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柔偉 高偉 代流通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自身鍛煉與教學的經驗對國家體育總局新編健身氣功八段錦在促進心理健康方面進行了綜述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健身氣功八段錦以其對稱、和諧的運動方式配合形、神、意輔以音樂對促進人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持之以恒的鍛煉不僅能改善人的生理機能,還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認知、情感、情緒、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還能夠借助中國文化的熏陶培養“天人合一”的道德品質。但是在目前國內研究的對象和范圍上還存在不足之處。
關鍵詞:健身氣功 八段錦 心理健康 綜述
中圖分類號:G8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173-03
1 健身氣功八段錦概述
1.1 健身氣功與八段錦的概念
氣功作為我國的一塊瑰寶,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其獨特的身心鍛煉方法在我國的養生學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氣功隨著社會的演變以及現代社會的需要,健身氣功逐漸成為現代人所認可的一個概念,它即融合到了社會氣功,又交叉了醫療氣功,在現代的社會健康運動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健身氣功是以自身形態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有悠久文化的組成部分。[1]從此概念中可知健身氣功不僅對人的身心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對傳承我國優秀的文化有著推動的動作。
八段錦作為我國推廣新編健身氣功的一種,在其運動形式上講究左右對稱和全身運動,有助于學習者適應壓力,改善神經體液調節機能,加強心肺功能[2],非常符合現代鍛煉的特征,尤其是在心里方面的調節作用。八段錦不僅僅是指八段、八節和八個動作,而是其功法要素較多,而且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循環運轉,使鍛煉者能夠感受到該功法所包含的整體觀,從而改善練習者的對自我與周圍世界的認識觀,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
1.2 健身氣功形、神、意三要素
從健身氣功的概念可知,健身氣功的三要素為調身、調息、調心。調身即身體活動,是最顯著的外顯表象,作為基礎條件在鍛煉過程中起到起始的作用,八段錦在其運動形式上的獨特性彰顯了適應人體協調發展的作用,協調性的發展在人的大腦開發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對積極的開發人的心智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調息即通過呼吸吐納來調節心肺以及內臟器官的體液調節的活動,鍛煉者在練習的時候通過自主、自覺的調整和控制呼吸的次數和深度來達到用于止念、吐故納新、行氣活血、強壯臟腑的作用,以一種“規律”式來管理自身內臟活動的變化,形成一套呼吸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調和自身與外界的認識能力;調心是指鍛煉者對自我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進行調整和運用,是“三調”中的靈魂核心部分,通過“意守”的方式使鍛煉者注意力集中達到輕松的轉移、排除雜念、以防散亂。有實驗和實施證明意守可以鍛煉注意力和想象力兩種重要的心理品質。
2 健身氣功八段錦對心理健康的作用
2.1 健身氣功八段錦的“三調”對自我心理健康的影響
2.1.1 調身以體驗動作疏通經絡來怡情養性改善情緒
從八段錦的動作我們可以看出該功法在運動形式上為慢性拉伸的伸展性動作,比如第一式的“兩手托天理三焦”就是通過雙手交叉向上托起,伸展腰背、提拉胸腹是的身體舒筋展骨增加全身氣血的流通,使身體得以舒展提高精神狀態。這就如同我們在久坐不動時伸懶腰時產生的感覺很相似,在運動學中這就是所謂的動作體驗。八段錦也正是在這種體驗動作時達到疏通經絡以怡情養性、改善情緒。
