健康發展,和其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程度有密切聯系。三友集團黨委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于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做到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結合、協調發展。
一、提高認識,完善機制,加強組織領導
精神文明創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上下聯動、協調配合,做到廣泛參與、持之以恒。三友集團始終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定期在集團黨委會專題研究精神文明建設,并作為黨委重點工作,詳細制訂創建工作規劃和實施細則。堅持與行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同獎懲,集團黨建部全面負責集團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并把精神文明建設相關內容納入各級領導干部考核和部門考核,形成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人人關心,人人參與,層層負責,層層落實的局面。加強制度建設,修訂完善《關于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意見》《職工行為規范》等相關制度,做到了組織領導制度化,思想教育制度化,創建活動制度化,目標管理制度化。
二、抓住重點,突出特點,開展行之有效的創建活動
(一)積極抓好職工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團結、凝聚職工的重要手段。特別是針對宏觀形勢變化和企業面臨嚴峻挑戰,大力開展全員形勢任務教育,每年組織各類形勢政策宣講100多場,使廣大干部職工增強了責任意識。注重青年職工思想教育,每月一次青工思想調研,每季度一場青工座談會,每半年一次青工家訪活動,及時掌握青工思想動態。同時,各單位全部開辦了青年“道德堂”,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化、常態化。
(二)廣泛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按照省委部署,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協同發展”大討論,扎實推進“重走長征路,再過緊日子”“三友造就了我,我再造一個三友”等系列主題活動,不斷堅定改革發展的信心和勇氣,廣泛凝聚干事創業的激情動力。深入推進“善行河北·國企力量”、“中國夢·趕考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我的中國夢·三友夢”主題征文和研討,教育引導廣大職工將個人夢自覺融入企業夢、中國夢。同時,抓住“七一”“國慶”和“春節”等重大節日,組織開展文藝匯演、體育比賽、職工運動會等群眾性活動,集中展現了集團職工的積極樂觀、活潑進取的精神風貌。
(三)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有“文化”才能長遠發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時代精神和企業擔當。廣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唐山抗震精神,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唐山抗震40周年等書畫攝影展,共征集各類作品600余幅。圍繞紀念建黨90周年、95周年舉辦了大型紅歌會、詩朗誦及文藝匯演等,充分激發了全員愛企愛崗熱情。近年來,集團推出《企業文化手冊》《企業文化研究》和《三友文藝》系列文化成果,并在主要生產線上打造了一批企業文化示范窗,進一步豐富了三友特色企業文化的內涵和外延。
(四)持續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典型就是旗幟,榜樣就是力量。堅持發揮榜樣示范帶動作用,每年評選“變革提效先鋒”“十佳金藍領”等各類先進典型300余名,并且對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重獎。深化道德工程建設,在堅持文明職工標兵、見義勇為先進個人、道德楷模家庭評選的同時,深入開展崗位學雷鋒活動,集團職工孫雨昌、李獻起榮獲省國資委系統“崗位學雷鋒標兵”稱號,使大家在行動上有了標尺,在工作中有了標桿,形成了比學趕幫的良好風氣。另外,集團連續18年開展文明職工標兵和文明家庭的評比表彰活動,教育職工學習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職業道德規范和家庭美德規范,爭作社會的好公民、企業的好職工。
(五)著力打造優美和諧環境。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不斷加大環境治理投入,集團全面實行6S標準,做到了噪聲污染少、環境影響小,廢棄物及時清理,施工現場標識清晰、整潔有序。持續組織開展綠化攻堅行動,為廣大職工家屬營造了優美、溫馨、祥和的工作生活環境。特別是,近兩年投資近2億元,改善現場作業環境,為高溫崗位、職工宿舍安裝空調;扎實推進“四個放心”工程,困難形勢下為職工增資,完善疾困職工幫扶機制,實施重大疾病大額救助,保障職工休假、療養、體檢等各項福利。
三、以人為本,穩步推進,實現企業科學穩健發展
“做有責任的企業公民”“以人為本、履行責任,回報社會、造福人類”,是三友集團矢志追求的崇高理想。兩年來,通過開展各種文明創建活動,實現了集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一是職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進一步提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工作熱情更加高漲,“創業守成,事在人為”的企業精神和“真想事、真干事、真管人、真管事”的企業作風得到了鞏固和發揚。二是奉獻社會示范作用突出。多年來,三友集團始終按時足額上繳利稅,積極參與賑災、助學、幫困、擁軍等公益事業,截至目前累計捐贈已達2.6億元,解決當地社會就業近萬人。三是生產經營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純堿、化纖產能世界第一,氯堿、有機硅兩個全國三強,全國首創“兩堿一化”循環經濟模式,省內唯一企業。特別是,今年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集團提前兩個月完成國資委下達的6億元目標任務,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轉化成了企業發展的動力。(作者單位為唐山三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