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
商洛花鼓是盛開在商洛山中的一顆璀璨的藝術之花,它的氣質美在它那質樸清新的鄉土氣息,它的音樂美猶如潺潺泉水般的清麗,它的藝術美是生活原型的逼真和純粹,商洛花鼓為商洛贏得了“戲劇之鄉”的美譽。作為有著67年建團歷史的商洛市劇團,以創作排演花鼓現代戲為主,擁有“商洛花鼓”和“商洛道情”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我們團的榮耀。我作為商洛劇團培養起來的新生代演員,在當前國家支持戲曲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我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使命,我要承擔起繼承商洛花鼓這門古老藝術的生力軍,讓我們的戲曲藝術薪火相傳!
記得剛畢業進團的我們,“演員”這個詞,對我來說就是參加單位的大小演出,根本不懂得戲曲藝術的傳承和這個劇種未來的發展。當時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商洛劇團的歷史和我們這個劇種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我才真切感受到戲曲藝術的發展是我們的前輩藝術家一代又一代的演員堅守、繼承、發展到今天的,我們這個小劇種能在全國舞臺上大放異彩,真是來之不易。老師希望我們這一代演員能從他們身上接過繼承的重任,把我們商洛花鼓發揚光大。
我們團過去的戲《夫妻觀燈》《六斤縣長》《屠夫狀元》《一文錢》《山魂》在全國都很有影響力,有的戲還多次晉京演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喜愛。剛進劇團的那幾年,前輩老師對藝術的執著精神和創作動力深深影響著我們,他們對我們年輕演員的期望和關愛無處不在。記得我第一個繼承的小戲是我們團的經典保留劇目《夫妻觀燈》,這個小戲在我小時候就看過老師的精彩表演,那時候簡直是如癡如醉,對戲的喜愛和對老師的崇拜油然而生。那一刻,我就立志要考進商洛劇團,演一回“王小妻”,沒想到這個愿望今天實現了,我就要跟隨我的偶像老師學習繼承這個小戲了,心里有說不出的激動和高興。由于我們商洛花鼓以以“小生,小旦,小丑”見長,也被稱為“三小戲”,團里當時給我們六個人,三個小生,三個小旦兩兩組合分了三組演員進行傳承,每天早上在練功場先是三十分鐘的基本功形體訓練,老師特別強調褪下的“圓場”功一定要“溜”,大家都是下足了功夫,每個人一個小時的圓場練下來已經是筋疲力盡,可是每個人都和自己心里較著一股勁,覺得還不夠,還要繼續練,達到老師的滿意度。接下來是唱腔和道白訓練,必須把這個十幾分鐘小戲的唱詞和道白按照老師的要求一個字一個字的清楚表達,然后老師再給我們每個人說動作,說表情,摳眼神,有時一個動作,一個眼神老師都要做好幾遍,不厭其煩地給我們口傳心授。老師們顧不上疲憊,看著老師們滿頭大汗,我們心疼老師,讓他們停下來休息時,她卻說:“我們當時學戲時,我們的老師也是這樣口傳心授的,我今天也把我這么多年積累的舞臺經驗傳授給你們,這就是我們戲曲藝術的傳承。愛戲就要有擔當,只要你們好好學習,把我們團的每一個戲都能繼承下來,我再苦再累也值得。”聽著老師的話語,我們飽含熱淚,看到他們對戲的熱愛和對藝術的敬畏,我們深受感動。一定要認真繼承,刻苦練功,好好學戲,認真做人。當時為了把這個在元宵節看燈的小媳婦一出場的那一句:“哎,來了”說好,可真不容易。這一句可謂是這個角色未出場就要聞其聲的一個叫板,我自己反復練習,就是達不到老師說的角色的要求,最后還是老師一遍又一遍的示范,給我講解這個人物此時內心的愉悅心情,我最后才基本過關。老師當時鼓勵我說:“沒關系,以后隨著你們年齡的增長和舞臺實踐演出的增多,會越來越好的。”聽著老師這一句鼓勵的話語,我們每一個人信心百倍。這個角色在演出過程中要求必須是載歌載舞,一句唱就有一個動作,一個亮相,一個眼神,只有把這些做到和諧統一,才能讓這個人物活靈活現,富有生活氣息。