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市北京路街道烏孫社區位于奎屯市中心繁華地段,轄區面積0.4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86戶,3382人,社區有市屬機關、企事業單位9個,沿街商鋪364戶,直管黨員201名。社區“大黨委”下設烏孫社區、財政局、城管大隊、新華書店、中金廣場商務樓宇等五個黨支部。
根據烏孫轄區的地理位置分布情況,將整個轄區劃分為三個大圈,即居民生活圈、行政事業單位圈、商務經營圈,根據經營性質的不同,商務經營圈又劃分為沙灣街建材圈、中金廣場綜合商業圈、愛家超市零售圈、團結南街餐飲圈。社區“大黨委”充分利用中心地理位置的優勢,牢牢抓住這幾個圈,構建了十分鐘黨建圈模式,有效地推動了黨建工作全覆蓋。
社區大黨委借助區位優勢及黨員分布優勢,以中金城市廣場為試點對象,積極探索樓宇黨建新模式,把黨建工作與服務樓宇經濟、服務樓宇企業、服務樓宇黨員有機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示范作用和服務功能,探索適合烏孫社區特點的樓宇黨建工作新模式。經過前期各方的努力,我們將條件較成熟的中金城市廣場作為試點,于今年8月正式掛牌成立黨支部。中金商務樓宇位于奎屯市商務區的核心地帶,是全市目前商業氣息最濃厚、集聚人氣最旺的商務樓宇之一,現有商戶109家,黨員30名,目前已掛牌黨員經營戶10家。
一、堅持“三個原則”,夯實樓宇組織建設基礎,充分認識樓宇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堅持“有所為、有所在”原則
社區黨支部對轄區樓宇和店鋪的新興組織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逐鋪實地走訪摸排經營戶和租賃戶信息情況,全面了解掌握樓宇和店鋪的黨員分布狀態,建立黨員信息臺帳。經摸排,轄區商業網點共有黨員46人,涉及餐飲、服飾、通訊、事務所等類型企業,其中中金城市廣場黨員30人,占65%。在此基礎上,要求樓宇、店鋪內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新興組織按規定單獨建立黨的基層組織;正式黨員不足3名或暫不具備單獨建支部的新興組織,則通過獨建、聯建、掛靠建等方式化零為整,建立黨的基層組織。按照“成熟-組建-鞏固”的原則,建立了中金商務樓宇黨支部。
二是堅持“一方隸屬,雙重管理”原則
進一步發揮出黨建引領功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展現支部黨員良好風貌。通過采取“關系在企業、活動在區域”的模式,加強流動黨員管理,讓轄區內商戶黨員能夠就近找到黨組織,參與組織生活,為轄區內黨員開展黨員教育管理等服務。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以“學、轉、促”活動為指引,認真開展學習黨章黨規、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非公企業黨員信仰。
三是堅持“服務為先、黨群聯動”原則
積極推進黨群共建工作,黨建帶工建、團建、婦建的“一帶三”的聯建聯動形式,以黨建為龍頭,帶動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積極引導黨員增強政治意識、奉獻意識,在生產經營中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形成黨建共建,黨群互動的良好局面。
二、搭建“三大平臺”,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扎實推進樓宇黨建工作
一是搭建黨群活動陣地平臺,增強黨組織凝聚力
依托社區黨支部成立黨群活動中心,打造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的黨員活動陣地。建有黨建工作室、棋牌室、教育培訓閱覽室、乒乓球室、臺球室、書畫室等,為樓宇企業黨員和沿街商戶黨員提供圖書閱覽、黨課培訓、文體活動等服務。截至目前,組織黨員上黨課、黨務知識培訓、臺球乒乓球比賽、文藝晚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共6次,提升“大黨委”的凝聚力。在社區“大黨委”的指導下,中金商務樓宇黨支部投入萬余元,打造黨建活動中心,按照實際需要,舉辦黨務知識培訓、安全生產知識培訓等黨員學習教育活動4次。充分利用中金巨幕電影院,加強與社區黨建的聯系和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影院教育。
二是創立黨群活動示范平臺,發揮黨組織先鋒模范作用
積極開展樓宇黨組織、社區黨組織、單位黨組織的共駐共建活動,組織樓宇黨員開展 "一個黨員一面旗"主題活動,深入開展“黨員先鋒行動”、“黨員服務明星”評選等活動。設立黨員示范崗,引領黨員帶頭維護社會穩定,帶頭做好群眾工作,帶頭開展民族團結活動,營造和諧發展的良好氛圍。積極組織開展“三個一”為民服務活動,即:參加一支社區志愿者服務隊、幫助一個社區困難家庭、為社區辦一件實事。
三是打造黨群活動智慧平臺,暢通黨組織服務通道
創新教育形式,建立商務樓宇工作網絡平臺。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網絡公共平臺,搭建了樓宇黨建指導員、黨員和員工相互溝通的信息平臺,提供政策咨詢、工商注冊、法律援助、就業創業等服務,建立黨建服務、社會服務、經濟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實現服務體系全覆蓋,為樓宇黨員、員工提供多層次、多方位的特色服務,吸引商戶和員工主動向黨組織靠攏。
三、創新“三套機制”,積極探索工作機制,強化樓宇黨建工作組織保障
一是建立“四位一體”樓宇黨建議事機制
圍繞創新商務樓宇黨建,烏孫社區大黨委構建街道、社區、轄區單位、兩新組織“四位一體”樓宇黨建議事機制,定期召開聯席例會,不斷推進商務樓宇黨建工作。
二是建立“兩必到三必訪”機制
社區“大黨委”結合“螢火蟲”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動員樓宇黨小組及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幫扶解困、醫療衛生、環境治理等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探索建立了居民突發事件必到、家庭鄰里矛盾必到,孤寡老人必訪、困難家庭必訪、勞教釋放人員必訪“兩必到三必訪”機制,充分激發了社區黨員積極性,有效地推動了樓宇黨建工作的開展。
三是建立共享幫扶機制
把商務樓宇黨建工作納入大黨委的范圍內統籌考慮,強化社區與商務樓宇、居民樓宇、轄區單位之間的資源交流共享,建立商務樓宇工作資源共享機制。同時簽訂了幫扶協議,社區定期指導幫扶各支部、黨建工作較強的支部幫扶較弱的支部,最終形成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局面。
通過建立樓宇黨支部,使有黨員的地方都有黨組織,使有黨組織的地方黨員都能正常開展活動,能夠達到以樓宇黨建促進樓宇經濟,以樓宇經濟的發展壯大樓宇黨組織建設,形成樓宇黨建與樓宇經濟的良型互動。通過“三個三”樓宇黨建新模式,發揮了黨組織的引領、凝聚和服務作用,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
作者簡介:
張玉輝(1968--) 男,漢族,現為奎屯市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于2017年年4月至2018年3月下派奎屯市北京路街道烏孫社區"訪惠聚”工作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