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志強
摘 要:隨著中職籃球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中職籃球教學中意外損傷的案例也在不斷縮減。盡管如此,我們依然需要對于籃球教學中的意外損傷給予高度重視,以此來將對運動員的傷害降到最低。本文首先介紹了籃球運動中常見損傷部位,然后介紹了中職籃球課堂中意外損傷的原因,最后結合上述內容對中職籃球教學課意外損傷的預防策略進行了闡述,也希望能夠為降低意外損傷創設條件。
關鍵詞:中職籃球 意外損傷 預防策略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b)-0016-02
籃球是十分受到中職學生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其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運動競技水平,還可以實現強健體魄的效果[1]。盡管隨著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中職籃球教學中意外損傷情況的發生率有所降低,但是依然無法真正實現零損傷。為了進一步分析中職籃球教學中避免意外損傷的策略,就必須首先來認識一下籃球運動中常見損傷部位與特征。
1 籃球運動中常見損傷部位
1.1 腳踝部位
籃球運動中需要學生頻繁的彈跳,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平衡性與彈跳能力,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腿部肌肉韌性。在彈跳過程中,最容易出現損傷的就是腳踝部分。腳踝損傷大多數都與起跳與落地的動作規范性以及場地摩擦力、鞋的舒適程度等內容有關。
1.2 膝關節部位
膝關節是連接小腿與大腿的重要部位,其不但在籃球運動中承載著速度變化與攻防轉換的任務,更是在很多籃球技術動作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由于籃球運動員在競技過程中長期處于兩膝彎曲的情況,同時還需要在起跳、轉身與急停等動作中對其進行轉換,所以,膝關節在整個籃球運動中受到的沖擊與影響也較多,如果一旦重心不穩再加上膝關節處于緊繃狀態,很容易受到意外傷害。
1.3 手腕與手指
籃球運動在競技過程中需要用手來進行傳接球,同時運球對于手腕的力度以及手指的靈活度也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手指與手腕也是經常受傷的部位之一。在籃球運動中,手腕與手指的損傷大多情況下都是突發的,比如:突然球被搶斷,然后傳給了己方隊員,而己方隊友沒有做好充足的接球準備,這個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手腕與手指的損傷。
1.4 腰部與肌肉
腰部損傷與肌肉拉傷屬于較為常見的籃球運動損傷,其中腰部的損傷主要是由于腰部在整個運動中承載著身體力量的傳動,如果沒有良好的韌性與強度很容易在競技中受到沖擊而損傷。相應的,肌肉拉傷的出現也大多是準備運動不足以及肌肉強韌度不夠所導致的。
2 中職籃球教學課中意外損傷的原因
2.1 學生自身原因
中職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生性好玩,再加上正處于青春期,爭搶好勝的性格在籃球場上十分容易顯露出來。導致籃球運動損傷的學生自身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2.1.1 身體素質不強
身體素質不強是在高職籃球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由于學生平時缺乏鍛煉,在籃球學習中又急于求成,導致經常進行一些超出身體負荷的強度的運動,最終導致運動損傷。
2.1.2 運動損傷保護意識不足
運動損傷保護意識屬于一個動態保護的過程,比如:一些學生在運動之前肯定誰也不愿意受傷,但是到了籃球場上卻逐漸遺忘并忽視了這個問題,隨著拼搶越來越激烈,就很容易出現類似的運動損傷問題,所以,意識不足是導致學生損傷最為集中的問題之一。
2.1.3 技術動作不熟悉,準備活動不完善
技術動作不完善以及準備活動不充分都是籃球運動中常見的損傷因素之一,技術動作不完善就有可能會出現錯誤的對抗,進而在身體對抗中失去平衡,出現損傷。而準備活動不足則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與身體的柔韌性,更容易出現拉傷。
2.2 外部教學因素
2.2.1 預防損傷教學不到位
當前很多中職教師為了提升教學的效率,往往在教學中很少會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內容。即使一部分教師提到也是輕描淡寫,沒有進行重點強調,其結果往往并不樂觀。
2.2.2 教學內容選擇不合理
教師在教學中如果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客觀情況,僅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與意愿安排教學內容其結果可能就超過了學生身體素質與技巧,導致一部分學生運動損傷的概率大大增加。