當時自己的動作還要和小生進行配合,兩個人的默契程度也是演好這個戲的基礎。我們兩個人常常在大家下班時,還偷偷在排練場練習動作的配合,特別是那個“上腿觀燈”的動作一定要達到音樂鼓點響起,就要動作到位。我們兩個反復練習,不斷回響老師給我們的講解和示范,下班時我們兩個人就在一起吃飯,聊天,尋找生活中的默契,下班回家后我就找來老師演出的錄像在家反復看,反復練習。還有手絹的應用也是這個戲的亮點,小媳婦在觀燈過程中的緊張,興奮,激動等一系列感情的變化都要通過手絹來表現,過硬的“手絹功”也是這個戲必須過關的前提,在觀燈過程中對每一個燈的表達,在唱腔中的體現和在動作中的呈現都要完美統一,不能脫節。看著老師們的表演和示范,我自己琢磨的人物內心和這個手絹動作的配合怎么都顯得是兩張皮,往往嘴上唱的是“蓮花燈”,手里的表達還是“西瓜燈”,在觀燈過程中的對每一個燈盞的描述表達的還是不夠清晰,唱腔和動作還不夠高度統一。這一系列燈盞的表述,就需要連續的不斷變化的動作和神情,最后還是老師對著鏡子,手把手讓我跟著她的動作和眼神走,把在觀燈過程中每一個燈盞的動作表述和人物內心活動和表情一一給我示范講解,手上的手絹也在老師的指導下行云流水,轉動地很有靈氣。看到這個完美的結果,我給老師了一個深深的擁抱,說了聲:謝謝,老師也欣慰地笑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地練習,終于取得了滿意的成績,我從三組演員中脫穎而出被選中去省上演出,獲得了表演獎。這個小戲也成為了我的一個代表作,只要我們團有演出,這是必須演出的劇目,前輩老師把這個戲傳到了我們年輕演員的身上,我也成為了在這個戲名副其實的繼承者。
我在繼承小戲《夫妻觀燈》成功演出后,團里老師給我不斷傳授了我們團的保留劇目《山魂》《花嫂招郎》,我覺得自己真是幸運,遇到了這么好的老師,趕上了戲曲發展的好時代。從第一個小戲開始,讓我慢慢體會到,戲曲藝術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守得住寂寞,奈得住清貧,把自己的時間都給了排練場,你一定就會成功。這幾個小戲中角色的成功塑造,讓我更加懂得了商洛花鼓的博大精深和這個劇種自己身上獨有的藝術魅力。
2011年劇團復排我們團經典劇目《月亮光光》,團里給我分配了“黑女嫂”一角兒,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十年前我演的是“蘭蘭”,這一次突然接到這個角色,讓我誠惶誠恐。我當時很是為自己擔心,之前前輩老師把這個角色演的那么好,都是獲獎的角色,今天我怎么能勝任得了?團領導就鼓勵我,給我做思想工作,讓我放下包袱大膽地去演。回到家我把之前老師的錄像找出來,反復對照自己進行心理角色塑造。我想:老藝術家演出成功的范本就是我們的財富,我們這一代演員只有汲取他們身上的亮點再加上自己的二度創作,才能讓這個角色得以延續,更加鮮艷。我就放下心理包袱去找老師給我說戲,在老師家一呆就是一天,老師除了給我說戲示范,還給我講他們當時演戲的環境和一些做人的道理,這些老藝術家真是了不起,從他們身上我學到的不僅是怎樣演戲,更多的是學到了怎樣做人。在以后排練的日子,我只要有過不去的坎兒,就去找老師,讓她給我說戲,幫助我塑造好人物。在公演時,老師看完演出給我發了一個短信:孩子你真棒,演出了人物,有的地方比我演的還好,希望你繼續努力,藝術再攀高峰。我知道這是老師對我的鼓勵,我也不會辜負老師的重托,把我們的商洛花鼓繼承發揚。
為愛堅守,讓愛延續,在傳承的道路上,我一次又一次學到的是老師身上做人做戲的真諦,是老師把他們多年的舞臺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我們,才有了我今天創作大戲時的靈感。在繼承我團經典保留劇目的過程,是我藝術提高的一個制高點,成為我自己創造角色的精神財富。在當前國家在對戲曲藝術扶持發展的大好環境下,我一定會堅守好古老藝術的陣地,做好商洛花鼓的繼承和傳播,讓我們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全國的戲曲舞臺上熠熠生輝!