目前,也有很多實驗證明健身氣功對情緒具有很好的作用。吳家舵[3]在《五禽戲新功法鍛煉者心理健康效應分析》認為新創編的五禽戲較為簡便易學,對于穩定情緒,調節身心狀態,改善生活質量等具有一定效果。劉洪福[4]在《健身氣功八段錦健心功效實驗探討》得出的結論認為:八段錦屬于中小強度的有氧運動,用來練習持久力和耐力,可以增強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修心養性,調整心態,促使大學生心境向積極的方向發展。石愛橋[5]在《參加健身氣功·易筋經鍛煉對中老年人心理、生理影響的研究》認為參加健身氣功易筋經6周的鍛煉,對心理調節能力有顯著改善,練功者的焦慮和抑郁水平有所降低。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的反映形式。愉快而穩定的情緒能夠提高人的工作與學習效率,積極樂觀的情緒對人的生理功能與心理功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保證并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消極的不良的情緒在一定條件下可導致心身疾病[6]。
因此,積極的參與健身氣功八段錦的練習,首先我們能夠通過體驗動作來積極的改善情緒的變化,其次通過慢性的拉伸的疏通經絡來改善自身的精神狀態,最后通過長久的鍛煉大道怡情養性的功效。
2.1.2 調息以體松入靜、調和氣血來優化中樞神經系統
有研究表明健身氣功在入靜狀態下,α波增強,大腦皮層主動性抑制增強與擴散,進一步可使感知覺發生改變,調節內臟活動的植物神經系統發生改變,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受其支配的內臟功能發生改變等[7],降低大腦心理負荷改善中樞神經系統。
在八段錦的練習中首先要求“松靜自然”。松,在身體上要做到各個關節、肌肉和臟腑放松,在精神上要解除心理上的緊張感,由淺入深的使形體、呼吸、意念輕松舒適;靜,要保持思想和情緒的平定,排除一切雜念;自然,在形體上要符合人體科學的運動,八段錦在動作的表現符合人體科學的發展,這要就一動一勢要規范才能做到形體的自然;在呼吸上要講究自然的呼吸,根據動作的變化而采用不同的呼吸形成以達到調息的作用;在意念上要“似守非守,綿綿若存”,使精神處于最佳的狀態。松、靜、自然三者相輔相成,松下來才能進入靜的狀態,只要靜也才能松下來;二者合力達到自然狀態,而只有在自然狀態才能做到松、靜。在體松入靜的狀態下機體通過合理有效的呼吸來調和體內的氣血,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中樞神經系統。
2.1.3 調心注重意念提高注意力、智力和想象力
調心基本內容可概括為意守,即意念歸一,是非強制性的注意力集中,是一種意念訓練,而意念訓練就是對心理的訓練;郭建紅[8]也認為調心是控制心理狀態的操作活動。在這種意念的訓練過程中同樣也是改善我們心理的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過程。
首先,在注意力方面,有研究表明健身氣功在改善、提高中老年人注意力穩定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八段錦在意守時要求鍛煉者將意念鎖定在身體的某一特定部位或事物上,同時不要受其他對象的干擾,這種有選擇的意念集中就是注意,而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能否順利進行各項心理活動的保障。
其次,通過八段錦的鍛煉能夠提高鍛煉者對事物的專一程度,長期進行形、意、氣的鍛煉致使大腦細胞供血充足而且處于適度的興奮狀態,便于大腦良好地工作,避免了由于用腦過度和興奮所致的機能紊亂。即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智力的提高,有課題測試顯示,在練習健身氣功一段時間后能夠有效的提高老年男子的心算能力,在辨別數字符合和動作的速度都有所提高。
最后,八段錦在練習的過程中通過托天、開弓射雕、調理脾胃、單舉、后瞧、搖頭擺尾、兩手攀足、攥拳怒目、背后七顛等一些形象的動作,來暗示練習者充分的想象如何托天、如何拉弓射雕、怎么搖頭擺尾等,體會各種動作的表象特征。通過這種練習者對這些事物的加工,建立新的完整、正確的動作表象。長期訓練能夠充分調動腦細胞的活力,有效改善和提高大腦想象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2 健身氣功八段錦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增加社會活動
現代人的健康不僅僅是指身體上、心理上沒有疾病更主要的還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相互之間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心理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人的生存與發展。
王建超[9]認為借助健身氣功鍛煉能夠認識、調整和改造心理品質與行為方式,進而有利于情感交流和解除自我封閉,更容易與他人之間形成朋友關系,提高社會社交能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通過健身氣功八段錦的鍛煉能夠使人養成比較平靜而持久的情緒狀態,而這種良好的心境狀態是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保障,八段錦借助動作、呼吸、意念以及輔以音樂的配合使人進入恬淡的心境狀態進而鍛煉其良好的心理品質。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八段錦借助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培養良好的道德和平和的心性,使其品德高尚、胸懷開闊、心胸豁達。具備這樣的心理品質能夠增加人與人交往的持久性,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的大環境中。