2.2.3 體育技術指導不規范
當前我國中職體育教師隊伍大多數都是全科出身,所以其不一定具有專業的籃球指導知識,在教學中如果出現了教師對于籃球技巧不熟悉并進行指導的情況,同樣會增加運動損傷的概率。
3 中職籃球教學課中意外損傷的預防策略
3.1 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中職籃球教師作為教學的實際承擔者,其教學的專業性與可靠性也將直接影響課堂中發生意外損傷的概率。對于課堂教學的流程與核心內容而言,教師要重視學生運動水平以及身體因素,將其作為課堂教學強度的基本依據,然后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2]。另外,針對一些在日常訓練與對抗中保護不足的學生也要加強警告與教育,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籃球運動的特點以及對抗的技巧性,盡量選擇技巧性的對抗避免直接對抗,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競技水平,同時也可以保護好學生的身體健康。另外,在進行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也要認真做好籃球技巧與技能的培訓工作,保證學生具有不錯的籃球基礎后再進行分組對抗練習,切勿在技術動作不完善甚至存在嚴重隱患的情況下就投入對抗,否則就會大大增加運動的風險。
3.2 加強學生對于預防損傷的重視程度
中職體育教學的核心是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其次才是技術動作與競技能力。但是結合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大多爭強好勝,一旦上了籃球場,很容易就會拼命拼搶,如果技術動作不到位極易受傷。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預防損傷的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運動損傷的危害性,認識到籃球教學中安全性的價值和意義。另外,教學環節中如何掌握技巧與安全之間的平衡也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要學會的知識。一些學生在籃球訓練中喜歡“炫技”,比如:技巧不熟練嘗試“灌籃”動作和一些危險的籃球動作,這些模仿專業籃球運動員的技巧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也是對于預防損傷重視程度不足的集中表現。
3.3 充分進行運動前的準備活動
很多學生在運動之前十分排斥準備活動,不但認為準備活動純粹是浪費時間,即使是在老師的強烈要求下進行準備活動也是草草了事,其結果就是各個關節沒有得到充分的活動與舒張,這將極大地提升運動損傷的概率。從原理上來看,充足的準備活動同樣可以促進神經的興奮性,進而提升肌肉的靈活度與韌性,不但不容易受傷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讓學生發揮出比平常更好的水平。由此可見,運動前進行充分的活動,再加上平衡的心態,最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避免運動損傷。
3.4 加強學生身體素質與動作的規范化
一些學生在運動中出現的損傷可能是由于自身技術動作不規范或者是身體素質不強所導致的。技術動作方面的內容只需要加強技術訓練,待技術規范化后才投入到對抗與訓練中即可。當學生的身體素質不足時,應該由教師安排一些較為簡單易學且可以增強體質與爆發力的項目,這樣學生也可以通過基礎練習獲得鍛煉身體的效果,當其身體素質有效提升后,就可以開展有關籃球技術動作方面的教學了。
4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籃球課教學中出現意外損傷的影響因素較多,不但具有學生自身素質與技巧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有教師在教學方法與引導策略方面的缺陷。本文也試著從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加強學生對于預防損傷的重視程度以及尊重運動前的準備工作和加強學生身體素質與動作的規范化程度等方面對中職籃球課教學中減少意外損傷的預防策略,也希望能夠為提升籃球運動的安全性提供相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曉棟.中職籃球教學課中意外損傷的預防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3):15-16.
[2] 李宏.中職籃球教學課中意外損傷的預防策略探究[J].青少年體育,2015(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