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婷
摘 要:乒乓球屬于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技戰術水平的高低是競技能力的主導因素,其成功運用與否,往往會成為比賽勝負的決定因素。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和數據統計法,對乒乓球運動員在全程性多年訓練過程中,根據各階段性特征對技戰術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乒乓球 全程性多年訓練 技戰術 階段性特征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038-02
不經過多年科學的、系統的專業化訓練,培養出世界級高水平優秀運動員是異常艱難的,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是運動員競技階段的最終目標,競技能力主要由體能、技能、戰術能力、心理能力與運動智能組成,這些能力都需要經過長時間反復的訓練才能得到顯著的增強和提升。在全程性多年訓練過程中,訓練的內容主要依據各訓練階段的具體特征實施技戰術訓練計劃,把握乒乓球項目全程性多年訓練特征規律,針對不同階段的運動員特征制定具體訓練計劃就顯得十分重要。
1 運動員競技能力與年齡特征
乒乓球是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目,該項群主導競技能力的差異在年齡方面有一定的特征體現,同時,根據全程多年訓練年限劃分,專項提高階段需要持續4~6年訓練年限,最佳競技階段需要4~8年訓練年限,是運動員提升專項競技能力和創造專項優異成績的主要階段,需要進行8~12年的科學性、專業性和系統性訓練,田麥久認為,在11~20歲之間是運動員技能達到高峰的關鍵時期,如圖1和表1所示。
2 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的階段劃分
按照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階段劃分,各階段訓練任務與訓練內容都在前一基礎上建立的,運動負荷也逐漸增加,達到最大的負荷強度。其中,最佳競技階段是運動員競技水平達到高峰的關鍵時期。乒乓球作為技能主導項目,在訓練重點內容及順序中,專項技、戰術訓練是安排在首要位置的。
3 乒乓球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中技術訓練的階段性特征
3.1 基礎訓練階段的技術訓練特征
在基礎訓練階段技術訓練內容主要是發展運動員的一般運動能力,在該階段運動員的協調能力和技術動作都需要勤加練習,乒乓球運動員開始學球的年齡一般在5、6歲,屬于兒童時期,運動員的獨立思考能力不如成人運動員成熟,運動員的大腦皮質興奮過程處于泛化階段,大腦中的技術動作表象處于模糊狀態,對正確動作無法形成完整圖像,以視覺表象為主進行學習動作,肌肉的本體感覺處于模糊狀態,技術動作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該階段以多次反復的練習為主,在大腦中建立明確目標和大致的動作表象,了解動作的基本過程,積攢動作的基本經驗。在技術訓練過程中,要培養運動員球感和加強身體協調性練習,同時,應及時規范和糾正錯誤的技術動作。
3.2 專項提高階段的技術訓練特征
專項提高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圍繞技術特征而展開的,使建立起來的動作表象進一步精確化,達到分化階段。在專項提高階段,隨著運動員訓練負荷的增大以及比賽次數和激烈程度的增加,要承受的心理壓力也會無形中增加,因此,在該階段訓練中也應該有意識地加強運動員的心理練習,并逐漸給運動員參加高水平比賽的機會,讓運動員在比賽中得到鍛煉,提高其承受心理素質。在日常訓練中,主要是讓運動員學會力量的控制和調節、重心的移動和轉換、身體的協調和配合等。乒乓球運動以力量、速度、旋轉為主,運動員應學會并熟悉掌握蹬地—轉腰—發力這一過程。由于乒乓球技術動作比較復雜,教練員在進行技術教學時,要根據技術動作的結構和用力的特點進行教學,在運動員腦海中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幫助運動員更好地理解與掌握。
3.3 最佳競技階段的技術訓練特征
最佳競技階段的技術訓練主要逐漸增強訓練負荷,大強度的反復練習,最佳競技階段屬于運動員的高水平訓練階段,在這一階段除了要集中精力提高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外,還應根據運動員的具體特征打法,進一步精細化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促使運動員形成正確、熟練且穩定的動作技術。另外,更要加強對運動員心理能力培養,心理能力同技戰術關系密切,強大的心理機能有效地促進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和提高技、戰術水平,比賽中取得更佳優異運動成績,并保持競技狀態。
3.4 競技保持階段的技術訓練特征
競技保持階段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已基本成型并且穩定下來,達到自動化階段。在這一階段,首先要保持和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穩定性,激勵運動員利用自己多年的比賽經驗,有效地參加運動訓練和競賽,努力延長自己的競技壽命。同時,要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使體能訓練和技戰術訓練有機結合起來,特別要加強對動作感覺的培養,使技戰術在重大比賽中能夠有效發揮出來。該階段的運動負荷強度通常低于專項提高階段和最佳競技階段。另外應注意,在比賽中,對發球、接發球、擊球都有嚴格的規定及要求,這就要求運動員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技戰術水平,還要重點熟悉比賽規則,不能因為一些細節被扣分進而影響后續比賽。
4 結語
全程性多年訓練是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核心內容,是培養體育人才的必然過程。乒乓球運動員技戰術訓練的終極目標是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全程性多年訓練計劃圍繞著這一核心目標在不同階段分別承擔著一定的訓練任務。對于乒乓球運動員而言,在基礎訓練階段的訓練內容主要是讓運動員多學多練,使基本技術動作固定下來;在專項提高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其專項競技能力,可以讓運動員多參加比賽,積累經驗;在最佳競技階段需要對競技能力進行整合達到最佳,并獲得優異的比賽成績;在競技保持階段要把技戰術訓練與身體訓練結合起來,保持強度,明顯減量。乒乓球運動是一項體能和技能相結合的運動,在乒乓球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中,除了要注意對運動負荷的控制外,還應重點訓練其技戰術水平,根據運動員不同階段的不同身體特征制定相應的訓練內容,通過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安排運動負荷,循序漸進地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水平,實現各個階段的統一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祖愛.優秀舉重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中技術訓練的階段性特征[J].當代體育科技,2017(7):42-43.
[2] 鐘建萍.我國優秀羽毛球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的階段特征與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3] 田麥久.論運動訓練計劃[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150.
[4] 韓軍生.我國優秀體操運動員全程性多年訓練的階段劃分和階段性特征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
[5] 田麥久.運動員基礎訓練過程與訓練計劃的制定[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