從交往平臺的搭建來看,積極的參加體育活動尤其是集體的能夠很好的很快的融合集體中去。健身氣功八段錦,除了單獨的練習以外,還是以一定規模大小的集體鍛煉為主。研究發現中老年人從事氣功鍛煉的動機中,選擇參加體育鍛煉來加強社會交往的中老粘人占41.6%,說明其對集體活動及增加交往有著廣泛的需求。因此,一種健身技能的掌握有利于交往平臺的搭建,改善人際關系,加強社會的適應能力。
2.3 涵養道德
健身氣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積淀的反應。因此,八段錦植根于中國的文化土壤之中,在中國傳統的多元的文化之中,其既吸取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文化理念,又蘊含了醫學、美學等傳統科學的內核。健身氣功·八段錦在流傳過程中主要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道家養生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人的身體和精神是相互結合而不可分離的,要形神共養。[10]八段錦動作之間的對稱與和諧,體現了內實精神、外顯安逸、虛實相生、剛柔相濟,展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行為規范、審美觀念、價值取向和人生觀等。
古人有云:德藝雙馨,“德”與“藝”的統一,不僅要注重個人記憶的純熟而且還要具有高尚的行為品德即精神境界的提高,才能被世人稱之為“大師”。在武術的古語中有“未曾習武先習德,未曾習武先習禮”,在練習的過程中品德的培養有利于培養練習者持之以恒的精神,既要有堅定的信念又要有堅毅的意志品質。
因此,通過八段錦的練習除了強健機體之外,還能夠通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儒”、“釋”、“道”等文化的教化,使其懂得做人的真諦和重新認識人生的價值觀,進而培養其良好的道德觀。
3 結語
綜上所述,健身氣功八段錦以其對稱、和諧的運動方式配合形、神、意輔以音樂對促進人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持之以恒的鍛煉不僅能改善人的生理機能,還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認知、情感、情緒、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還能夠借助中國文化的熏陶培養“天人合一”的道德品質。但是在現有的文獻中對八段錦的在心理上的研究還存在不足之處,(1)在研究對象上主要是以大學生和中老年人為主,然而在中國的文化里都講究“從娃娃抓起”,針對小學生的研究尚不足;(2)在研究的范圍上比較狹窄,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之中,沒能使科學的健身氣功走入農村。
參考文獻
[1] 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健身氣功管理辦法》,2006,11.
[2] 居向陽.中國健身氣功的心理功效與作用機制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0,24(6):87-90.
[3] 吳家舵,虞定海,吳紅權,等.五禽戲新功法鍛煉者心理健康效應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2):59-63.
[4] 劉洪福,安海燕,王長虹,等.健身氣功八段錦健心功效實驗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1):54-57,77.
[5] 石愛橋,李安民,王廣蘭,等.參加健身氣功易筋經鍛煉對中老年人心理、生理影響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95-97.
[6] 徐斌,王效道,劉士林.心身醫學:心理生理醫學基礎與臨床[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7] 郭建紅,劉天君.醫療氣功練習中調心的特點及其重要性[J].中醫學報,2013,28(12):1821-1822.
[8] 王建超.健身氣功對干預大學生心理健康價值的探討[J].搏擊:武術科學,2011,8(7):95-96.
[9] 莫概能.健身氣功八段錦鍛煉對女大學生的情緒穩定性影響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5,12(10):70-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