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杰
摘 要:為了解國內運動訓練監控研究的現狀,利用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apceⅢ和CNKI的可視化分析功能對文獻資料進行計量學和可視化分析。結果表明,21世紀后研究的關注度逐漸升高,國內的主要科研力量分布于專業體育院校,研究熱點主要集中于運動訓練監控內容的探討、生理、生化指標體系的應用、運動員技戰術和心理狀態監控。發展趨勢表現為訓練監控的指標體系的豐富、精細化和定量化。
關鍵詞:訓練監控 可視化 機能 趨勢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a)-0042-02
Aba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sports training and monitoring research, th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software CitesapceⅢ and CNKI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data metrology and visu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21st century i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main research power in the country is distributed in the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s. The research focus i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trai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system, the tactics and tactics of the athletes Mental state monitor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is manifested in the enrichment, refinement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of training and monitoring.
Key Words:Training monitoring; Visualization; Function; Trend
筆者利用CitesapceⅢ可視化軟件對國內運動訓練監控的研究現狀進行可視化的分析,就運動訓練監控發展的脈絡、研究熱點以及發展趨勢進行圖譜化展示,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直觀的理論基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國內運動訓練監控的研究現狀進行可視化分析,就運動訓練監控發展的脈絡、研究熱點以及發展趨勢進行圖譜化展示,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直觀的理論基礎。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以“運動訓練監控”為主題詞高級檢索CNKI數據庫,時間、文獻來源不限,共檢索到578篇文獻。
1.2.2 可視化分析法
將578篇文獻導入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Ⅲ,進行合作作者、機構分析以及關鍵詞分析,并記錄所得數據和圖表。
2 研究結果和分析
2.1 研究總體趨勢分析
由圖1可知,CNKI記錄的運動訓練監控研究文獻最早出現在1990年,2000年后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及金牌至上的發展理念之前,科學化訓練的監控日益成為訓練的日常,近年來,隨著我們國家體育理念的轉變,不再唯金牌論,競技體育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造成發文量下降的趨勢。
2.2 科研力量分析
國內主要的發文機構以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為主,明顯高于其他學校,由此可見運動訓練的監控需要專業的設備和技術人才,體現了我們國家以專業體育高校為核心的發展戰略。
2.3 研究熱點分析
“運動訓練”“訓練監控”“監控”“心率”“血乳酸”“生化指標”“機能監控”“肌酸激酶”等的出現頻率較高,代表了該領域主要的研究方向。
通過關鍵詞的聚類圖譜結合運動訓練監控高被引文獻,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的主題方向。
2.3.1 運動訓練監控的內容探討
鄭鴻曉[1]總結運動訓練監控的定義為:依據運動訓練的客觀規律,借助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通過對運動訓練過程科學、系統的測量、評價與調整,實現對運動訓練過程的最佳化控制,從而提高運動訓練的科學化水平。另外,田野等[2]綜合國內外運動訓練監控的現狀,認為運動訓練監控主要從身體機能、運動技戰術和心理狀態的診斷與監測3個方面開展。于芬[3]分析了我國普通高校運動訓練隊科學化訓練的舉措,提到科學訓練自身有科研人員與教練、經費、課題和設備支撐。
2.3.2 運動訓練監控的生理、生化指標體系
運動訓練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于運動負荷的監控,運動負荷主要由運動強度和負荷量構成,其中心率、血乳酸、血清CK、血紅蛋白、尿蛋白等質保常用來檢測運動負荷的情況。心率和血乳酸是訓練中使用最為普遍的強度監控指標。
2.3.3 運動技戰術的監控
運動技術診斷與監測主要采用肌電測量與分析、影像測量與分析、力的測量與分析、力學理論分析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對運動員的專項運動技術進行定性和定量診斷。
2.3.4 運動訓練監控的心理監控
運動訓練或比賽中運動員的心理狀態評價重要從心理與神經的疲勞狀態、專項認知水平、心理機能水平和比賽心理興奮點的狀況等方面進行[6]。常用的監測方法主要包括神經生理方法(ET)、生物化學方法(尿素氮、睪酮、血紅蛋白)、心理量表(ABQ、POMS)、軀體癥狀和行為癥狀的自評報告、行為觀察和訪談調查。
3 研究趨勢分析
3.1 監控的指標體系愈加豐富
心率是用于監測運動負荷和疲勞程度的常用指標,心率變異性(HRV)可間接反映心臟自主神經系統的平衡,通過監控HRV指標的變化可評估和預防運動員出現過度訓練,并有學者嘗試以HRV監控和指導運動訓練[8]。代謝組學應用到運動訓練中則可避免由單一的生理、生化指標帶來的偏頗。另外,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血漿中的游離DNA也可以應用于運動員的機能的監測指標。腦功能和血液指標的聯合應用監測的結果更準確、全面。現代運動訓練監控不僅指標體系更加豐富,且多監測指標綜合評判運動員的訓練狀況逐漸成為新趨勢。
3.2 訓練監控的精細化
科學化的訓練已經成為競技體育發展不可分割的組分,運動訓練監控呈現精細化趨勢。如耐力項目中低氧訓練是常用的訓練手段,夏季奧運會多于濕熱的季節進行比賽,那么這些特殊環境下的運動訓練監控就尤為重要。
3.3 運動訓練監控數據的定量化
新的監測計算方法的出現和應用,則有效地對運動訓練監控的指標進行分級、定量化,把握“常規訓練”和“過度訓練”的界限,為優秀運動員制定科學合理的個性化訓練計劃服務。
參考文獻
[1] 鄭曉鴻.運動訓練監控釋義及其目的意義與內容的理論探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5):39-41.
[2] 張忠秋.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訓練過程的心理監控[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3(1):14-18.
[3] 張藍予,劉建軍,王璐.唾液SIgA在運動訓練監控中應用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7(1):69-73,100.
[4] 葉長林,王曉慧.運動對血漿游離DNA水平的影響、機制及意義[J].生理科學進展,2017(2):151-56.
[5] 李稚,洪平,吳瑛,等.血液生化、腦功能監測在運動個體化機能評定與監控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6(2):285-291.
[6] 趙杰修,張漓,路瑛麗,等.高原(低氧)和高溫環境下運動訓練生理生化監控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6(12):1165-1171.
[7] 張天良,王曉華.運動捕捉技術在體育運動中的應用[J]. 電子測試,2015(24):103-04.
[8] 康琰琰,劉承宜,李吉如,等.運動訓練生化指標分級及其與運動成績的相關性[J].體育學刊,2016(6):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