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冬
摘 要:本文以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為研究背景,通過以“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關鍵詞進行檢索查閱相關的論文文獻。總結出:當前優秀運動員的素質水平取決于素質教育的質量水平,由于優秀運動員練習時間長,運動員流動性大,學習內容缺乏針對性、缺少與時俱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等因素的困擾,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水平停滯不前,并且傳統的教育模式和課程設計難以適應教育時代發展的步伐。很多優秀運動員在提高文化學習意識方面較為淡薄,重競技輕教育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推進優秀運動員的素質教育水平顯得極為重要。
關鍵詞:素質教育 優秀運動員 競技體育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8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a)-0211-02
優秀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培養影響著我國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模式[1],提高文化教育是優秀運動員綜合發展的基礎、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提高受教育者綜合素質水平是以尊重人的主體性,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提高優秀運動員綜合素質水平則需從運動員的角度出發,找到切合運動員發展的道路和方法,不斷改革創新達到最終目的。
1 優秀運動員的素質教育現狀綜述
1.1 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現狀
由于競技體育特殊的專業局限性,大部分優秀運動員明顯素質教育水平不高。當前我國優秀運動員教育形式單一、課程缺乏針對性、師資問題亟待解決、學訓矛盾難以調和、學習主動性缺乏等問題。當前運動員知識缺乏過渡和銜接,知識跨度和難易程度不合理,致使一些運動員產生厭學的心理;我國運動員的教師隊伍中教授文化課程的老師數量嚴重不足,教師培訓共享機制不完善,導致教師所授課程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優秀運動員運動成績的提高需要高強度、高水平的訓練和訓練量來支撐,訓練占據了運動員大半的時間,對于學習文化課心有余而力不足;運動員培養、選拔和訓練機制的完善,使得優秀運動員開始進行專業化訓練的年齡逐年減小,并且大多優秀運動員熱衷于訓練以提高自己的運動成績而對學習缺乏興趣、積極性、主動性。對于素質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重訓練而輕學習[2]。
1.2 我國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模式
我國競技體育實行具有中國特色的舉國體制,參照前蘇聯,模式上硬性規定,封閉式訓練占主導,素質教育也有了局限性。由政府統一管理的體制模式使得我國競技體育逐步幅起,并取得重大突破成就。然而賽前訓練、比賽周期和賽后恢復消耗了運動員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無法系統的接受學習,素質教育缺失導致運動員文化水平不高。為此國家體育總局出臺了“國家隊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4+x模式”。“4”是總局辦公會定下的4個內容,即訓練基礎知識;體能訓練、損傷預防和傷病康復;勵志、文明禮儀和就業指導,“x”是有關文化教育方面的需求[3]。以此來改變現行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模式。
1.3 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面臨的問題
體育的發展由原來的娛樂性特點發展為競技性主導、職業化發展的層面[4],優秀運動員的素質教育在新時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問題。首先,由于當前訓練和比賽模式趨于科學化,運動員綜合素質水平不高導致訓練技戰術無法完全實施。其次,部分優秀運動員思想道德素質偏低,表現出來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修養不夠,形象意識淺薄,沒有體現模范作用。再次,優秀運動員的始訓年齡、成才年齡、退役年齡周期都較短,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水平嚴重影響了優秀運動員退役后再就業的生存和發展。最后,運動員素質水平低產生很大的社會負面影響。加深了優秀運動員只會體育技術,沒有文化的社會誤解,很多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子女接觸競技體育,把體育只作為一個鍛煉身體的活動,導致國民參與體育率下降。因此在提高優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同時,兼顧綜合素質的教育迫在眉睫。
2 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研究分析
2.1 優秀運動員的文化教育
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現代教育的需要,如何解決“學訓矛盾”、提高運動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轉變教學模式是提高運動員素質教育水平,發展體育事業發展的先決條件。(1)提高優秀運動員文化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提升自我修養的思想。(2)加大師資力量投入,完善教師培訓共享機制,提高教師所授課程新意和吸引力。(3)改進教學方法、精選教材章節,利用網絡化教學模式,實現教學規模化、開放性、共享性、互動性。(4)開展實用性教學。結合優秀運動員的技能水平因材施教實施文化教育,提高裁判能力、教學能力等使運動員一專多能,為二次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優秀運動員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聞報道張繼科世界杯奪冠后怒踢廣告牌遭罰款;孫楊無證駕駛發生車禍被拘留;林丹被爆私生活混亂;寧澤濤里約奧運會前罷訓等等問題從側面都反應出優秀運動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一個國家體育發展水平不僅體現在獎牌數量上[5],也體現在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上,運動員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質、大局觀、社交禮儀都影響著運動員的發展。要提升運動員的思想道德不僅需要運動員個人的努力,也離不開社會大眾的監督。隨著競技體育的發展,運動員不僅僅代表著個人,參與各項國際賽事則是代表的一個國家,運動員的素質直接體現著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因此對運動員的思想道德教育關系到我國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2.3 優秀運動員的個性教育
優秀運動員個性化教育是選擇適合運動員自身特點、滿足運動員個性需求的途徑和方法,定制教育目標、教育計劃、輔導方案和執行管理系統使運動員在獲得運動技能的同時提高綜合素質水平。個性化教育體現了以人為本,實現了教育本質的回歸[6]。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的個性化改革、家庭教育的專業化服務和社會教育的系統化建設等活動,立足于與運動員自身的發展需求,關注國際個性化教育的前沿動態,結合中國體育現代化建設的個性化人才需求與培養,推動運動員個性化教育不斷發展。
2.4 優秀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教育
優秀運動員競技能力及技戰術訓練發揮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運動員心理素質水平所決定的。運動員平時常規訓練中發揮穩定、專項成績高,但在參加正式比賽時表現失常,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心理素質偏低。運動員最重要的事比賽成績,取得運動成績,發揮賽前訓練正常或超常發揮受多重因素影響,其中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水平是關鍵,全方位優化社會心理環境、減少劣性刺激,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對運動員比賽心理施加影響,在各種活動中滲透心理素質培育與訓練,進行必要的心理測量與調查,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輔導活動進行心理互助,對優秀運動員進行系統的心理素質訓練和教育。
3 結語
在新時期背景下,必須立足于當前素質教育發展的現狀與展望、素質教育發展的教育模式和素質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緊密結合當前優秀運動員的實際特點,與國際優秀運動員的素質教育接軌,不斷探索和完善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發展模式,逐步形成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體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素質教育中加強對優秀運動員文化水平、思想道德、個人修養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提高優秀運動員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劉曉黎.國家隊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模式構建研究——以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運動學校的素質教育實踐為例[D].北京體育大學,2014.
[2] 楊洋.MOOC背景下我國優秀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改革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7(43):122-126.
[3] 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的優秀運動員素質教育方案[Z].2010-12-17.
[4] 楊喜君,黃玉濤.黑龍江省優秀運動員文化素質教育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1):113-115.
[5] 彭亦兵.優秀優秀運動員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
[6] 張薇,于秀.優秀優秀運動員個性化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